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水 发表于 2013-3-5 14:09:49

一个人的心灵之旅----云南(三)

本帖最后由 想念你的嗳 于 2013-3-9 16:25 编辑

第五站:再回丽江---白沙古镇、束河古镇
2013.2.6下午(农历腊月二十六,星期三)

从雪嵩村返回的时候,我们特意绕道白沙古镇。白沙古镇有1700百年的历史了,在宋元时期就很繁华,曾经是纳西木府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现在处于没开发状态,商业活动不是很明显,保留了古朴的一面。镇上只有一家比较大的小吃店。
跟着台湾女人,我们拜访了一位名誉海内外的和姓老中医,他被多家电视台和报刊争先报道过,人称“神医”,满屋里的荣誉证书和锦旗,见证着他的辉煌。他为我把了脉,望闻问切都做到了,除了说消化系统有点不好外,没说出什么隐疾来。我自然也不以为他多神奇了。可能是我健壮如牛的缘故吧,哈哈,总不能逼着神医造假吧。好吧,就当自我安慰:我很健康!

从神医家出来,我们三个又去拜访“天堂角落”客栈的老板。听其他驴友说,他是以为经验丰富的行家,足迹踏遍了云南的每一个县市,几乎所以的景点都了如指掌。我们此行的目的是想请教下如何利用接下来的这几天玩得更尽兴、更有意义。
他给介绍了一个六库的地方,说那里盛行澡塘会,每年的初二到初十,当地人都会拖家携口去温泉洗浴,男女不分,吃住在帐篷,很有特色。
让我更感兴趣的是他说的徒步滇越铁路。是法国人修建的,跨越云南和越南,于1910年就通车,沿途桥梁425座,隧道155道,都很有特色,许多车站和站台属于法国风格建筑,有异国情调,有米轨、寸轨,是中国第一条国际铁路,见证了云南南部经济繁荣的历史,至今仍在使用。
他这一说,让我有所心动,似乎下一个目标已经明晰。虽然还不是很了解滇越铁路的徒步路线,但我的兴趣已经被他拨动。闲暇时间,我会找资料看看。

从白沙古镇出来,又去束河古镇。
束河古镇相比丽江古城安静许多,更像个村落。一路穿行过去,别有一番风味。一样的小桥流水人家,一样的酒幡店铺客栈,因为游客稀少,显得亲切了许多。我本有心在此居住一两天的。一路走来经过的古镇太多,有些审美疲劳了。感觉差不多的味道。也许要抱着休闲度假的念头,才能在此悠闲自在。接下来,我还有更多的目标,只能前行了。
在出镇的时候,遇见了台湾大姐认识的那个骑行来丽江的大学生,就一起回丽江古城了。很佩服现在的孩子,年轻的时候就有想法和勇气,就敢独自走天下。比起我们成长的过去,实在是差距太大。70后估计都是听父母话的乖孩子,不敢叛逆,不敢出走。如果让我出生在九十年代,我的个性应该属于张扬自我的那种吧。
如果我有孩子的话,我会鼓励他早早游历,而不是把他牵在手心里。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走在路上更能学会成长和思考。

到了客栈,晨曦就收拾了行李,说是一会去机场。走之前,还惦记着腊排骨没吃到,我俩就又去小吃街打牙祭。
今晚,这个四人间只剩下我一个了。
后来的三个都是新来的,彼此没有印象,也没有交集,天明各走各的。
(“天堂角落”客栈 老板徐广利 电话13208880736 18988001356QQ:954732042)

第六站:再回丽江---虎跳峡
2013.2.7(农历腊月二十七,星期四)

