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话嵩山 发表于 2012-12-11 21:02:57

探寻嵩山鬼谷子洞

孙膑和庬涓的故事早已耳熟能详,但是关于他们的老师鬼谷子还是在去年才听说的,细查之下才发现原来鬼谷子当年练兵的地方就在我们河南省登封市告成镇。怀着对鬼谷子的嵩敬和对嵩山文化的热爱,我决定去探访这所历史上最早的军事化学校——鬼谷子洞。
      当我和朋友一起来到告成镇北沟村的时候,事先约好的两个向导已经在指定地点等候。由于道路峡窄我们徒步而行,刚刚转向西行,没多久就看到了登封市人民政府在村子里立的碑。碑在两座,一座是一九八七年立的,另一个则在2007年立,中间相隔二十年。碑上赫然写着四个大字——阳城遗址,向导指着脚下的土地说:“这里就是阳城遗址,政府禁止在此大兴土木。”接着把手一仰,指着前边的两截残垣断壁说:“那就是古城墙,先民们为了农耕的便利已经把它们拆得面目全非了。”我打量着那高耸在顶上的古城墙,很难想象它们在古代的军事化作用。它是用石头砌成的,中间夹杂着土和什么材料费,那么矮,只有三米多高,怎么能够起到防御外敌入侵的作用呢?看到古城墙被无情地分为两截,很痛心但也无可奈何。
      
