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心灵之旅----云南(四)
第八站:云龙县—大理—洱源县---右所镇---西湖2013.2.11(正月初二,星期一)
今天,我要告别诺邓村了,去另外一个地方。
李老师他们也要出发了,去另一个村子拍民俗。
早上吃罢早饭,一起出了村子。我搭李老师的顺风车到桥头,剩余的几公里就走着了。
到了云龙县城,去下关的客车只有一趟11点的,票早已售完。就考虑了门口泊着的私家面包车。贵就贵点吧,已经有走了的心了,不能走回头路的。
票价60,比客运站的多了一倍,起码不用等到11点吧。也好。
即将中午的时候到了下关兴盛站,但这里没有去洱源县的车,我就转坐小公交去大理古城,在西门外我见过那些去洱源的小巴士。
票价15元,直接到达右所镇,就是西湖所在的村子。一路上,我看着方向和景色,原来我曾近来过,环游洱海的时候走的就是这个路线,只不过那是条靠海的公路。
到了右所镇,还得步行进去,大概就是一公里的路程,就到了镇上。
这个镇子规模不小,应该是附近的繁华聚集地了,街道虽然只有一条,但很长。
我在桥头的一家小吃店吃了一碗饵丝。这是类似米线的一种当地小吃,但口感完全不一样。它好像是糯米做的,跟汤圆的口感类似,像面条,不是圆的,是方的,应该是跟饵块一样的材料。里面有小葱、肉末、辣子等佐料,味道不错。我还吃了炸薯条,跟快餐店不一样的那种。
吃了后,继续往西湖的方向走。走过菜市场,是右所镇的镇中心所在。广场上的舞台上正在上演2013春节节目。就坐在大太阳下欣赏起来。好多都是大妈级的表演,舞蹈和歌曲唱得也不错,但是很搞笑。领舞的都跳起来了,才发现后面伴舞的还没开始,就笑着重来。有个大妈年纪不小了,但跳起舞来,那个欢实劲跟个小姑娘一样有活力,看出来平时是村子里的活跃人物。舞台上一律盛装表演,所以很有民族特色,我也拍的如痴如醉。唯一不好的就是有点逆光和风。呵呵,等下传个图给大家欣赏。
看罢节目,我继续往前走。穿过一个村子后,就看见了西湖的影子。一阵激动,看见一湖潭水就赶紧跑过去,唯恐旁边就是所说的门票处。等绕过了湖,才发现后面的人一样能进村,才知道这湖水很大,不完全在景区里。呵呵,暗笑自己太小心了。
顺着湖水边往前走,来到一家门外。一个阿婆在劈材,就跟阿婆搭讪起来。阿婆的话我好多听不懂。能听得清的是家里人不多,白天都不在家。去年有个姑娘在她家住过。正好我也没找到住处,就问阿婆能不能也住她家。阿婆说怕那些农家乐的人指责,我就说我又不出去宣扬,就是他们问了,我就说是走亲戚的。阿婆就答应了,带我去她家楼上。
我放下行李,只拿了相机就出来了。阿婆叮嘱我要早点回来,怕天黑了我找不到回家的路。
之前在诺邓的时候,李老师写过一个地址和电话给我,让我到了西湖村委跟那个人联系,希望他能接待我。他包了初四到初六所有的房间,让家里人来度假。我没打电话,心想既然到地方了,还能找不到住的地方。我还真不信了。呵呵,这不有了吗。天无绝人之路啊,我运气就是好。
一会就笑不出来了。因为我发现这个湖没有规则。沿着湖边走不通,一会就成了断头路。村子里边的路又不是直的,弯弯曲曲,东拐西扭的,不小心就走到人家家里去了。看着是水边,得绕过水田才能过去。这人生地不熟的,万一我真找不到家了,咋办?有点后悔没背着行李出来。应该等天黑点再找地方住的。如果迷了路,我的行李,我的相机,我的一切就没了•••噢,卖嘎德!
