新闻报道 发表于 2012-1-13 17:48:36

尘封近50年 "嵩阳寨碑"再现登封民众百年抗匪壮举

          在登封市东华镇河门村,村民们合力竖起一块清代记录了当地村民英勇抗匪的“嵩阳寨碑”。此碑是11月19日,一民房改建扒墙时扒出的,已尘封近50年。
      100多年前,为了不受刀客、土匪还有‘红胡子’(捻军)的侵扰残害,我们的祖辈自发筑寨,抗击匪患。今天,我们重立此碑,纪念祖辈……”年逾八旬的张保柱老人郑重地说。
刀客土匪捻军侵扰
百姓昼夜心惊胆寒
河门村距登封县城南6公里,地势开阔,道路四通八达,无险可据。
当年,刀客、土匪和捻军经常杀气腾腾扑进河门村,见物就抢,不顺即砍。“有时候大家刚端起饭碗忽听有人喊,土匪来了!大家撂下饭碗撒腿就跑,家里的猪羊牛驴骡子等,特别懂人性,吓得也都跟在主人屁股后面跑。”张保柱儿时曾听爷爷讲当年的恐怖岁月。
      嵩阳寨碑记载:“自癸丑以后,捻匪鼠扰,未履登境。不意癸亥八月初二日,猝然寇至,民莫不心惊,扶老携幼,入山入林,不得安居。”据《登封市志》记载:“八月十六日,屯驻洛河南岸捻军(登封俗称‘红胡子’)转孟津、偃师、巩县、登封、汝州等地。同治二年(1863年)八月,张宗禹(小阎王)率捻军撤禹州之围西入登封境内。”
      刀客、土匪、捻军在登封境内烧杀劫掠。大多数人要么忍气吞声(苟活),要么背井离乡(逃命)。在河门村,姓张、姓何、姓崔的18户青年后生这时挺身而出,歃血盟誓,决心凭血肉之躯与河门村父老乡亲共存亡。嵩阳寨碑记载:“惟余河门一村,公同商议,皆欲筑寨。”河门村“东连崇岭之崇,既崎岖之不平,西临流水之滨,又石厚而土薄”。18户青年后生振臂一呼,民心所向,应者云集……定于十月初六日开工,越明年元旦,未足百日而告竣。登封故名嵩阳县。
记者测量,石碑高187厘米,宽64厘米,厚14厘米。立碑时间是大清同治七年岁次戊辰新正既望谷旦(正月十六日)。

想念你的嗳 发表于 2013-7-8 21:57:51

顶了

走走停停 发表于 2013-7-12 18:19:17

:victory: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尘封近50年 "嵩阳寨碑"再现登封民众百年抗匪壮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