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之问与嵩山诗
宋之问,字延清,一名少连,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一说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县)人。初唐时期的著名诗人。
宋之问约生于唐高宗显庆元年(656年?~712年),并没有显赫的门第家世。父亲宋令文起自乡闾,矢志于学,交友重义,“比德同道。理阃探索词源论讨”,多才多艺,不仅“富文辞,且工书,有力绝人,世称三绝。”唐高宗时做到左骁卫郎将和校理图书旧籍的东台详正学士,饶著声誉。在父亲的影响下,宋之问和弟弟宋之悌,宋之逊自幼勤奋好学,各得父之一绝;宋之悌骁勇过人,宋之逊精于草隶,宋之问则工专文词,成当时佳话美谈。上元二年( 675年),宋之问进士及第。
宋之问春风得意之日,已是武则天皇后实际把握朝政之时。宋之问以才名与杨炯被召分直内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今河南洛阳市东北)参军。永隆二年(681年),又与杨炯同入崇文馆充学士。天授元年(690年)秋,武后称帝,敕召宋之问与杨炯分直于洛阳西入阁。十五年间,宋之问很快由从九品殿中内教跻身五品学士,为时人钦慕。武后雅好文词乐章,宋之问巧思文华取幸。
宋之问在武后晚年先后转任尚书监丞、左奉宸内供奉,武后媚臣张易之、张昌宗兄弟“雅爱其才”,召他与好友杜审言、阎朝隐、沈佺期、王无竞、尹元凯及李适、富嘉谟、刘允济等文士预修。长安二年(703年)迁司礼主簿。神龙元年(705年)正月,宰相张柬之与太子典膳郎王同皎等逼武后退位,诛杀二张,迎立唐中宗,宋之问与杜审言等友皆遭贬谪。宋之问贬泷州(今广东罗定县)参军,次年春逃还洛阳,探知友人张伸之与王同皎等媒诛宰相武三思(时张柬之被贬),后使人告密,擢任鸿胪主簿,“由是深为义士所讥”。景龙二年(708年)迁考功员外郎,并与杜审言、武平一、沈佺期、阎朝隐等首选修文馆直学士,“及典举,引拔后进,多知名者。”其时朝廷朋党争立,由于他倾附安乐公主,遭太平公主忌恨。景龙三年(7O9年)将他下迁越州(今浙江绍兴市)长史。
由朽烂陈腐的宫廷来到清新秀丽的水乡,也使他开始涤净心灵,境界升华。但在走上“新生”之路时候,再次宫廷政变将他逼上了绝境。景云元年(710年)六月,临海郡王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诛杀韦后和安乐公主,拥立唐睿宗,以宋之问尝附二张及武三思诏流钦州(今广西钦州市东北),后以赦改桂州。先天元年(712年)八月,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后,宋之问被赐死于徙所。
宋之问政治上无足称道,品行也多有可讥,但却是知名当世的诗人。由于宫廷诗人的局限,代笔捉刀的束囿,志向理想的低浅,他的诗文不少是歌颂功德、粉饰太平、浮华空泛之作,但随着颠簸人生,接触社会,历练生活,他也创作了一些好的作品,令人耳目一新。
宋之问为文赋诗,抒情真挚,畅美如画,且讲求比兴,属对精密,点划入微,对诗的声律化有重大贡献。他与沈佺期在齐、梁沈放、庾信到初唐四杰创作发展的基础上,努力加以实践和总结,使律诗各体制都达到了成熟定型的地步,明确划开了古体诗和近体诗的界限,并运用这种形式,写出了优秀的作品,如《江亭晚望》《晚泊湘江》《题大庾岭北驿》《度大庾岭》等 。
原有武平一所纂《宋之问集》十卷,已散佚。今有《四部丛刊续编》所收明人辑《宋之问集》二卷行于世。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
嵩山夜还(家住嵩山下) 作者:[唐] 宋之问
家住嵩山下,好采旧山薇。自省游泉石,何曾不夜归。
嵩山天门歌(登天门兮坐盘石之嶙峋) 作者:[唐] 宋之问
登天门兮坐盘石之嶙峋,前漎漎兮未半,下漠漠兮无垠。纷窈窕兮岩倚披以鹏翅,洞胶葛兮峰棱层以龙鳞。松移岫转,左变而右易。风生云起,出鬼而入神。吾亦不知其灵怪如此,愿游杳冥兮见羽人。重曰,天门兮穹崇,回合兮攒丛,松万接兮柱日,石千寻兮倚空。晚阴兮足风,夕阳兮赩红。试一望兮夺魄,况众妙之无穷。
