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心灵之旅----云南(二)
第三站:丽江古城2013.2.1---2.2(农历腊月二十二,星期六)
(大理—丽江,K9619,硬座,14车厢110号,17:01—6:58)
到了大理火车站,坐面包车去的古城,每人10元,还算便捷。我报了老谢车马客栈地址(新义街积善巷25号),司机直接把我送到北门外。
一进北门,在广场上就可看到丽江古城的招牌:大水车和老江的题词照壁。
巷子太多,就一边问一边找。多亏了老谢家附近的一个大姐正在广场招客,就告诉我怎么走怎么拐。
没想到,住客会那么多。等我找到老谢客栈时,基本已经住满,只剩下单间和一个男女混住的大间床位。就耐心等着,看看有没转机。恰好,一个美女带了个帅哥,要住大床房间,她网上订的铺位就剩下来了换给我了。
看看床上,都有行李,不见客人。安顿好,正想去附近逛逛,一个小美女回来了。
四川成都妹。第一次出门。单身来的。最想去的地方是香格里拉。但都说不是好季节,让她很郁闷。
还有一个北京妹,是个围脖控。唧唧喳喳像个小鸟,很难安静,很会讲话,性格蛮好,人缘也不错,有小资倾向,有待考证。刚一进屋,就讲她经历的趣事。估计这趟丽江行,就是来寻艳遇的。因为我们三个每天都出去玩,只有她在城里闲逛。晒晒太阳,写写围脖,唠唠嗑,也蛮自在的。
我的上铺是杭州人,个子蛮高的,是个淘宝妹。一回来就说,看我的宝贝,林林总总十几样。小女孩就是好,看见喜欢的就往口袋里装。我现在只是看看,很少有购物的冲动了,不想带啊,太累赘。
嗯,不早了,今晚就不出去了吧,先睡一觉。明天再去看古城。
第二天,刚好成都妹和杭州妹都没日程,就一同去古城里晃悠,上午去酒吧一条街各种拍照,还淘了碟子。下午就在桥边的“遇见”泡吧,一瓶酒喝了一下午,几乎看完了一本小说。还是蛮舒服的。
丽江是个晒太阳、发呆的好地方。人懒,狗狗也懒,一个个吃的肥嘟嘟的,各种姿势趴着睡觉,很是自在。要做狗狗啊,还是到丽江好,好吃好喝好睡的,堪比天堂啊。
可能是喜欢安静吧。最喜欢清晨天欲破晓的时候去古城逛逛。那时候,店铺都还没开,行人寥寥,泛着青光的石板路格外有味道。天际处,一弯眉月挂在柳梢头,彩霞初绽,飞檐翘兽在天空勾勒出流畅的造型,一切都那么真实。当夜晚的喧嚣被夜色过滤沉淀之后,丽江的早晨更显得宁静和纯真。站在流水淙淙的石桥上,回首昨夜那条灯火辉煌的酒吧街,你会疑心只是个梦幻,不然那些绿男红女和音乐呐喊怎么都沉默不语了?