眼看日已经落山,我还在村子里,只是是湖是另一边,另外的一个村。心里有点忐忑。但方向我是明确的,只要绕着湖走,肯定能找到起点的。
走着,走着,就到了西湖景区的一个侧门,我心里豁然开朗了,从这里穿过去,就是回家的路了。从栈桥上走过,把门的说里面要收门票的,我才不管呢,出去再说。景区内的风景果然好看点,有湿地的特征。草丛、渔船、水鸭、飞鸟、鱼鹰•••不看游人,但看静物还是很美的。
从东门出去的时候没有人拦我,更没有人问我要票,就大摇大摆地出去了。哈哈,颇有当地人的派头。我估计他们是不收当地人的票的。当地人对这个景区也没啥兴趣。出了门啥都能看见,就这大门有嘛意思。
走到村口,就找到回家的路了。到了家里,看见阿公也在家了,正在做饭。男当家的也回来了,还有一个小弟,正在忙乎着为我住的房间接线。看见我回来,就很热情打了招呼,并不意外。看来阿婆已经汇报过了。
不一会,女主人和女儿、姑爷也下班回来了,女主人在镇上的农村信用社上班。女儿是名护士。姑爷在下关的信用社工作。马上就要结婚了。
我跟一家人一起吃晚饭。小妹不停地为我布菜,唯恐我怯生吃不饱,还贴心地为我倒上家泡的药酒,陪我一起喝。这个家庭很温馨,其乐融融,气氛也很好。在后来的几天里,我深深感受到,每个人都很朴实,很谦让,所以家里从来没有高声说话的,更不用提吵架什么的。
这一晚,睡得很熟。
第八站:西湖第二天
2013.2.12(正月初三,星期二)
初三的西湖村很热闹,阿婆说今天是全村去寺院里上香的日子。她天不亮就去了,嘱咐我九点多的时候跟大哥一起去。
寺院在村头一棵大青树下。白族人对于大青树好像特别青睐,只要是紧要的地方,都有茂盛的大青树生长。
寺院不大,但香火很旺。大哥跟我说祭的是什么神了,就是没听懂,就不好意思再问。
大哥用红托盘端了几块红布,几盒香烟,一挂鞭,还有120元钱,已经算是很重的礼节了。我跟着大哥有模有样地跪拜,拜神这还是第一次。虽然并不知道他是何方神圣。
其他人拿什么的都有。饮料、糖果、姜茶、点心、粑粑•••但目的只有一个,待拜过神后,就把带来的祭品都给散尽,见着有份。我站在院里,也有幸分到了几把糖果和几盒饮料,还喝了好几杯暖暖的姜茶,并没有因为是外地人而被歧视。
从寺院出来,去了右所镇。昨天我吃饵丝的时候,把水杯忘在小吃店了。舍不得跟随多年的它就这么丢了,才不怕麻烦去取回。
那个胖胖的女老板正在打电话,看见我,立马用手指指桌子上。我的小水杯正端正地立在桌子上。我道了谢,打了招呼,就走了。
果然是民风淳朴啊,说不定她早就盼着我去取呢。这个杯子去西藏的时候就跟着我了,这次来云南,还是它,虽然底部有点裂缝了,仍然舍不得扔掉,买支胶水修补下就好。我这人恋旧,新的不稀罕,就是对用过的有感情。
顺便去信用社去找大姐,等大哥过来接我们一起去看地板砖。家里的新房已经盖好,就差地面没有铺好了。
等看好地砖,大哥开车带我们去洱海边兜风。这一段是去双廊的,刚好是我没到的地方,总算离它很近了。下了车,大哥和大姐去捡海螺,俩人相处很和谐,很像谈恋爱的时候。嘿嘿,看得出,大哥对大姐的感情很深厚,什么都宠着她。
回到家,大哥知道我没跟上午饭,还细心地煮了饵丝给我吃。呵呵,感动!真是一家人的感觉,一点都不见外。
第八站:西湖第三天
2013.2.13(正月初四,星期三)
最喜欢喜欢的早晨和黄昏。河面格外有诗情画意。
每一天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抱着相机,坐在湖边拍日出。拍来拍去,还是觉得自家门口的地方最美。
今天我要沿着西湖再走一圈,明天就要离开了。
走过一次,就很熟了,很容易又进到景区内,大摇大摆走进去,并没有人拦我。在里面拍了好多草和水鸟的照片,可惜的是没带对相机,基本都有点虚。可能是我只顾拍,emi调对模式的问题。
下午5点半,开车接大姐、小妹、小弟,一起去亲戚家吃饭。因为陌生,我显得很拘谨,都是小妹在照顾好。
小妹3月1号就要结婚了。他们一家都希望我住到小妹办完喜事再回家。我虽然也有点舍不得离开,但归期已定,也不好更改。
尽管大姐说她们家从不收什么费用,我还是觉得应该尽点心意。就给了小妹200元的红包,说是结婚的礼物,让她买点自己喜欢的东西。一家人推辞半天,才收下。
大姐说明年一定要我再去她家,并且带上一个人,不能再单身了。呵呵,这可有点难,我都不愿嫁出去,怎么会有另一半?
