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间 发表于 2013-2-1 07:02:55

金蛤蟆传说

孙淑霞
据先辈们相传,在明朝年间,我们这这个地区就出现了很多来自长江以南的各类神秘之人,因为他们的语言,我们当地人一开始根本听不懂, 所以人们就称这些江南人为【南蛮子】。由于我们这里自古以来文化就比较落后,绝大多数农民不识字,更没出过远门、没见过世面,人们看到这些【南蛮子】见多识广、无所不能,都把他们看成神仙一般,崇拜至极 。
   来我们这里的【南蛮子】多数是以“道士”的身份出现,几乎常年游走于我们这个地区。时间一长,这些【南蛮子】也慢慢的学会了我们这里的方言,和当地的老百姓沟通起来也方便了许多。他们能:看风水、算命运、除妖魔、治愈疑难杂症、指点迷津等,不管是真还是假,人们都深信不疑,所以,【南蛮子】在民间留下了诸多神奇的传说故事,这是流传在徐庄镇孙家门村的【金蛤蟆】的故事 :
   金蛤模,吐清泉,瞎财东,烂心肝。若要大滩沟得丰年,非得江山出圣贤。相传,这歌,是先祖母小时就唱的儿歌。金蛤蟆指的是位于村子东边的蛤蟆嘴山坡,就在蛤蟆嘴山脚那儿,那一片凹洼下去的地方,从前是一片深潭,叫做老鳖潭。老鳖潭方圆好几米,潭水又清又深。晴天阳光满照的时候,潭水亮清,你可以清清楚楚的数来潭中的游鱼碎石。
  每天太阳升起的时候,鸟儿都来这儿赛曲儿.兽们来这儿饮水洗澡,庄农人也都喜欢从这儿挑一担最清最洁的泉水浇地。
   每年冬溉,春浇,夏灌,当地庄农人都从这潭中引水浇地。这一坪几万亩良田啊!真是旱涝保收。家家丰衣足食.和顺康乐。附近多少人都馋眼这片地方,争夸是金盆养鱼的好地方哩。
  蛤蟆?对!就是金蛤蟆。老一辈人们说那金蛤蟆是受日月精华,饮天地灵气,经了几千年的修行养炼,才成的精灵宝贝。有人传说是在四川峨嵋山修炼成的,路过这里,见这儿风水好,人勤恳老实,留下来福佑这一方生灵的。也有说是在当地生成的,这里五行地气好,金蛤蟆受朝阳之精,夕月之毕,几千年功行,成了金身不坏之灵。
  金蛤蟆心地善良,生性活泼,每天天快黎明的时候,它便现身出来,与禽兽同乐,与其它青蛙们一起嬉戏耍子。等太阳、月亮要探山时它便又蹲缩在蛤蟆洞口,吸取日精月华,天地灵露,练功养气。每到三更后,又由洞中跳跃而出,迎风而长.个子很快变得跟一个小麦垛子那么大。这时,它一直要去五、六十里外的石门潭中去取水。这样,山才能够永远润朗,泉才永远不会干涸。
  金蛤蟆取水,来去极快。见过它夜出的人都说只能看到一道金光从眼前掠过。轻得象林子里的风,快得象暴雨天的电光似的,一闪就不见了。
  金蛤蟆到了石门潭中,纵身入水,轻轻快快洗个澡,撑起大肚皮,鼓鼓地吸饱一肚子清水.便又翻山越岭,回到风凰山下蛤蟆泉的泉眼中。接着“咕嘟、咕嘟”,把所取的水又吐出来,便有了这股大水。
  金蛤蟆以及其它的小青蛙们便靠着这水生存成长。也济养了这一坪的庄农人和鸟兽虫鱼们,同时也滋育子这方山水树木。
  每年夏天的夜晚,金蛤蟆还与其它青蛙们—道,为农民捕捉害虫,保苗护禾。而且也呱呱叫着,为庄农人祈唱着五谷丰登的神曲。
  金蛤蟆这样勤苦,爱人,而憨厚老实的庄稼汉们对它也是非常尊敬爱护的。他们常常来到潭边,为它唱歌,对着它说话,每年收成之后给他献出最奉盛的食品和供祭。
  大家就这样和平亲热地相处着。很久,很久。
