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454|回复: 1

“易经” 发展的三个阶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6-24 08:48: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易经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也就是说在伏羲创易之后,《周易》出现之前,还曾经有过两个“易经”,一个是《连山易》,一个是《归藏易》。
    《连山易》的代表人物是我们都熟悉的炎帝,《归藏易》的代表人物就是黄帝,《周易》的代表人物,大家都熟悉,就是周文王姬昌。
    《连山易》时期,在刚刚大洪水结束,洪水只是不再持续地暴涨,但是也没有悄然退去,自然界山山相连,为了避开大水,人们只能往山上去生活,所以《连山易》是大洪水之后山文化时期渔猎生活的智慧。这个时候,人们利用《连山易》的知识,运用山上的动物、植物和矿物质,创立了用于人体保健、疾病治疗的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学的起源时期。此后经过漫长的历史,洪水渐渐退去,山与山之间露出了肥美的土地,人们逐渐从高山下走下来,开始从事比较有规模的农业生产,这个时候农耕文明开始兴起。这个时候的自然状态和“易”就要同步发生变化。
    黄帝在这时候开始重新演易,开启了新的文化时期,也就是《归藏易》时期,也称为“坤乾”。 “归”就是从属、归纳,“藏”就是蕴含、收藏,归藏就是无所不包,无不蕴含的意思,是指根植于大地的智慧。这个时期黄帝建立了国家的政权,强化了民族意识,自此被称为炎黄子孙的民族完整形成。
    从黄帝 到了商朝末期,周文王姬昌遭受牢狱之厄,以囚徒的身份在狱中演易。他发现《归藏易》的知识已经不足以承担他自己家族建立社稷的任务,于是他结合时代的变迁,立足伏羲创立易的基础原理,建立了《周易》体系,直接服务他自己家族和社稷。老子和孔子生活的年代就是在周易时期。
    总之从伏羲创“易”到《连山易》、《归藏易》再到《周易》,易学拥有遵循自身逻辑的历史。现在我们所处的时代,新的自然条件正在形成,人类文明也将进入一个新的时期,“易”就应该发生新的变化,进入一个新的大分支理论建立的时期。这个时候就一定要回到伏羲易的源头上,再次演易,推演出适应新自然变化的“易。
    易经的本质意义,是人们对自然现象以及自然规律的综合认识。他既不是一门学科,也不是一门科学。人类的发展,社会制度的管理,人类科学,政治经济学,医学等等,都离不开自然的规律,用易经的理论,都能解释它,揭示它。
    人们最初是怎么认识自然,运用和利用自然的呢?首先是从周围的环境发现一切的。天上有个大火球,每天从一个方向出来,又从另一个方向落下。周围有山、树、草、水、等等。这就是伏羲的八卦中讲的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大因素。人们为了生活,好多同类的动物聚集在一起,相互帮助,抵制野兽的攻击。这就形成了一个群体。把它画成一个圆。这就是太极的形成。生活中,发现各自的身体构造不一样,于是,有认识了“性”,两性在一起能稳定,能产生后代。延续种群。这个过程是由无到有,有小到大的发展,于是,这太极圈里面,最根本的东西就是一雌一雄,一阴一阳。这就是人们对太极的最初认识。
    太极图是一个完整园球形,这个园球体象征着整个宇宙空间和任何一种事物和物体,它的内部反映的是一个动态的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的内容,一半为阳性,一半为阴性。阴阳的表现形式是表现的事物由弱到强或由强到弱的一种阴阳变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4 13:17:25 | 显示全部楼层
怪力乱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站点统计|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郑州论坛

GMT+8, 2025-4-21 07:21 , Processed in 0.02078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