今天要徒步中虎跳。昨晚在福祥客栈报的名,来往车费160元。我跟台湾大姐一起去。原本是设想走完整个虎跳峡的,因为没伴,台湾大姐又担心自己身体不行,就改为中虎跳了。
途经拉市海,远眺一番。面积小,不甚壮观。小方和晨曦都去玩过,唯独我还没走到。
途经石鼓镇,台湾大姐向往的地方。之所以在此停留,是因为旅游公司想赚取游客漂流金沙江的费用。
石鼓镇也是个古老的村落,依山而建,灰色的瓦房飞檐颇有古镇风范。它的名气来自于金沙江在此拐了个弯,没像怒江和澜沧江一样流到国外,才有了后来的长江。所以,又称“长江第一湾”,具有地理意义。
我们又上车折回去下游接乘船的人。真不知道他们的目的何在,要漂流何必在这儿。后来接到他们后,果然没一个人说好玩的,还晒的要死。哈哈,活该,谁让他们没事找事,让我们等这么久。
人齐后,又往前走。中午时分才到虎跳峡景区。吃了午饭,才真正开始徒步。浪费了一上午的时间,让我俩很懊悔跟了团,被牵着鼻子走,就发誓以后再也不跟这样的一日游了。简直是花钱买罪受。

导游说,走完这段要花费四个小时,落差一千多米,要从路面下到谷底,然后再折上来。最美丽、最壮观的景色都在最险要的地方。
什么都别说了,走吧,坚持到底就是胜利。如果一个中虎跳都过不去,还夸口什么全程。吹牛吧。
这两天风很大,出游不戴帽子,怕晒,戴了,还得用手牢牢抓着。有带子管什么用,峡谷里的风跟长手了似的,专门趁你不防备时抢帽子。
提前有心里准备,就带了登山杖过来。毕竟上下坡的,还是走稳当点好,不然滑下去砸伤别人也不好。这次,台湾大姐就因为脚下滑了一下,弄肿了自己的手腕。
尽管是枯水季节,峡谷的水还是很湍急,坐在岸边的大石块上,看得我们都惊心动魄。可以想象雨季是什么样子,估计都不敢这么近的距离瞅了。那浪花拼命地翻滚,跟沸腾的水似的,煎熬地恨不得扑到岸上抓个人一起奔赴黄泉。

走过栈道、一线天,又上天梯。天梯很狭窄,有的地方直上直下,非得抓好扶手不可,一旦滑下去,就是深渊,不伤也残。在半道,我看见有马粪。噢,买嘎德!四腿的畜生比两条腿的人厉害!那么大的的身躯走在着小路上,那是什么感觉啊?何况还得拖着人?
我是想拍上天梯的人,所以就走在后面。总以为自己在垫底,一路上也不着急,不慌不忙地走着。没想到上到公路的时候,不见一人。我问路口的小姑娘,有没有见大群的人上来,她说,你是第一个!哦•••没想到自己竟然这么神勇,一路上跨越了无数障碍,从最末走到了前列。哈哈,得瑟一下。
看过了美景,才觉得不枉此行。上午酝酿的一肚子不满也慢慢消了。毕竟随团的时候会有不便,下次最好提前有预见,心态就好调整了。

第七站:再回大理---云龙县
2013.2.8(农历腊月二十八,星期五)

行程:丽江—大理---云龙县城---诺邓村(目的地),客车。

今天是腊月28了,去香格里拉,或者西双版纳,都不是好时候。这两个地方在过年的时候肯定都是炙手可热的旅游地点,赶了去,只能是烧钱。
老谢家也准备在除夕那天提价,丽江古城的游人除夕就会暴增,此刻再不出去,就人满为患了,样样让你难受了。打定主意后,我决定去千年古镇—诺邓,在那儿过年。

一大早去逛丽江的早晨。安静的青石板路泛着油光,长长的街巷很少人影,偶尔,会有早走的,或者早来的游人,拖着箱子从石板上走过。
我喜欢这样的早晨,繁华喧闹之后的平静,很真实,夜晚的浮华和灯火经过过滤,是更清醒的稳重。如果说夜晚的丽江古城像个舞娘,风姿绰约、倩影迷魂。那么清晨的丽江古城更像个洗尽铅华、素面清纯的知识女性,闪耀着睿智的光芒。

在丽江古城的五个夜晚,我只出去了两个晚上,一个是去小吃街当吃货,一个是想拍点丽江的夜景。但夜景没拍好,原因是走在酒吧一条街的时候,突然在喧嚣吵杂里厌倦了,只想逃离音乐的声浪、刺耳的叫卖。也许我是老了,再也融不进热闹里。即便是喝酒,也想安安静静地喝,因为我不需要释放什么情绪,我的心已经很波澜不惊。