第九站:西湖---大理古城(老谢车马客栈)
2013.2.14(正月初五,星期四)
今天是情人节。
是我要离开西湖的日子。
来之前,就买了15号的返程票。
大哥一家盛情挽留,一定要我再住一天,说15号早上可以送我,误不了车。
因为主意已定,就提前预定了老谢家车马客栈。也不想弄得依依惜别的样子,还是打算今天出村。
吃吧早饭,大哥说要送我。我给婉拒了,说还想拐个弯跟大姐告个别。
收拾好行囊,挥别阿公、阿婆、大哥,就出了西湖村,一个人慢慢走,慢慢看。
到了镇上,去大姐的单位。她拉着我的手,一直送我到桥头,不停地嘱咐要注意安全,明天一定要再来之类的话,还说喜欢我,舍不得我走,我们能遇见,能相处这么好,都是缘分。说的我都有点凄然了,最怕分别的场面。还是硬着心肠,挥挥手,转身没再回头。
不到中午,就住在“老谢车马客栈”了。
西湖洗澡不方便,这一次,大概有一周没洗了吧。自己感觉都有点邋遢。一放下行李,就先去洗漱。
这次回来,添了不少的人,院子里三五成群的都在闲聊,还有的正租车往洱海去。对于这些,我已经漠然。洗干净后,只在客厅,静静喝茶、看书,享受着空闲。
中午去巷口那家小吃店吃了米线,大姐看见我又回来很亲切。
傍晚的时候去了菜市场,买了点水果和啤酒,在火车上的时候消遣。吸取来时的经验,就没买那么多,4个橘子、一包瓜子、两罐啤酒、两个玉米,一袋粗粮吐司,足够两个夜晚,一个白天的食用了。
晚上,又去古城里面逛了逛。大街上有浓浓的情人节气氛。恋人们都抱着花束,几步远就有一个买鲜花的摊位,还有花童是不是串接兜售玫瑰。我看也不看,只看热闹,只找吃的。嘿嘿。想起来有人让我带花的事,甭想了,我的行李还不想背呢,多一点东西都是累赘。
赶紧回客栈,明天出发,回家!
第十站:大理古城---下关—昆明---郑州
2013.2.15---17(正月初六至正月初八)
我有点神经衰弱,觉就很轻,地动静很敏感,出来旅行后,好多了。但依然不太适应大房间的动静。半夜,能听见别人的翻身、梦呓、开门、去洗手间。早上,趁着下铺去洗手间,去从上铺下来了。省得一会起床吵着他。我把所有的物品拿到院子里去装包,这样还可以放开手脚。
由于春节城里人多,8路程换了停靠地点,我顺着西门那条街一直往下走,几乎走到城外,才看见亲爱的8路车。
我是10点去昆明的火车,候车室里人还蛮多的。等上了车才发现,这是个卧铺代座位的车厢,所以显得格外拥挤。遇见俩老外,不知哪里人,长得都很耐看,背着俩很大的行囊。买的是无座票,走廊的大妈为了怕麻烦,就指引他俩上了上铺。他俩还真在上面清闲了几个小时。呵呵,连列车长也没办法让他们明白睡卧铺还要补票。挺佩服他俩的,还能适应国内的这种春运,是不是也走多了,见怪不怪了?有可能是留学生,已经习惯了国内生活。
谁说旅行无聊,总是一种经历,让你见识形形色色的人。
大理—昆明,走了七个多小时。这车真够磨叽的啊。5:30出了站,到了昆明的广场上。看看人这么多,心里就一沉。我买的是座位,看这形势,想补个卧铺难喽。
在花坛边上坐了会,晒晒太阳,才走进德克士,要了一杯可乐,等进站的时间。我不怕等,这次旅行我有的是耐心,不是坐车,就是等车,还怕啥呢?写写游记也蛮好的嘛。
