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648|回复: 4

“只要青春,不要痘”脍炙人口的广告用语,简短而俏皮的青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24 12:25: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根据医学统计,仅有20%的幸运青少年在青春期时可以幸免青春痘的肆虐;有高达50%的青少年在经历青春期时,至少有一年以上的时间,青春痘长期存在;至于那剩余30%的高发危险群,则终其青春期,青春痘都如影随形,挥之不去,甚至在度过青春期之后,青春痘都尚无“退居”的打算!

◎ 青春痘既是如此令人厌恶,在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的作战原则下,我们先对其来龙去脉作一番了解。
◎ 引致青春痘的原因其实十分单纯,仅是因为皮脂腺分泌油脂的量,在无控之下,分泌得太多而已。
◎ 皮脂腺是人体保护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腺体,位于皮层附带于毛囊旁边,皮脂腺所分泌的油脂和汗腺所分泌的汗水,在皮肤表面结合后,形成了一道具有保护功能的弱酸性薄膜,能预防细菌的侵入;保持皮肤的湿润,以及使皮肤柔软光滑。
◎ 当孩子进入青春期时,由于生长激素以及性荷尔蒙的大量需求,触动了皮脂腺的分泌功能。因此,大量而多余的油脂涌向皮肤表面,有的顺利地到达体表,有的却因“交通”的阻塞而停滞在半途中。这些遇阻的油脂,却因命运的安排,在不同的情境下,发展成不同的形式:

■ 1.黑头粉刺(Black-head)

油脂堵塞住了洞口,在还未来得及排出洞外之前,与跌落在毛孔中的空气污染、尘屑.残妆混合在一起,经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硫“硫化”的结果,形成了又黑又酸又硬的硬块,堵在毛孔的洞口,并且将它逐渐撑大。黑头粉刺多发在额头、鼻梁两侧和下巴。

■ 2.白头粉刺(white-head)

已剥落,正在剥落和尚未剥落的死角质细胞,群聚在毛孔之上和四周,让涌出的油脂无法顺利排出,堆挤的结果,在皮肤表面形成了像小米粒般大小的小白点。白头粉刺较容易出现在脸颊和下颚处。

■ 3.青春痘(Pimple)

有时,拥挤的毛孔再也承受不了这个饱和的压力,群聚在毛孔中的油脂、细菌、死细胞、尘屑,蓄势待发,准备破囊而出。这时,随时等待备战的血液循环,也运送了大量的白血球增援,因此,皮肤表面出现了充血、肿胀、疼痛的发炎反应。

■ 4.囊孢(cysts)

如果油脂、细菌、死细胞、尘屑的组合物,成群结党,转入地下,蓄意破坏时,这个坚强的团队,就在真皮层的结缔组织间,四处流窜,攻击尚未阻塞的皮脂腺,最终造成真皮层的感染,在皮肤表面形成红肿,结块的大面积炎症反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4 12:48:1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怎么会分开呢 青春和痘他们是一家的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4 14:05: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9 17: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青春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31 10:31:55 | 显示全部楼层
爱你不是错 发表于 2012-12-9 17:09
青春痘

哎呦呵 你还知道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站点统计|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郑州论坛

GMT+8, 2025-4-21 14:12 , Processed in 0.02152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