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在渊 发表于 2013-4-15 13:09:19

开悟

对事物的正确认知是个艰辛的跋涉,苦难和失败能够加速觉悟的进程。
开悟
开悟,是何意义?开始觉悟、正在觉悟、已经觉悟?也许几重意思都有吧。对我来说,可能还远远没有沾上觉悟的边缘,只是对一些世事有所感慨、有所理解、有所看法而已!觉悟可分两个层次。初级层次的真觉悟大多为隐士或遁入空门修道得道之人,如那些看破红尘早早隐身于“世外桃园”,抑或直接出家受戒修行之人。历朝历代那么多得道高僧,应该都是一些提早觉悟、从而把普渡众生作为终极目标、以宗教方式来施行教化的先行者了。高级层次的真觉悟,应该是不论身处何方、处何时代,均能以道德天地自然运行境界,去教化受众、影响环境的那些大彻大悟达到自由思想的圣贤君子。大彻大悟是天地境界,实在是高山仰止,无法企及。对觉悟的理解,在此试图从这样几个层面进行一些粗浅的分析,第一个层次分析一下“面子”问题;第二个层次分析一下“气顺”问题;第三个层次分析一下“明争”现象;第四个层次分析一下“暗斗”的手段;第五个层次分析一下“生活终极目的”;第六个层次分析一下“人生的最终归宿”。对国人来说,面子是头等大事,这可以从每一个人每一天清晨起床之后第一件事情看得出来,任何人都不会掉以轻心,必然要认认真真地洗一把脸,这个脸就是脸面,就是 “面子”问题,要把自己最光鲜的一面呈现于外。为人处世,更是如此,如果在人前人后没有了面子,那将是一种极大的羞辱,因此处事的过程中千万不要“薄了人家的面子”,“面子”难堪了,“里子”就会有强烈的反应,这是这个社会中每一个成员都必须要谨记并谨慎的。为人处世,一定要顾及到受众的“面子”,给人充足的“面子”,别人也才会在得到满意的同时,认可你的为人,给你同等多少的关照,相应的时候也会给足你“面子”,让你也一路绿灯,畅通无阻。人活一口气,很多的时候,人都是为了这所谓的一口气而拼杀战斗,“面子”过不去了,“里子”就会产生应激反应,心理层面就会严重失衡,会出现“气”噎上心之状,气不顺则相当麻烦。为了争这口气,就会出现争强好胜、一争高低,有些时候甚至大打出手,非争个你死我活不可。为了所谓的“面子”,为了所谓的“一口气”,“争强争胜争多”经常轰轰烈烈地上演,非常壮观。君不见,这个世界、这个社会的各个角落,吵闹,喧嚣,摩擦,嫌怨,钩心斗角,尔虞我诈,都是争的表现。明里争,暗地争,大利益争,小便宜争,昨天争,今天争,你也争,我也争,鸡飞狗跳,人仰马翻,争到最后,原本阔大渺远的尘世,只能容得下一颗自私的心了。权钱争到手了,幸福不见了;名声争到手了,快乐不见了;非分的东西争到手了,心安不见了。当你绞尽脑汁,处心积虑,甚至你死我活争到手的,不是快乐,不是幸福,不是心安,只是烦恼、痛苦、仇怨,以及疲倦至极的身心。但这就是现实,争强之人,为了气顺,往往什么都要争,什么都要分出个优胜高低、此贵彼贱。若说“争”还是个较温良的方式,那么“斗”则又上升了一个级别,带有明显贬损之意了。“明争”基本还算是君子所为,还应该列为相对公平的竞争,大部分都还是阳光之下的行为。为了控制利益格局,或者说为了达到一种什么目的,倘若一旦上升到“斗”,则往往带有一定的暴力倾向,是一种暗地里见不得光的手段。比如为了达到“明争”不能轻易达到的目的,就会暗地里采用一些非光明正大的手段,利用一切可资利用的资源,暗箭伤人,恶语中伤,甚至不惜采用污蔑陷害、使绊子下夹子打棍子等手段,来达到致竞争对手退出竞争格局的目的。想想现实生活中多少鲜活的事例,公平竞争不占上风,私下里采用一些所谓的手段,编造一些故事,捏造一些事实,捕风捉影、移花接木、造谣惑众、推波助澜,甚至恶人先告状等等,活生生上演着一曲曲“指鹿为马”式的闹剧。那么辛辛苦苦为了“面子”、“气顺”,既“明争”又“暗斗”,人生的终极目的又是什么呢?难道就是一代伟人毛泽东所说的斗争哲学吗?“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对毛泽东来说,“斗”只是一种手段,他老人家的目的非常伟大而浪漫,那就是推翻一个旧世界,建立一个新社会,建设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饥饿、人人平等的大同世界,他需要把这美好的愿望变成现实,所以他必须不断地去改变现实,不断地通过斗争去实现这个美好的理想。