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话嵩山 发表于 2012-5-12 09:36:31

“成佛本是平常事”----读《释永信方丈禅语录》随感之

      这又是《释永信方丈禅语录》中的一句话。如何理解呢?

从永信法师的语录里看,大概有两层意思。一是说成佛不是象一些人想像的那样难;二是说成佛悟道关键在日常功夫,即一个人抓住了平常的每一天勤于修行,就会成佛。

先说第一层。在很多人眼里,成佛就是要“有三十二相呀,有八十种好呀,或者肉身不烂呀,有多少舍利呀”等等,永信法师说,这都是“执迷不悟的妄想”!另外,为了说明这些,永信法师还举例说,“释迦世尊悟道以后,还风里来,雨里去,托钵行化四十九年。”这一点,读过《金刚经》的都知道,第一段就是写的释迦世尊带着弟子们如何到舍卫城乞食的情景,读来让人感到的就是那么的平常,佛祖不象许多人想像的如何神通的样子,而是一样的托钵,一样的吃饭,一样的洗足,一样的找个树阴坐下,一样的与大家聊天拉家常。佛法也是如此,全在我们一举一动的生活中,一尘一沙界,一叶一菩提,没什么了不起的,并不是什么开天眼,肉身不坏,那都是妄想!那么,成佛是什么呢?永信法师说,就是“人生境界上的成就”,“没有贪著没有妄想的境界”。所以说成佛是平常事,不是奇迹,也不是神通。

再说第二层。在很多人的眼里,对成佛还有一种偏见,认为六祖《坛经》里不是说了吗?成佛可以顿悟,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快得很。对此,永信法师说,六祖说的顿悟,一方面是“建立在‘行正即是道’的基础之上的”,另一方面,“顿悟也是日常功夫,…只有心平行直的善行深厚的人,功夫积累到一定程度,机缘成熟,就象瓜熟蒂落,开悟了。”所以说,成佛的关键在平常,即使所谓的顿悟,也是在目标方向正确(即“行正”)的基础上,由量变到质变的,正如女人生孩子,没有十月怀胎,哪来的一朝分娩?并不是象有些人想像的,今天我行一次善,以前做的所有的恶都会一笔勾销,这才真是妄想!他还说,即使悟道了,也不是“一劳永逸的事,不是鲤鱼跳龙门,也不是大学毕业拿学位,还需要一个调顺、巩固的过程,才能保证道行不退。”

另外,永信法师在讲为什么要重视日常功夫时还讲,由于“贪执和妄想”是我们在世俗的日常生活中“长期熏染”的,所以,要想除去,自然也需一天天长期的功夫。

事实上,我们平时做什么事情也是同样的道理,要成就什么事,都需要两个条件,一是要方向目标正确,二是要持之以恒。特别是后一条,是许多人做不到而失败的原因。我记得曾国藩在家书中就常说要“以恒行事”、“立志有恒”。举例说吧,如果一个人能天天坚持练字,终生无一日懈怠,必会成为一个大书法家的,可做到的又有几人呢?所以练书法想成大家的多得很,而天天守住这个信念且坚持不懈为之下日常功夫的就少之又少了。

小蚊子 发表于 2012-5-12 09:43:15

结交有缘之人!阿弥陀佛!

想念你的嗳 发表于 2013-7-30 17:37:09

:victory:

想念你的嗳 发表于 2013-7-30 17:37:17

赞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成佛本是平常事”----读《释永信方丈禅语录》随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