没人会喜欢一直在热闹里。浮躁的心总有安静的时刻。当我们纵情欢乐的时候,还是不忘回家的路。
丽江,就是这样给你思考的地方。让你疯,让你狂欢,让你放浪。也让你忧伤,让你感悟,让你慢慢思量。
你可以晒着太阳疗伤,也可以和相爱的人欢唱,还可以让心儿学会流浪。总之,她是我们一生必须经过的地方。在这儿,我们会有所成长。
第四站:泸沽湖
2013.2.3(农历腊月二十三,星期日)
昨晚就在福祥客栈报了名,去泸沽湖。往返车票140元。
小晨曦本来是要去香格里拉的,苦于没伴,就在纠结。我跟小方是铁定要去泸沽湖的,就拉她下水,结果,三人行。
泸沽湖是国家4A风景区。居民大多为摩梭人。是最后的母系王国,以女为尊,实行“走婚”制。杨二的家乡就在这儿。泸沽湖沿岸景点多,风景秀美,是一个远离尘世的“世外桃源”,被誉为滇西“最后一片净土”。
遇过金沙江的时候,司机下来让我们拍照。有丽宁十八弯和长江又一弯。
山路倒不颠簸,只是弯弯曲曲的拐来拐去难受,把这么强悍的我都给晃晕了。
车子在三家村停住,兼职导游的司机鼓动乘客去坐船,去里务比岛。票价50元,停歇一个半小时。不愿花冤枉钱的就在岸上等,随处走动拍风景。我拍到同一个客栈的小伙子,跟个女生同行,很像一对,估计是艳遇上的。哈哈,本想着随同去香格里拉的,我看还是算了吧。机会还是留给别人。
途经落水村。这也是个较大的摩梭族村落,村里有完善的住宿设施和美景。但我们的目的地是终点站---里格。里格半岛是风景最迷人的地方,那里有漂亮的海景房和高级酒店。盛传网络的“老谢车马客栈”和“陌上花开”都在那儿。
小方一心想住海景房,我们就一路看过去。一直到里格半岛附近的地方,有个摩梭人开的客栈,颇有特色,房间就临着水,推开窗,就看见波光粼粼的湖面。要价300,直接砍到240,成交!哟嗬•••80元住海景房哦!
放下行李,就去里格半岛上拍照,忙的不亦乐乎。趁着太阳还没落山,赶紧过把瘾。
泸沽湖每一处都是风景,随便拍,都能找到好视角。风景旖旎,让人流连忘返。一直拍到日落,才去吃晚饭。
吃的烧烤,烤了土豆、玉米、五花肉、青菜。好饱啊。叫的一盘甜玉米,她俩都没怎么吃,几乎都被我给吃了,撑啊!好过瘾!
晚上,我一人独占个床,方方跟晨曦一个床。
半夜的时候,她俩熟睡。我被一束手电筒的灯光惊醒。听见有人上楼,有人叩门,还看见手电筒往屋里扫射的光影。是走错了房间?还是查房的?这大半夜的,谁在折腾啊?
没吭声。那声音又下楼了。我又迷迷糊糊睡着了。
早上说给她俩听,小方开玩笑地说,是走婚的吧。哈哈,好幽默!要真是,也算奇遇了。
第四站:泸沽湖第2天
2013.2.4(农历腊月二十四,星期一)
早上计划看日出,我早早就起了床,无数次看窗外,天一直黑黑的。这儿的太阳也晚,说是八点一刻才出来的。
看看东边有点光亮了,赶紧下楼去找位置。等我到里格半岛山顶的时候,太阳已经全露出了,湖面金光闪闪,很耀眼。完全不是我们看的那种日出。是我错过了好时候,还是这儿的日出就是这个样子呢?明天再看个究竟吧。
方方是5号下午的飞机,当天怕赶不回去,只能今天提前走。
送走她之后,我和晨曦就去租车环湖。鉴于环洱海的教训,这次是全副武装了,手套,围巾、帽子、墨镜,一样也不少。
脚踏车30元一天,山地的,但有点笨。凑合吧。毕竟不是自己的驴,不能求全责备。
刚开始是上坡,有点累。后来就一上一下了。有了休息的空闲。
在路上遇见一个女孩,徒步。有时候会搭个顺风车,比我们还快一步。真服了她,这么热的天,有闲情散步。
不得不夸下云南的天气。每一天都是蓝天白云,很给力,让人很舒服。如果不是运动,基本上不会出汗。白天跟夜晚温差大点,但不至于冻的要命。