七点钟进的站。只能坐回去了。看看没座位的人,只能说自己还算幸运,不然就要站着睡了。一天两夜的时间,是够难熬的。除了吃、睡,就是看窗外的风景。还有听对面阿婆的絮叨。
反正也没事,也来八卦下吧。阿婆是嫁到河南的云南人,此番是会娘家探亲,临走时姐姐送了好多好多的东西,除了邮寄走的外,还有两个超级无敌的大包袱,和三个手提袋。由于自己拿不住,就找了一个老乡同行,替她分忧。由于票买的不是一个车厢,她就极力说服人换位置。大过年的都是拖家带口的,没人愿意走动。无奈她就把老乡从12车厢拉到14车厢来蹭座。她对老乡的根底可能很熟悉,就对她管制很严格,不让她多说话,不让她抽烟,跟管自家人一样,总觉得老乡没见过世面,不懂规矩。这样就惹恼了老乡,一冲动就在车厢里揭露了她的私心,阿婆无言以对,就尴尬地坐在那儿不吭声。周围的乘客只是看热闹,并不愿意多管闲事,都心知肚明地对笑,不做评论。
好笑的不是阿婆的这个。是她夸她姐姐的语气。阿婆60岁了,说她姐姐保养好,比她显得年轻的多。这吧,也可信。没啥质疑的。关键是她打击我的语气,让我觉得可笑。她夸姐姐脸皮滋润,没有一丝皱纹,比我看着还年轻。哈哈,我就笑了,莫非是天山童姥转世了?我虽说长得有点着急,旅行中又晒黑了脸,也不至于看着像个60多岁的老人吧。俺虽然不是花骨朵了,怎么说青春朝气还有点影子,照宋丹丹的话说,就是太伤自尊咧!哈哈,幸亏这一路都磨砺惯了,就大方一笑,不放在心上。
这一路走来,已经是21天了。坐到车上的时候,才有归心似箭的感觉。也许是这车坐的太难受了,才格外想念家里的阳台、音乐、大床、美食。
快马催鞭,赶紧到家吧。
初八早上到的郑州火车站,晚点一个点。出站后买了8点回家的客车票。本想休整一天的,可听主管的口气,问我能不能今天上班,就逞强地说能。一到家,放下包,换衣一件上衣,脸也没洗,就骑车去了公司,开始了忙碌的工作。
呵呵,至此,旅行结束。工作开始。
后记
“云南行”游记终于告一段落。
每天上班做完工作就忙里偷闲的写,晚上也写到十点。其他的都无暇顾及。
其实,行走的路上,每天都有记录和感受。
一旦敲成文字,总跟写在纸上的不一样。
一段旅行结束,不代表忘却和放下。
偶尔,那些记忆会像一尾小鱼游进你的脑海里,摇摆出几丝涟漪。
回味的时候,只有快乐,只有美丽的画面。那些累的、晒的都会随风逝去。
这,就是旅行的妙处。
每到一处,你就会把印象凝结成一粒珍珠。然后一粒粒用线串起。
等你老的时候,就有一串。握在手里,既能感觉到它的莹润,也能看见它的光泽。
它们,就是你积攒的岁月。无论头发再怎么花白,你都很富有。凭着这些记忆。
坐在摇椅上烤太阳也不错,至少你不再懊悔,年轻的时候没孟浪过、没任性过。
潇洒走一回吧。
世界很宽阔,人的梦想也很大。
我在期待下一次旅行。你呢?
:handshake :handshake 如果这真是楼主的体会
那你比我幸运 姐姐缍露脸了 ジ梦影づ 发表于 2013-3-5 16:2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如果这真是楼主的体会
那你比我幸运
这是啊 :) 这么详细啊 世界很宽阔,人的梦想也很大。是的!问好 呵呵,谢谢楼主的俄方呢些啊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