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娘》表达对生命的悲悯
由江苏省作协、中共南通市委宣传部、中共如东县委联合主办的刘剑波长篇纪实散文《姥娘》研讨会近日在南京召开。张王飞、黄蓓佳、李朝润、汪政、王彬彬、黄发有等作家、评论家与会。《姥娘》用纪实的手法,以一位世纪老人的一生为主线,写出了生命的曲折、坎坷,唤起了人对生命的悲悯与尊敬,充满了对人生与世事的感喟。
与会专家们认为,《姥娘》叙写的是亲情,拷问的是人性,在看似平实琐碎的书写里给人以震撼的力量,尤其是亲人间的互相折磨与伤害,形成了难以言说的悲剧冲突与内在张力。作品还提出了“优死”的问题。生命的两极——“出生”与“临终”这两个阶段,都应该得到特别的关怀与照顾。当一个人能够有尊严地、无痛苦地走向生命终点的时候,这样的社会才真正体现出人道,才是一个真正温暖的世界。另外,作品语言自然质朴,细节真实生动,但主题还可以更加突出和集中,有些地方的叙述可以再精练一些,还可以删掉一些不太相关的人物。(余义林)
伟大的人物 :lol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