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那么可以认为人类生活的终极追求就是实现自我价值。怎样才算实现自我价值呢?它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的能力到最大程度,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的需要。人追求美好生活无可厚非,所有的努力也都天经地义,但前提应该是利己而不能有违公德,说通俗点,就是要修身养性以达到内心通达,既利己还要利于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所谓终极追求,简单明了,就是要过一种精致的高品位的生活。当我们的一切努力、一切拼搏奋斗,为我们获取了相应的财富、名誉、尊重、地位,而我们又能毫不惭愧地理直气壮地说,上对得起天地良心,下对得起生存的环境,那么这样获取的精致生活和社会尊重就应该是理所当然当之无愧了!最后说一下人生的归宿问题,这既是个现实问题,又是个哲学问题,更是个宗教信仰问题。问题很大很复杂,简单地说人生的归宿是身体归于虚空、精神名声归于永恒。任何人都摆脱不了百年之后生命的终结,但不同的人,身体故去之后留给后世的却是不同的口碑。人,说到底是赤条条地来到这个世界,通过一生的奋斗获取了这样那样很多有形无形多少不一的一些资产,有的人活得阳光丰润,有的人活得晦暗阴沉,所有的人,到头来仍然是赤条条一丝不挂地离场。不论我们获取了多么丰厚的财富,不论这些东西的获取是光明正大还是不择手段,通通的全部归于原状、归于虚空,我们这些肉身的凡夫俗子,不会带走任何所谓财富的东西,对事物的正确认知是个艰辛的跋涉,苦难和失败能够加速觉悟的进程。1、开悟 开悟,是何意义?开始觉悟、正在觉悟、已经觉悟?也许几重意思都有吧。对我来说,可能还远远没有沾上觉悟的边缘,只是对一些世事有所感慨、有所理解、有所看法而已!觉悟可分两个层次。初级层次的真觉悟大多为隐士或遁入空门修道得道之人,如那些看破红尘早早隐身于“世外桃园”,抑或直接出家受戒修行之人。历朝历代那么多得道高僧,应该都是一些提早觉悟、从而把普渡众生作为终极目标、以宗教方式来施行教化的先行者了。高级层次的真觉悟,应该是不论身处何方、处何时代,均能以道德天地自然运行境界,去教化受众、影响环境的那些大彻大悟达到自由思想的圣贤君子。大彻大悟是天地境界,实在是高山仰止,无法企及。对觉悟的理解,在此试图从这样几个层面进行一些粗浅的分析,第一个层次分析一下“面子”问题;第二个层次分析一下“气顺”问题;第三个层次分析一下“明争”现象;第四个层次分析一下“暗斗”的手段;第五个层次分析一下“生活终极目的”;第六个层次分析一下“人生的最终归宿”。对国人来说,面子是头等大事,这可以从每一个人每一天清晨起床之后第一件事情看得出来,任何人都不会掉以轻心,必然要认认真真地洗一把脸,这个脸就是脸面,就是 “面子”问题,要把自己最光鲜的一面呈现于外。为人处世,更是如此,如果在人前人后没有了面子,那将是一种极大的羞辱,因此处事的过程中千万不要“薄了人家的面子”,“面子”难堪了,“里子”就会有强烈的反应,这是这个社会中每一个成员都必须要谨记并谨慎的。为人处世,一定要顾及到受众的“面子”,给人充足的“面子”,别人也才会在得到满意的同时,认可你的为人,给你同等多少的关照,相应的时候也会给足你“面子”,让你也一路绿灯,畅通无阻。人活一口气,很多的时候,人都是为了这所谓的一口气而拼杀战斗,“面子”过不去了,“里子”就会产生应激反应,心理层面就会严重失衡,会出现“气”噎上心之状,气不顺则相当麻烦。为了争这口气,就会出现争强好胜、一争高低,有些时候甚至大打出手,非争个你死我活不可。为了所谓的“面子”,为了所谓的“一口气”,“争强争胜争多”经常轰轰烈烈地上演,非常壮观。君不见,这个世界、这个社会的各个角落,吵闹,喧嚣,摩擦,嫌怨,钩心斗角,尔虞我诈,都是争的表现。明里争,暗地争,大利益争,小便宜争,昨天争,今天争,你也争,我也争,鸡飞狗跳,人仰马翻,争到最后,原本阔大渺远的尘世,只能容得下一颗自私的心了。权钱争到手了,幸福不见了;名声争到手了,快乐不见了;非分的东西争到手了,心安不见了。当你绞尽脑汁,处心积虑,甚至你死我活争到手的,不是快乐,不是幸福,不是心安,只是烦恼、痛苦、仇怨,以及疲倦至极的身心。但这就是现实,争强之人,为了气顺,往往什么都要争,什么都要分出个优胜高低、此贵彼贱。若说“争”还是个较温良的方式,那么“斗”则又上升了一个级别,带有明显贬损之意了。