泸沽湖晚上有风,不适合户外活动,看星星啊,湖边散步啊,一般不好进行。毕竟这还是冬季。夜风很凉的。
路上,遇见一个大男孩,从落水村过来的。说是要环湖一周的。我俩本来的意图是走到哪儿玩到哪儿,能走到草海和走婚桥就回头。看他这么有勇气,就一起出发了。
人多就是好,彼此打打气,就有劲了。
大概中午就到草海了。说是草海,应该是块湿地,长有许多茂盛的草,栖息有很多的鸟类。尽管草都枯黄,仍很入镜。有名的“走婚桥”就横跨在草海上。
不是所有走婚的男人,都有经过这座桥。这座桥只是连接两个村子的要道。如今,它已经成为一座爱情的象征。许多俊男靓女都纷纷在桥上留下来过的身影。
我们就在几条泊在岸边的船上开了露天午餐。一个苹果,一盒饼干,一个士力架,一杯茶水,足矣。
还细细观察了有名的猪槽船。它是整棵树干做成的,因为形状像猪槽,因而得名。一叶扁舟,细长如叶,所以不容易那么驾驭。没有很好的撑杆技术或者平衡力,坐上去肯定会摇晃的。
半路,一个村头,看见一个阿婆在晒太阳,就下车去搭讪,为了等等一直落后的小晨曦。
我是想拍她,怕她拒绝,就先讨好地套近乎,问阿婆的年纪。阿婆已经80多岁了,除了少了几颗门牙,耳不聋,眼不花,身体也很硬朗,不见佝偻,一副听天顺命的从容姿态。当我问她高寿时,阿婆风趣地说,八十多咯,什么都不管用了,每天只能烤烤太阳咯!
她这哪里是在等老啊,分明就是在享受岁月带来的温馨。夕阳虽是余晖,一样带给人美的享受。
每天忙忙碌碌的我们在追求理想的时候,是不是也该安静看下日出、日落,多一些生活的感悟呢?不敢说,等我们到了这个年纪也会如此安详和听命,至少,当我们垂暮衰老的时候,能知足地晒着太阳,回忆过去,无怨无悔,就很幸福了。
什么是财富呢?我认为是阅历。金钱固然重要,倘若用一辈子的时光去追求,就是浪费青春。因为人的需求其实没那么多。很多时候欲望都只是肥皂泡,膨胀的时候,你就以为你需要很多的物质去补充能量。其实,很多的需求都是假象,是对比之下的一种贪婪。
生活里,阳光比什么都重要,好的心态就是快乐生活的催化剂。没有房子,我们也会快乐;没有车子,我们照样快乐;没有票子,我们一样快乐。快乐才是我们人生的一直追求。
等老的时候,我们坐在摇椅上,回首往昔,不能只剩下打拼的记忆和赚钱的努力。而是要有诗情画意的东西来填满我们的回忆,温暖我们的心扉,湿润我们昏花的双眼。
等过了大落水村,送走了那个小伙。山路又开始盘旋了,很多的上坡,让小晨曦一次一次落在后面。
呵呵,我有点得意了。俺也算老当益壮了。平时的锻炼没白费啊!
回到里格的时候,太阳还没落山,有幸拍到了“里格夕照”的镜头。
晚上住在“陌上花开”。这也是家青旅,在丽江和泸沽湖都有分店。回丽江的车基本都在门前集合,所以很便利。
第四站:泸沽湖第3天
2013.2.5(农历腊月二十五,星期二)
为了看日出,我和小晨曦早早起床,乘船去岛上。每人十元的船资。
船上有薄冰,看得出很冷。我因为身体不适,就裹得很严实,一句话也不说。惹得对面的阿妹一直笑,还拍下了我只露出双眼的光辉形象。
大概有半个小时,靠岸,下船,站在瑟瑟风中等待太阳露头。
我终于知道泸沽湖的朝阳为什么不含情脉脉了。因为云南是高原,等它从海平面升起来的,再从山后爬上来的,需要很长的时间。等大家看见的时候,它已经光芒四射了,没有平原日出那种常见的彩霞和光影。
果然,太阳一出来,就照的睁不开眼睛,更不用说拍照了。天边缺少了云彩的色彩变幻,这日出怎么都不会拍的好看。
坐船回岸上的时候,有大群的海鸟飞来。我让小晨曦拿出事先备好的饼干抛洒,吸引群鸟,这样才有了几幅飞鸟的逆光照,也算是收获。