答田征君
山游杳何处,迟回伊洛间。归寝忽成梦,宛在嵩丘山。
登逍遥楼
逍遥楼上望乡关,绿水泓澄云雾间。北去衡阳二千里,无因雁足系书还。
《幸少林寺应制》
唐•宋之问
绀宇横天室,回銮指帝休。
曙阴迎日尽,春气抱岩流。
空乐繁行漏,香烟薄彩斿。
玉膏从此泛,仙驭接浮丘。
《幸岳寺应制》
唐•宋之问
暂幸珠筵地,俱怜石濑清。
泛流张翠幕,拂迥挂红旌。
雅曲龙调管,芳樽蚁泛觥。
《扈从登封途中作》
唐•宋之问
帐殿郁崔嵬,仙游实壮哉。
晓云连幕卷,夜火杂星回。
谷暗千旗出,山鸣万乘来。
扈从良可赋,终乏掞天才。
《扈从登封告成颂》
唐•宋之问
复道开行殿,钩陈列禁兵。
和风吹鼓角,佳气动旗旌。
后骑回天苑,前山入御营。
万方俱下拜,相与乐升平。
《松山岭应制》
唐•宋之问
翼翼高旌转,锵锵凤辇飞。
尘销清跸路,云湿从臣衣。
白羽摇丹壑,天营逼翠微。
芳声耀今古,四海警宸威。
《缑山庙》
唐•宋之问
王子宾仙去,飘飖笙鹤飞。
徒闻沧海变,不见白云归。
天路何其远,人间此会稀。
空歌日云幕,霜月渐微微。
雨从箕山来
雨从箕山来,倏与飘风度。晴明西峰日,绿缛南溪树。
此时客精庐,幸蒙真僧顾。深入清净理,妙断往来趣。
意得两契如,言尽共忘喻。观花寂不动,闻鸟悬可悟。
向夕闻天香,淹留不能去。
入崖口五渡寄李適
抱琴登绝壑,伐木溯清川。路极意谓尽,势回趣转绵。
人远草木秀,山深云景鲜。余负海峤情,自昔微尚然。
弥旷十馀载,今来宛仍前。未窥仙源极,独进野人船。
时攀乳窦憩,屡薄天窗眠。夜弦响松月,朝楫弄苔泉。
因冥象外理,永谢区中缘。碧潭可遗老,丹砂堪学仙。
莫使驰光暮,空令归鹤怜。
游法华寺
薄游京都日,遥羡稽山名。分刺江海郡,朅来征素情。
松露洗心眷,象筵敷念诚。薄云界青嶂,皎日鶱朱甍。
苔涧深不测,竹房闲且清。感真六象见,垂兆二鸟鸣。
古今信灵迹,中州莫与京。林巘永栖业,岂伊佐一生。
浮悟虽已久,事试去来成。观念幸相续,庶几最后明。
奉使嵩山途经缑岭
侵星发洛城,城中歌吹声。毕景至缑岭,岭上烟霞生。
草树饶野意,山川多古情。大隐德所薄,归来可退耕。
使至嵩山,寻杜四不遇,慨然复伤田洗马、韩观主,因以题壁赠
杜侯杜四
洛桥瞻太室,期子在云烟。归来不相见,孤赏弄寒泉。
与君阔松石,于兹二十年。田公谢昭世,韩子秘幽埏。
忆昔同携手,山栖接二贤。笙歌入玄地,诗酒坐寥天。
旧友悉零落,罢琴私自怜。逝者非药误,餐霞意可全。
为余理还策,相与事灵仙。
龙门应制
宿雨霁氛埃,流云度城阙。河堤柳新翠,苑树花先发。
洛阳花柳此时浓,山水楼台映几重。群公拂雾朝翔凤,天子乘春幸凿龙。
凿龙近出王城外,羽从琳琅拥轩盖。云罕才临御水桥,天衣已入香山会。
山壁崭岩断复连,清流澄澈俯伊川。雁塔遥遥绿波上,星龛奕奕翠微边。
层峦旧长千寻木,远壑初飞百丈泉。彩仗蜺旌绕香阁,下辇登高望河洛。
东城宫阙拟昭回,南阳沟塍殊绮错。林下天香七宝台,山中春酒万年杯。
微风一起祥花落,仙乐初鸣瑞鸟来。鸟来花落纷无已,称觞献寿烟霞里。
歌舞淹留景欲斜,石关犹驻五云车。鸟旗翼翼留芳草,龙骑駸駸映晚花。
千乘万骑銮舆出,水静山空严警跸。郊外喧喧引看人,倾都南望属车尘。
嚣声引飏闻黄道,佳气周回入紫宸。先王定鼎山河固,宝命乘周万物新。
吾皇不事瑶池乐,时雨来观农扈春。
王子乔
王子乔,爱神仙,七月七日上宾天。白虎摇瑟凤吹笙,乘骑云气吸日精。
吸日精,长不归,遗庙今在而人非。空望山头草,草露湿人衣。
放白鹇篇
故人赠我绿绮琴,兼致白鹇鸟。琴是峄山桐,鸟出吴溪中。
我心松石清霞里,弄此幽弦不能已。我心河海白云垂,怜此珍禽空自知。
著书晚下麒麟阁,幼稚骄痴候门乐。乃言物性不可违,白鹇愁慕刷毛衣。
玉徽闭匣留为念,六翮开笼任尔飞。
送田道士使蜀投龙
风驭忽泠然,云台路几千。蜀门峰势断,巴字水形连。
人隔壶中地,龙游洞里天。赠言回驭日,图画彼山川。
嵩山天门歌
登天门兮坐盘石之嶙峋,前漎漎兮未半,下漠漠兮无垠。纷窈窕兮岩倚披
以鹏翅,洞胶葛兮峰棱层以龙鳞。松移岫转,左变而右易。风生云起,出
鬼而入神。吾亦不知其灵怪如此,愿游杳冥兮见羽人。重曰天门兮穹崇,
回合兮攒丛,松万接兮柱日,石千寻兮倚空。晚阴兮足风,夕阳兮赩红。