      怀揣着复杂的心情跟着向导继续东行,希望此行的目地的鬼谷子洞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道路很峡窄,我们四人不得不先后而行。现在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此地叫做“北沟村”了,这里的确是沟沟壑壑,而且每条沟都一直向下,走路得格外小心,脚下稍有不慎就会来个倒栽葱。而且会直滚到沟底。难怪这里的村民不懂得保护这些文化遗产了,这个村子的确够封壁,与外介联系的就是这条千回百转的壕沟。村子里的房子大都是土坯垒成的,偶尔有一两间现代化的混凝土建筑,我好奇地问向导:“你们这里不通车,这些砖都是怎么进来的?”向导笑笑对我说:“都是村民用箩筐一担一担挑进来的。”多么可敬的农村父老兄弟呀,为了留在自己的家园,为了眷恋这片热土,竟然会挑着箩筐走这么远的羊肠小道运这么多这多重的建筑材料进村。道路两旁随处可见的就是那一间间人工开凿的土窑洞,现在还有很多居民仍然居住在那里。如果不是因为此行的目的很明确,我真的很怀疑自己现在是不是已经置身于黄土高坡了。刚才因他们破坏古城墙而产生的愤懑此时烟消云散,这样纯相艰难的村民你还指望他们做什么,他们只是为了填饱肚子,怎么能像住在城市里那些豪华别墅里的专家那么重视对古文化的保护。什么对人文资源的保护都是建立在丰厚的物质基础上的,对于现大多数人还住处在阴暗潮湿的土窑洞的村民来说,对人文资源的保护远远没有解决眼下的温饱重要。
      向导为了节约时间,决定带我们抄近路去往鬼谷子洞,我们沿着村民的地边向东行,走着走着没路了,横在我们面前的是一条约二十米宽,八九米高的大壕沟,我们绝望地停在那里,向导继续向北探路。虽然说她是当地人,但也十多年没有来过了,道路也发生了不少的变化,连她自己都不知道该如何前行了。还好,跟在她后面走过几块麦地终于找到了一个稍微舒缓的地方,我们相互搀扶着,手脚并用地向壕沟里下。平生第一次发现我还能走这么陡峭的路,真的有几分成就感。
      说是壕沟其实是一条自己形成的河道,据说沟里的水是从上游的云梦山里渗下来的山泉,由于近几年全球气温升高,壕沟里的近乎枯竭。河道里栽满了杨树,蠕动在枯叶下的细流听不到声音,也看不流它的形态。只是因为壕沟里泥泞的土壤可以想到它们的存在。
      顺着壕沟大概向北行了三百多米,向导在前面说:“到了,到了!就是这里。”我赶紧拿出照相机朝她手指的地方望去,天呢,鬼谷子咋这么会寻地方呢,那洞口竟然设在壕沟的半中央,离地五六米的地方。只见洞口挂着一块木牌,上面用毛笔写着“鬼谷子洞”。想那鬼谷子是奇人,有如此想法也算正常。看这条壕沟的宽度,相必春秋战国时期定是一条气势磅礴的大河,他老人家把府邸选在这里自然也算是奇思妙想。每天练兵累了坐在洞口小酌一番,自是别有一番情趣吧。
      为了一探究竟,我们几个顺着洞旁边依稀可辨的小道攀爬而上,来到了鬼洞子洞的洞口。真是一座土窑洞,洞口有两尊泥塑,鬼谷子端坐在正中央,旁边是他的两个高徒——孙膑和庞涓,两个童子在分列两旁。鬼谷子面相沉稳,慈祥而安定,似乎无所不知,无所不晓。
      怀着对这位军事家和政治家的嵩敬,跪在他老人家面前叩头以示我的诚肯,为打扰他们的清静而致歉,同时祈求他保佑我登封未来兴旺发达。
      抬头的时候,孙膑正对着我微微一笑,尽显谋士的含蓄和宽广。庞涓似乎隔了几千年后仍然一副不可一世的样子,似乎责怪了我打扰了他们师徒弟的雅致。
      在洞的左侧有一个仅供一个人通过的入口,之前听人说过这个入口的深处别有洞天,此洞一直通到云梦山,中间经过四个村子,在山的另一侧有一个出口。当年鬼谷子曾在里面操练军队。是呀,要是在这偏僻地小山沟的山洞里要是藏上雄兵百万是不易被人发觉的。古代曾出现过不少私藏众兵的先例,对于鬼谷子这样的军事家和政治家,拥有众兵也是意料之中的事,鬼谷子能够把孙膑和庞涓训练成为绝世少有的军事家,不能光凭着一张嘴和几卷书就能完成的。也许洞外的这条宽阔的河道在春秋战国时期只有一条细流,鬼谷子是用它来做练兵场也未曾不可。想到这时在,不免对鬼谷子又多了几分敬意,朝他深深一拜。
      向导告诉我们由于年代久远,里面已经多处坦塌。由于此行并没有带探险的工具,对洞里面的状况也无人可以预料,所以便放弃了深入的探究。
      出了山洞,站在洞口遥望对面的陡坡,想象不出当年鬼谷子站在此处会想些什么,也许他在想着世外的纷争吧,否则他不会在此专门从事军事训练。训出孙膑和庞涓这一福一祸,成为后人矛盾的所在。看来老师只能传道授业、解惑,并不能从根本上定位的品性。不过,鬼谷子也应该感觉到自豪,他能教出孙膑这样的高徒足以说明他高超的育人本龄。孙膑写的《孙子兵法》得到全世界军事理论家的赞许,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他的这一成就与鬼谷子的精心培养应该有着莫大的联系。
      返回的路比来时更为艰难,一路上坡,而且要走出这条深沟真的让我们一行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多亏了那些生命力旺盛的灌木丛,否则我们几个真是插翅难飞了。想想古人在这片土地上生活得经受多大的艰难,真的让人感慨万分。
      此时正是春季,田野上开满了金黄的油菜花,墨縁的麦苗正地奋力地生长,看到这个充满希望的田野,想着尚未得到人为破坏的鬼谷子洞,心里满了无限的希望。

爱你不是错 发表于 2012-12-11 21:15:30

改天也得去看看才行

想念你的嗳 发表于 2012-12-11 21:23:36

呵呵 好像探险队的:P:P

网上看世界 发表于 2012-12-11 21:44:47

:)

爱你不是错 发表于 2013-1-16 18:50:41

: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探寻嵩山鬼谷子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