回到客栈,收拾行李,退房,吃早餐,然后去坐车。今天要回丽江。
真舍不得泸沽湖啊。她是云南之行最值得一看的景点了。且不说风景如何地美,我是已经词穷,表达不出了。关键是在呆在此地的那种姿态让你留恋往返。
不管来之前你是什么样的人,看见泸沽湖的时候,你会忘记了身后所有的琐碎,沉浸陶醉在旖旎的风景里。不管你有没有诗意,浪漫不浪漫,有没有情怀,在面对泸沽湖的时候,你的心都会温暖,你的情都会柔软,你的眼都会湿润。你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会有欢悦,会有童真,会有温柔,会有思念。此刻,热爱生活的会更加热爱,心有愤懑的会逐渐平息,忧伤苦恼的会慢慢化解。是啊,身处仙境,何苦让那些羁绊缠绕呢。生活里有阳光的日子还是多的,微笑前行就是生命最好的姿态。
上午九点半出发,下午四点多到了丽江。还在“老谢车马客栈”住下,还是那个屋子。只是我换了床铺。因为之前睡在那个窗台边,夜里有老鼠活动。
那个夜里,窗台上有窸窸窣窣的动静传来。我一警觉,就睁开眼了。抬头看见窗台上有一双绿色的小眼睛在闪亮。那是一只小老鼠,就趴在窗台边上跟我对望。不知道人的眼睛在夜里发不发光,如果我也是绿色的,估计它也吓得够呛,因为我眼比它大啊。看它没有下来的意思,我就继续睡了。
下午在小院里晒太阳,遇见一个台湾女人。她说大理有个地方值得一去,中央电视台《舌尖上在中国》栏目有做过专题报道。是个未经开发的古镇,还保留有原始的习俗和风味。这个地方叫诺邓。我没看过电视,也不知道诺邓,但这个名字是第二次有人对我说。我就暗暗记住了,也许大理还是要回去一趟的,我的腾冲、瑞丽线还没走呢。
傍晚,跟小晨曦一起去小吃街去淘吃的。肚子有限,只吃了几样,就饱了。看来还没达到做一个吃货的境界。
第四站:再回丽江---雪松村
2013.2.6(农历腊月二十六,星期三)
在老谢家休整一晚,今天本想去束河古镇的。但昨天台湾女人听说玉龙雪山下有个雪嵩村很有特点,就盛情相邀,骑行去探幽。
对于冒险和未知的旅程,我一直是跃跃欲试的。反正束河古镇就在那儿,早晚去都行,就答应了。
刚好,小晨曦是晚上的飞机,也不能离开太远。我们就相约8点出发,去玉湖第一村。顺便近距离欣赏下玉龙雪山的雄姿。
玉龙雪山出来古城就能看见。这一路的方向就是奔它去的,所以不用再坐索道上去了,没有雪也没啥意思。正面山峰上只有一点雪,比图片里少了很多的威严和壮丽。
今天的风很大,一路不停吹掉帽子。说是14公里的路程,我们觉得几乎走了几十公里。半路上,台湾女人实在走不动了,就在一个村里谈了价钱,骑马上山。我和小晨曦推着自行车,也从马道上走,抄近路往山上走。盘山公路实在是太绕了。马道虽然难行,毕竟近多了。没有他们的带路,估计我们还要走上一个半小时吧。那一路的缓坡她俩是没有办法的。
路过著名的纳西王国、玉水寨和东巴万神园。我们都没进去,只是驻足欣赏下。对于这样的人造景点,实在没啥兴趣。不收门票的话还可以顺便。哈哈,贪便宜的心理又来了。
雪嵩村在纳西语里为巫鲁肯,意思是雪山脚下。这个离玉龙雪山最近的小村子因西面有一泓清泉,水碧如玉,又名玉湖第一村。