  有—天,潭边来了个外地人,破烂的衣衫,满脸的菜色。他是个南蛮子。由于饥饿,跌跌坎坎,东摆西摇。等挨到了潭边时,腿子一软,跪了下去。
  当他倒在了潭边时.正值太阳初升,他挣着凑近潭畔,吞了两口冷水。
  拾起头,他看到了挂在潭边树稍的猴子。他向猴子招招手,指指自己的嘴巴和肚子,做出—付饥饿难捱的样子,想向猴子讨几颗果子吃,猴子采摘了许多果子,却不理他,噙着,抱着,跃树穿林,给猴儿子们吃去了。
  他拾起了几块石子,向树上打去,树木高,石子够不着,只惊起了几只鸟儿扑楞楞乱飞。
  他又偷偷摸摸,向池边草滩上吃草的山羊爬了过去。山羊急了,两只后蹄一尥,刨起两团泥土,迷了他的双眼。他又揣摸着到水边洗眼,眼洗净了,贼亮贼亮的乌眼珠,盯上了水中游来游去的鲤鱼。
  他将身材尽量前倾,双手伸进水中摸鱼。眼看那快要到手的鱼儿就要被纂紧在手中,却唰地一窜,游远了。而他自己,由于刚才用劲,咕嘟嘟沉到了潭中。
  这人本来还会点水性,但饿软了.挣扎不起.不一阵儿,烂泥淤住了他的双脚,草蔓缠住了他的双手,吃了两口水,昏晕了过去。
  是什么?麻咧咧,又凉凉的,从喉间直穿下去,到肚子里又一热烘,便浑身精神了起来。睁开眼看,身傍—滩水。是自己肚子中控出来的。前边蹲着只蛤蟆.翠墨般的身子在油油闪亮,那是一只盆大的乌金蛤蟆。
  刚才就是金蛤蟆.救他出水,并用自己的蟾蜍液为他治的病。
  “呱,呱.你要啥?”,金蛤蟆问他。
  那人向金蛤蟆诉了穷苦,听得蛤蟆掉了眼泪。
  “卟”,的一声,金蛤蟆跃进潭中,捞出了一张自己换下的蟾皮,送给这位穷人。那可是张乌亮乌亮的乌金页子啊!
  叭、叭、叭,蛤蟆泉中随水甩出许多好吃的东西。那饿汉狼吞虎咽,只吃得直不起腰来才罢。
  庄间人听说有这么个人,也都纷纷送来衣食,耕牛,帮他盖房开地,安家落户。
  这个外乡人姓赵,叫赵才。是一个破落子弟.因为赌博输光了家产,就流浪到这儿。
  赵才把蟾皮拿到县城,在富户与县太爷那儿换了好多好多的钱财。用车拉着,马驮着。回了金蛤蟆坪。于是他成了超过附近任何一家的富户,家大富豪,人们称他赵老财。
  赵老财有次去城中赶集,听说巩昌府知府大人的干金小姐,害了恶疮,到处招人医治,但却百药无效。他为了献媚,也去看了看,并立了保状,说他三天后一定来献药,保证能药到病除。
  原来赵老财瞅上了金蛤蟆的蟾蜍液。知道它能包医百病,于是他便长跪在蛤蟆泉边,哭着求金蛤蟆送给他点瞻蜍液汁,那蟾汁可是宝贝,就是金蛤蟆,也得一年的修行.才能修炼出那么一滴。前一次.它花了一滴,救了赵才的命。这次,它本来也舍不得花费,但看着赵才拖着那么长的涕泪.便也不忍心拒绝.用爪子划破了身子,滴了一滴蟾汁送给了赵老财。
  赵老财带着蟾汁,连夜赶到府城。
  过了不多日子,竟然有一乘轿子,几部吹响,吹吹打打,好多护从,送着知府的干金,出嫁到金蛤蟆坪来了。
  嗨!也不知人家用的什么法子,竟然做了巩昌府知府的女婿了。
  从此,金蛤蟆坪便不得安宁了。今天有这儿那儿的县官僚佐.来贺喜攀交;明天又有府中的军官士卒.走马射猎。兽,吓得逃走了;鸟,也不再来唱歌了。山上的树木被砍成乱碴碴;池潭里的鱼被捞捕得不剩几条。赵老财还说不够解恨泻气,因为那鱼曾害得他几乎丧生。
  有一天,赵老财去巩昌转丈人。吹谝金蛤蟆有多灵异。知 府听了非常高兴。这知府官做老了,到了知府位置上许多年,却总也升不上去,现在听了金蛤蟆的故事,总想设计捉住,献给朝庭讨封。于是给女婿许愿,万两白银、一顶七品官帽,要