试一望兮夺魄,况众妙之无穷。
伤王七秘书监寄呈扬州陆长史通简府僚广陵以广好事
王氏贵先宗,衡门栖道风。传心晤有物,秉化游无穷。
学奥九流异,机玄三语同。书乃墨场绝,文称词伯雄。
白屋藩魏主,苍生期谢公。一祗贤良诏。遂谒承明宫。
补衮望奚塞,尊儒位未充。罢官七门里,归老一丘中。
尝忝长者辙,微言私谓通。我行会稽郡,路出广陵东。
物在人已矣,都疑淮海空。
使至嵩山,寻杜四不遇,慨然复伤田洗马、韩观主,因以题壁赠
杜侯杜四
洛桥瞻太室,期子在云烟。归来不相见,孤赏弄寒泉。
与君阔松石,于兹二十年。田公谢昭世,韩子秘幽埏。
忆昔同携手,山栖接二贤。笙歌入玄地,诗酒坐寥天。
旧友悉零落,罢琴私自怜。逝者非药误,餐霞意可全。
为余理还策,相与事灵仙。
下山歌
下嵩山兮多所思,携佳人兮步迟迟。松间明月长如此,君再游兮复何时。
冬宵引赠司马承祯
河有冰兮山有雪,北户墐兮行人绝。独坐山中兮对松月,怀美人兮屡盈缺。
明月的的寒潭中,青松幽幽吟劲风。此情不向俗人说,爱而不见恨无穷。
高山引
攀云窈窕兮上跻悬峰,长路浩浩兮此去何从。水一曲兮肠一曲,山一重兮
悲一重。松槚邈已远,友于何日逢。况满室兮童稚,攒众虑于心胸。天高
难诉兮远负明德,却望咸京兮挥涕龙钟。
嵩山天门歌
登天门兮坐盘石之嶙峋,前漎漎兮未半,下漠漠兮无垠。纷窈窕兮岩倚披
以鹏翅,洞胶葛兮峰棱层以龙鳞。松移岫转,左变而右易。风生云起,出
鬼而入神。吾亦不知其灵怪如此,愿游杳冥兮见羽人。重曰天门兮穹崇,
回合兮攒丛,松万接兮柱日,石千寻兮倚空。晚阴兮足风,夕阳兮赩红。
试一望兮夺魄,况众妙之无穷。
有所思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幽闺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须怜半死白头翁。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光禄池台交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婉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飞。
三阳宫侍宴应制得幽字
离宫秘苑胜瀛洲,别有仙人洞壑幽。岩边树色含风冷,石上泉声带雨秋。
鸟向歌筵来度曲,云依帐殿结为楼。微臣昔忝方明御,今日还陪八骏游。
扈从登封告成颂应制
御路回中岳,天营接下都。百灵无后至,万国竞前驱。
文卫严清跸,幽仙读宝符。贝花明汉果,芝草入尧厨。
济济衣冠会,喧喧夷夏俱。宗禋仰神理,刊木望川途。
抚己贫非病,时来本不愚。愿陪丹凤辇,率舞白云衢。
谒禹庙
夏王乘四载,兹地发金符。峻命终不易,报功畴敢渝。
先驱总昌会,后至伏灵诛。玉帛空天下,衣冠照海隅。
旋闻厌黄屋,更道出苍梧。林表祠转茂,山阿井讵枯。
舟迁龙负壑,田变鸟芸芜。旧物森如在,天威肃未殊。
玄夷届瑶席,玉女侍清都。奕奕扃闱邃,轩轩仗卫趋。
气青连曙海,云白洗春湖。猿啸有时答,禽言常自呼。
灵歆异蒸糈,至乐匪笙竽。茅殿今文袭,梅梁古制无。
运遥日崇丽,业盛答昭苏。伊昔力云尽,而今功尚敷。
揆材非美箭,精享愧生刍。郡职昧为理,邦空宁自诬。
下车霰已积,摄事露行濡。人隐冀多祐,曷唯沾薄躯。
则天皇后挽歌
象物行周礼,衣冠集汉都。谁怜事虞舜,下里泣苍梧。
:lol:victory: 有所思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幽闺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须怜半死白头翁。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光禄池台交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婉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飞。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