1922年,一个叫约瑟夫•洛克的美籍奥地利人来到了丽江,他在丽江生活工作的27年里,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这个雪山脚下的小村子里度过的。这个集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撰稿人、摄影家、植物学家及探险家于一身的外国人,采集了大量的植物标本,拍摄了千余幅以民族风情为题材的照片,还翻译了大量的东巴经书,并著述了《中国西南古纳西王国》、《纳西语英语百科词典》,为纳西文化的保存做出了不朽的贡献,因此,被纳西人成为“纳西之父”。1962年,当躺在夏威夷的病床上时,他最怀念的还是玉龙雪山的白雪和鲜花。其著作《消失的地平线》就是此为背景创作的,也因此为人们寻找真正的香格里拉留下了一段线索。
整个村子是石头做的。石头的房子、石头的院墙、石头的地面。车子走在上面,不停地弹跳,震得头皮发麻,之后走下来推车前进。
岁月为石头涂上深色的印记,石头让历史显得悠久而凝重。雪嵩村无疑是原始的、古朴的,一如那棵伫立在风中的古树一样沉着、稳重。
我们不敢高声言语,唯恐惊动了古村的宁静。就让它酣睡吧。躺在玉龙雪山的怀抱里,躺在记忆的河流里,继续它最淳朴、最天真的梦。
我们拜谒了洛克故居,瞻仰了他生前住过的小院。当一个阿婆问我们要不要进去时(每人15元),我们拒绝了。能看看他住的地方就足够,何苦要打扰那些岁月呢。
我喜欢各种建筑,就是这种朴实无华的石头房也不例外。当它积累、演变成一中风格时,会流露出一直震撼的美来。不管取材多么廉价、多么原始,只要它经历了风霜雪雨的洗涤,那种沧桑感就会熠熠闪光。
走到村子中央的时候,有人过来,说要收费。我们说只是看看村子,并不从此上山。他才犹犹豫豫地说,那你们看完了顺原路下来,村尾也有人把守。原来,村子里的人没有什么收入,就靠用马驼人上山赚些外快,所以一看见游客进村,就会绕着你推荐他家的马。
在一个门口,三个女人在聊天。其中一个健谈,就对我说,雪嵩村已经三年没下过雪了,今年特别干,风也大。我知道她的意思,是想说气候反常,不如以往。也是,看看玉龙雪山的山顶就知道了污染的厉害了。只要有人到的地方,环境都会被改变。现在,玉龙雪山的雪线已经在海拔4000米以上了,而且,每年都在上移。真想不通国家旅游局的做法。既然雪山是用来敬仰的,何苦要花钱修索道,让无数的游人去玷污它的圣洁呢?只看眼前利益,会让玉龙雪山早晚会失去它的神秘和威严的。
说到这儿,我忽然想起梅里雪山来。梅里被当地人奉为神山,从不希望有人攀越。当年,日本登山队和中国登山队联合登山的时候,当地人又是阻拦又是诅咒,就是不希望人们去打扰山神。登山队的全军覆没,更验证了当地人的信仰,神山是不容玷污的!这当然不是神话,只说明梅里雪山的气候变幻无常。人们能征服海拔8848的珠峰,也一定有征服6740米的梅里。只要时机对了,没有不可能。
只是我想说的是,为什么要征服呢?为挑战极限,还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战欲望?一时的登顶就算是征服了吗?记住,大自然是永远不会被人类征服的。作为其中的一份子,我们只能去顺应,而不能逆反。不然到头来,只会得到大自然重重的的惩罚。对于天地和万物,要心存敬畏。我们在享受大自然馈赠的时候,也要懂得适度的保护和感恩。
虽然人是万物之王,但不要被着自封冲昏了头脑,真的以为所有东西都会臣服在人的践踏之下。雪山,远远观摩就好,何苦去惊扰他的清悠。换作是我们,也不愿意那么多人在你耳边呱噪吧。
链接:http://www.infzm.com/content/trs/raw/17692
羡慕 :):) :):handshake这个游记写的好!问好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