他去捕捉金蛤蟆。
  赵老财这次学了个乖,他先练了好多天水性。瞅一个天快放明的时候,穿着破衣烂衫,先捏着鼻子干哭两声,便“扑腾”跳到蛤蟆潭中。水漾了两漾,他一直沉到潭底,闭着气装死。
  正装着,他觉得肚子底下有个什么东西顶着他,于是他慢慢的升了起来。一直浮到了岸边。他偷眼看,正是金蛤蟆。
  就在金蛤蟆用头顶着.用嘴拱着想抵压他的肚皮给他控 水时,蛤蟆的全身,便都包在他的怀里。这可是干载难遇的好机会。赵老财使出了吃奶的劲儿,紧紧的箍住了它。
  金蛤蟆被赵老财抓疼了,它又急又气,在赵老财胸口狠咬了一口。树上的鹞鹰看到赵老财太可恶,飞下来啄瞎了他的双眼。
  “蛤蟆没牙.一口一个疙瘩”。赵老财被咬的地方,起先肿起个大疱。后来又慢慢烂心烂肺。他住过的那边一条沟,就被后人叫做烂肺沟。
  知府大人邀功心切,还没抓住蛤蟆,就上奏章给皇上。后来所奏成虚,被万岁爷革职查办,免官回家。他本来是山东人,临走,气恼女婿没有给他办好事,把女儿也接走了。赵 老财瞎子一个,孤孤零零,心、肺、肝烂了好久好久,才死了。
  金蛤蟆好心没得好报.觉得人太可怕了,便藏在地底永不出头。水也不去取了,功也不再练了。于是渐渐的消磨,天天收缩,一两千年了,身体缩得只有个洒盎儿那么大小。
  从此。山干了,泉枯了。
  千年来,人们唱着“金蛤蟆,吐清泉”的歌儿,盼着世间出个圣贤。那些帝王们一个一个都说自己圣什么什么的,大臣们全夸自家如何如何贤能。但,金蛤蟆却再未出来过。蛤蟆嘴山永远那么干旱。



爱你不是错 发表于 2013-2-1 19:48:11

:handshake

嵩山燕子 发表于 2013-2-1 22:23:49

姐姐会编故事喽!

牵着蜗牛散步 发表于 2013-2-1 23:00:17

:(:)

嵩山土驴 发表于 2013-2-1 23:02:40

人心不如兽心,日行一善!

水云间 发表于 2013-2-2 06:42:23

爱你不是错 发表于 2013-2-1 19:4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handshake

水云间 发表于 2013-2-2 06:43:41

嵩山燕子 发表于 2013-2-1 22:2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姐姐会编故事喽!

是我们家乡的传说。你有徐庄的稿子的话,请多多给我!

水云间 发表于 2013-2-2 06:44:28

嵩山土驴 发表于 2013-2-1 23:0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人心不如兽心,日行一善!

日行一善正是我辈正在进行的!

爱你不是错 发表于 2013-2-2 10:17:39

水云间 发表于 2013-2-2 06:4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也日行多善啊

想念你的嗳 发表于 2013-2-3 21:55:40

呵呵 好优美的传说啊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金蛤蟆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