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中的“地胆石”
常松木 登封市政协文史委主任
“天有心,地有胆,天心地胆在告县。”这句话在嵩岳大地广为流传,妇孺皆知。据说周公测景台是天心,而告成原北寨门外有一块石头,如胆状,与天心配合之,故名地胆石。可惜的是,我这个老告县人也从没有见到过地胆石。
地胆石是登封的名石,与面壁石、启母石、玉女捣帛石、三公石齐名,因其承载有文化意义而名传后世的。
地胆石哪里去了?据当地老人回忆,1966年“文革”时,被红卫兵炸毁了,也有的说没有炸碎,只崩掉了一块,后被推入北寨壕中。地胆石什么模样?据《告成镇志》记载,地胆石呈不规则椭圆形,赭红色,高五六尺,形如胆状,顶部是凹形,中间有条长约一尺半深约二寸许的石缝,内有铜钱数枚但谁也拿不出来。告成镇除丢失了地胆石外,还丢失了一通“禹避阳城处”的古碑,这两件文物可是告成的灵魂所系啊。
2007年,我有幸参加了“天地之中”申遗文本的编写工作。在文本撰写研讨会上,时任郑州市文化局副局长的任伟转述了文化遗产保护专家、世界古迹遗址理事会副主席郭旃的意见:价值如此之高的历史建筑密集分布在嵩山脚下,与嵩山是神山大有关联,与嵩山是天地之中的理念密切相关,建议将天地之中作为嵩山历史建筑群的灵魂去深入挖掘。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当时我脑海中就蹦出了“地胆石”这个词,假若能找到这块石头佐证,那该多好。
2008年,我又被抽调到登封申遗指挥部,负责档案的搜集和整理工作。观星台文物保护管理所副所长申颍涛讲了一件事,说他在接待一位台湾客人时,客人说他父亲1936年曾来调查过周公测景台,曾拍摄了不少照片。闻听此消息,我大喜过望,立即随他到告成取回了这些资料。原来客人的父亲正是当时大名鼎鼎的中央研究院历史所专家、甲骨文研究大家董作宾先生。董先生拍摄的照片中就有“地胆石”:告成北门外,人站在旁边很矮小,并且上面还刻了一个繁体“学”字。地胆石露出了真面目,整修观星台周边环境时,指挥部还据此复制了一块地胆石。
观星台内周公殿前有一通古碑,上刻清人刘仕伟所写的一首诗:“制作仰元圣,阳城观象台。建中资治辅,测影俩三才。地胆依中岳,天心应上台。登临窥日表,亲授指南来。”诗后尚有题注:“乾隆乙亥春,东使洛中,经嵩岳,东十里许阳城为天地中,公摄政四年,建台表于兹,测日景,营王城,以资辅治,台竣巩固,迄今岿然,其表石下宽四尺,高五尺许,上微削,重立三尺许小石柱于上。夏至时刻周遭无影,谚云:无影塔,天心地胆者也。”此碑是天心地胆之说的实证。
寻找地胆石,是在与古人对话。寻找地胆石,是在回顾历史。寻找地胆石,是在寻找文化。寻找地胆石,是在寻找灵魂,“天地之中”理念作为嵩山历史建筑群的灵魂,恰如其分,当之无愧。
寻找地胆石,不能忘记那个“学”字,不能失却灵魂。积“学”为宝,那才是真正的“灵魂”。
稀有啊,可以坐坐吗:lol 爱你不是错 发表于 2012-12-19 23:1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稀有啊,可以坐坐吗
你现在就去坐吧 只要不怕凉 ;P 千年老妖 发表于 2012-12-20 08:2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现在就去坐吧 只要不怕凉
不要,冰屁股:lol 爱你不是错 发表于 2012-12-20 08:4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不要,冰屁股
:lol:lol:lol你咋真聪明啊 :lol:lol:lol 千年老妖 发表于 2012-12-20 08:5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咋真聪明啊
哼,要不你坐个给我看看现在???:o 爱你不是错 发表于 2012-12-20 09:0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哼,要不你坐个给我看看现在???
;P;P;P 千年老妖 发表于 2012-12-20 09:3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不敢把??? 学习了 爱你不是错 发表于 2012-12-20 12:5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不敢把???
你都不敢 我更不敢了是吧:l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