背起行囊,离开古城,坐上了丽江---大理的客运汽车,下午三点的时候,到了下关,然后又买票去了云龙县城。目的地是《舌尖上的中国》第一集介绍过的诺邓。
下关---云龙有150公里的路程,大概要走三个钟头。如果不堵车的话。因为这儿的路都很窄。

这一天,几乎都在车上了。
路途无聊,就跟邻座的男孩闲聊,原来他就在丽江古城一家酒吧工作,酒吧是他哥哥开的,这会儿回家过年。呵呵,人生处处都有擦肩而过的人。
我担心到县城就天黑了,赶不到村子里。那男孩说,县城有好多出租车,他可以陪我一段路程,他家还在更远的地方。

去县城后,已经天黑,离诺邓村还有7公里。我不想在县城住下,就跟出租车司机谈包车的价格。之前有旅友已经说过最多30元一车,但是这个夜晚,司机一口咬定50元。无奈太黑,又不是熟路,只好屈服了。
司机把我放在村口,就回城了。剩下我,站在村口半天,才适应夜的黑。看着山半坡的灯火,我却不知道路在何方。
总以为过了桥就是村子,拿着手机照路,竟然误闯进一个村民家里。如果不是他家的狗汪汪叫,我就直接进院了。
无奈,退后,继续往山上走,在一块平地上,看见有人背东西进村,赶紧走过去,问她能不能带个路。这个女人是乡村医生家的,在她家院子里,有好多的病人在等着医生回家抓药。她问我定了客栈没有,我摇摇头,她就说那你先坐着,我打个电话让她家来接你。
不一会,一个阿婆打着手电筒来了。
村子里都是石阶路,又弯弯曲曲的,没有手电是走不了夜路的。这在接下来的几个晚上我深有体会,就是半夜去洗手间,你都不能忘记带了这家伙。
跟着阿婆走到她家去,她家是开客栈的。原来她家跟医生家是亲戚,所以很自然就推荐了她家。

已经有两个女生、两个中年男子在住宿了。我这一加入,队伍还算庞大。因为她家只有四个房间,这下只剩一个空房了。可能是今晚村子里入住率最高的一家吧。
山村里那叫一个黑啊,没带手电那简直是寸步难行。她家厕所跟猪圈和马圈相邻,能听见马吃料和猪哼哼的声音。
这家主人姓黄,在村里大小是个官,兼搞文艺工作,见多识广。我去的时候,他正在放资料片,祭孔的,他在活动里担纲重任。
我看了会电视,听黄老师讲了一会民俗,就睡去了。

第七站:再回大理---云龙县—诺邓古村
2013.2.9(除夕,星期六)

一大早,那两个妞就走了,她们想去元谋,怕过年没车,就提前离开了。
今天是除夕,却没在家里守岁,还是有点怅然。尤其是这个偏僻的山村,更显得我的寂寞和清冷了。
一个上午就把村子逛过来了。诺邓村最有特色的是建筑,有很多明清遗址。玉皇阁、文庙、武庙、龙王庙、棂星门、盐课提举司衙门旧址、盐马古道都很有古风。一路拍了很多照片。
早上天亮才发现我住的是古井客栈。然后往山顶走的时候发现一处好所在。在棂星门前,有一平台,较空旷,生长着一棵大青树,大青树旁有一家大青树客栈,比起家庭客栈来,显得稍微专业点,分大房、标间、单间。被褥是宾馆里惯有的白色贡缎,看起来很卫生。门外有石桌、石凳,很适合发呆和晒太阳。我立马喜欢上了这个地方。很值得向后来的游客们推荐。
不过我是不好意思换了,黄家待我很亲切,跟一家人似的。反正大青树下不收钱,我每天端着茶杯、拿着书本只管来好了,没人不允许。

一日两餐,跟黄家人一起吃,每餐20元,还较实惠。因为过年,倒也丰盛,每顿饭都七八个菜,有肉有青菜,基本都是米饭。晚上的时候,还会一起烧烤火腿、蘑菇、饵块什么的。很有气氛。
山村的人很淳朴,我没事串门的时候,看见有特别的建筑,就会走进去看一看。即便是家里有人,都会向你问好,而不是质问或者反感。有的还热情招呼你进去坐坐,或者吃块烤肉,总之气氛很融洽,很少人与人之间的提防和小心,就像是邻里之间的拜访一样,他们不拒绝游人的好奇。