“明争”基本还算是君子所为,还应该列为相对公平的竞争,大部分都还是阳光之下的行为。为了控制利益格局,或者说为了达到一种什么目的,倘若一旦上升到“斗”,则往往带有一定的暴力倾向,是一种暗地里见不得光的手段。比如为了达到“明争”不能轻易达到的目的,就会暗地里采用一些非光明正大的手段,利用一切可资利用的资源,暗箭伤人,恶语中伤,甚至不惜采用污蔑陷害、使绊子下夹子打棍子等手段,来达到致竞争对手退出竞争格局的目的。想想现实生活中多少鲜活的事例,公平竞争不占上风,私下里采用一些所谓的手段,编造一些故事,捏造一些事实,捕风捉影、移花接木、造谣惑众、推波助澜,甚至恶人先告状等等,活生生上演着一曲曲“指鹿为马”式的闹剧。那么辛辛苦苦为了“面子”、“气顺”,既“明争”又“暗斗”,人生的终极目的又是什么呢?难道就是一代伟人毛泽东所说的斗争哲学吗?“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对毛泽东来说,“斗”只是一种手段,他老人家的目的非常伟大而浪漫,那就是推翻一个旧世界,建立一个新社会,建设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饥饿、人人平等的大同世界,他需要把这美好的愿望变成现实,所以他必须不断地去改变现实,不断地通过斗争去实现这个美好的理想。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那么可以认为人类生活的终极追求就是实现自我价值。怎样才算实现自我价值呢?它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的能力到最大程度,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的需要。人追求美好生活无可厚非,所有的努力也都天经地义,但前提应该是利己而不能有违公德,说通俗点,就是要修身养性以达到内心通达,既利己还要利于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所谓终极追求,简单明了,就是要过一种精致的高品位的生活。当我们的一切努力、一切拼搏奋斗,为我们获取了相应的财富、名誉、尊重、地位,而我们又能毫不惭愧地理直气壮地说,上对得起天地良心,下对得起生存的环境,那么这样获取的精致生活和社会尊重就应该是理所当然当之无愧了!最后说一下人生的归宿问题,这既是个现实问题,又是个哲学问题,更是个宗教信仰问题。问题很大很复杂,简单地说人生的归宿是身体归于虚空、精神名声归于永恒。任何人都摆脱不了百年之后生命的终结,但不同的人,身体故去之后留给后世的却是不同的口碑。人,说到底是赤条条地来到这个世界,通过一生的奋斗获取了这样那样很多有形无形多少不一的一些资产,有的人活得阳光丰润,有的人活得晦暗阴沉,所有的人,到头来仍然是赤条条一丝不挂地离场。不论我们获取了多么丰厚的财富,不论这些东西的获取是光明正大还是不择手段,通通的全部归于原状、归于虚空,我们这些肉身的凡夫俗子,不会带走任何所谓财富的东西,只会留下永远的或光亮或卑劣的声望!正应那句俗语所言:“人,不能把财富带到另一个世界,但财富却可以把人带入另一个世界”,每个人一生努力获得的一切有形的东西,统统都要随着生命的终结而归零。我们是否能够看得到我们的前世今生,是否可以认清我们生存过程中的各种思想和行为,是否能够理解人生的一些挫折和磨难,是否可以接受生活中的一些不公平甚至丑恶,其实我们距离“觉悟”还有太长的路程,至少,有了这些认知,说明我们已经走在了一条正在觉悟的路上。 只会留下永远的或光亮或卑劣的声望!正应那句俗语所言:“人,不能把财富带到另一个世界,但财富却可以把人带入另一个世界”,每个人一生努力获得的一切有形的东西,统统都要随着生命的终结而归零。我们是否能够看得到我们的前世今生,是否可以认清我们生存过程中的各种思想和行为,是否能够理解人生的一些挫折和磨难,是否可以接受生活中的一些不公平甚至丑恶,其实我们距离“觉悟”还有太长的路程,至少,有了这些认知,说明我们已经走在了一条正在觉悟的路上。

想念你的嗳 发表于 2013-4-15 22:48:10

都开悟了吗?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开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