晚上,大家坐在一起看春晚,一边看,一边烧饵块吃。很是热闹。不像在家里的时候,只有我跟妈妈看,看着不好的节目就想睡。一直等新年的钟声敲响,还是没有睡意。从下午起,就收到好多的祝福,身在千里之外,心里也很温暖。朋友的牵挂总是不分远近的,跟随你的脚步走来走去。

资料:诺邓村,自唐代南诏时期1300年村名未改,是滇西北地区年代最久远的村落。
澜沧江支流沘江从村前回旋穿过,形成天然的太极八卦图。
清代云龙知府王符这样写诺邓:“峰回路转,崇山环抱,诺水当前,箐篁密植,烟火百家,皆傍山构舍,高低起伏,差错不齐。如台焉,如榭焉,一瞩而尽在目前。



第七站:再回大理---云龙县—诺邓古村
2013.2.10(大年初一,星期日)
   
    今天是大年初一。是我在诺邓的第二个晚上了。
    山村里渐渐热闹起来了,不仅有了鞭炮声,旅游的、走亲戚的、串门的也多了起来。
    我不后悔在此过年了。山村里自有它的好处:淳朴、自然、有家的感觉。

    上午,跟李老师、郝老师开车去村口的山上,拍天然“太极八卦图”。路很远,如果不是他俩同行,我是找不到路的。
吃了午饭,又去老年协会拍村民吹奏古乐的场景。今晚他们要在龙王庙演奏,给龙王看。
因为古村盛产火腿、豆腐肠和盐巴,就专门走访了几家作坊,拍了些镜头。

下午,我拿着瓜子、书本去大青树下发呆。一边晒太阳,一边喝着小酒。呵呵,好惬意。这样的日子我喜欢。
晚上,我们三个去了古村另一个有特色的客栈:复甲留芳苑。
他们家在村子的边上,很安静,院落很大,环境也很好,是另一个风格。
客人也不少,都在吃晚饭,我们在院子里坐了一会,跟老板聊了一会,又参观了他家的客栈。
这家客栈在马蜂窝网上很有好评。他家的特色是二楼的大通铺。据老板说,十一的时候最多睡了15个人。二楼很宽敞,开放式的那种,男女混住的。晚上坐在窗台上可以吹风、看星星、聊聊天,气氛会很好。早上可以看日出,太阳就从对面的山坳里出来。很浪漫,也很唯美,是我极力推荐的住处。

说起看星星,这山沟绝对是个好地方。没有污染,天空很明净,星星很明亮。就是近视眼,也能看得清楚星星的眼睛。嘿嘿。如果有人陪你一起数星星,估计会更有趣。

下面我重点介绍下有关人物
李老师:全名李世雄,云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多家杂志社特邀记者,曾有很多的作品被知名刊物登载,此行目的是拍摄农村民俗文化。
当我说要去腾冲和六库时,他建议此时不宜,游人太多,影响心情。然后推荐给我一个绝佳的地方---西湖。
当我正对滇越铁路心怀兴趣的时候,正好看见他出版的一个作品《南方的情人》,正好是在滇越铁路上的镜头,很让我惊喜。听他那么指点,更增加了我徒步走滇越铁路的信心。

复甲留芳苑老板:是个有想法的小男孩。武汉人,在俄罗斯留过学,也算见过世面的。能安安静静带着这个小山村开客栈很不容易,毕竟耐得住寂寞的人不多。他家的房价明显比其他几家价格高点,他说这是他控制客人数量的一个招数。他想招些有品位的客人来住,能谈得拢的那种。呵呵,开客栈还择人,也算个奇人。


ジ梦影づ 发表于 2013-3-5 16:26:08

一个人难免会有那么点孤寂

ジ梦影づ 发表于 2013-3-5 16:26:12

一个人难免会有那么点孤寂

牵着蜗牛散步 发表于 2013-3-5 21:08:40

:)

大河情 发表于 2013-3-6 09:54:19

:):handshake楼主辛苦了!

想念你的嗳 发表于 2013-3-9 16:24:41

看看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个人的心灵之旅----云南(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