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岳大帝 之中岳嵩山
五岳大帝 之中岳嵩山中岳大帝是五岳中信仰起源最早的神,《山海经·中山经》苦山少室太室,皆冢也。其神皆神面而三首,其余属皆豕身人面也。可见中岳神的形象是半人半兽,这种形象很符台早期人类自然崇拜的特点。由此还可以知道中岳...
中岳大帝是五岳中信仰起源最早的神,《山海经·中山经》苦山少室太室,皆冢也。其神皆神面而三首,其余属皆豕身人面也。可见中岳神的形象是半人半兽,这种形象很符台早期人类自然崇拜的特点。由此还可以知道中岳主要自太室少室二山组成,因其邻近洛水和古都洛阳,故在五岳中地位较高。同时也赢得古代帝王的尊崇,为五岳中率先得到帝王封祀者。《中岳嵩山太室石阀铭》曰:嵩高神君,岱气最纯。春生万物,肤寸起云。并天四海,莫不蒙恩。圣朝肃敬,众庶所尊。
孔君今者意以《月令》春曰太昊,夏曰炎帝,中央曰黄帝,依次以为三皇。
简明中国神谱◇【中天紫微北极大帝】是紫微垣中的大帝座星君,居於中天,万星之宗主。协助玉皇大帝职掌天经地纬、日月星辰和四时气候,道书称其「万星之宗主,三界之亚君,次於昊天,上应元气」。紫微大帝的神诞日为农历四月十八日。
《混元圣纪》◇【中央黄帝玄灵黄老一炁天君】号曰黄帝。头戴黄精玉冠,衣五色飞衣。常驾黄龙,建黄旗,从神戊己,官将十二万人.上等自然之和,下旋五土之灵,天地守以不亏,阴阳用之不倾。
◇【中斗星君】——“中斗者,斗之第七星,为四斗之首,总统一切众灵。”“所谓中斗而总监四斗,一切众灵生死罪福之事也”
五神
木火金水土神。
东方句芒君︱南方祝融君︱西方蓐收君︱北方玄冥君︱中央轩辕君
● 天皇——太昊伏羲
● 地皇——神农炎帝
● 人皇——黄帝轩辕
据西汉淮南王刘安《淮南子》卷三 天文训载,“中央,土也,其帝黄帝,其佐后土,执绳而制四方”;葛洪《枕中书》说,太昊氏为青帝治岱宗山,颛顼氏为黑帝治太恒山,祝融氏为赤地治衡霍山,金天氏(少昊)为白帝治华阴山,轩辕氏为黄帝治嵩高山(嵩山);中岳庙《五岳真形图》中“王者必居土中”、“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古代以“土”、“中”为尊的思想观念,把黄帝放在“土”、“中”之位,以一通四,有主有从。黄帝死后,追随他的大臣为他“削木为像”(《云笈七签 轩辕本纪》),日日奉祀。至夏商周时,随着人们氏族意识和宗法观念的形成,祭祀黄帝的文化活动在嵩山乃至中原地区流传开来。
何谓五官?东方为田,南方为司马,西方为理,北方为司空,中央为都。
天圆地方,道在中央,日为德,月为刑,月归而万物死,日至而万物生。
绳居中央,为四时根。
卷一 原道训泰古二皇,得道之柄,立于中央。神与化游,
《云笈七签》卷二十二 天地部二;中国,直下极大风泽,去地五百二十亿万里,纲维地源,制使不落,土色如金之精。中国音则铭太和宝真无量之国。中岳昆仑即据其中央。诸天之别名,上有玄圃七宝珠宫,与天交端上真飞仙之馆。中国週回百二十亿万里。其国人形长九尺,皆学导引之术,寿一千二百岁。国有六音之铭,是高上置于中国之品。高上玉皇帝君悉吟咏其音,以化中国伧老之人,令知其国有不死之教。其国人皆修上清之道,行礼诵咏,是得寿一千二百岁,无有横夭之年。学者知中国地色,吟咏修行,则伧老仙官卫兆之身。九年,自然与伧老交言,玄察太空,飞行上清。
轩辕,黄帝。姓公孙自週制五等诸侯后,乃有公孙姓。轩辕为黄帝,长于姬水,合以姬为姓,不知古史何据也?,有熊国君少典之次子也伏羲生少典,少典生神农。及黄帝袭帝位,居有熊之封焉。其母西乔氏女,名附宝,瞑见大电光绕北斗,枢星照于郊野,附宝感之而有娠,以枢星降,又名曰天枢。怀之二十四月,生轩辕于寿丘地名,在鲁东门之外。帝生而神灵,幼而徇齐疾而速也,弱而能言,长而敦敏,成而聪明。龙颜日角。河目隆颡,苍色大肩,始学于大项,长于姬水。帝年十五,心虑无所不通,乃受国于有熊,袭封君之地在郑州新郑县。以制作轩冕,乃号轩辕,以土德王,曰黄帝。得奢龙,辨乎东方解在下文。得祝融,辨乎南方,心星以火,火在正南,大明也。融,光明也。主火之官号祝融,南字从南从午。南求也,求正对为明为暗。则南为阳,北为阴也。得火封辨乎西方,酉之半也鸡之鸣旦,则望东而身居西也。酉,鸡也。以少入时名之,酉半为西也。得后土,辨乎北方北,阴也,背也。故曰北。四方之名也。东者,动也,日出万物乃动也。东字从日穿木,以日出望之,如穿扶桑之林木也。日所出在扶桑东数十万里。
于是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帝以己酉岁立,承神农之后,火生土,帝以土德,称王天下,号黄帝。位居中央,临制四方。帝破山通道,未尝宁居。令风后负寿书,伯常荷剑,旦出流沙,夕归阴浦,行万里而一息,反涿鹿之阿。帝又试百神而朝之。帝问风后:“予欲知河所泄。”对曰:“河凡有五,皆始于昆仑之墟。黄河出于昆仑山东南脚下,即其一也。”列为五帝之中方君也,以配天。黄帝土德,居中央之位,以主四方东方青帝太昊,南方赤帝神农,西方白帝少昊,北方黑帝颛顼。以镇星配为子,名枢纽之神,为佐配享于黄帝。
中岳大帝的名称,《重修纬书集成》卷六《龙鱼河图》曰:中央嵩山君神,姓寿名逸群。中岳嵩高山将军,姓石名玄。一云嵩山君角昔生。《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卷二五引《五岳真形图》云:中岳恽。引东方朔《神异经》云:神姓恽,讳善。引《无上秘要》云:中岳嵩山君,姓角讳普生。
另外《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所引《五岳名号》《神异经》中还记载了中岳大帝的神职。《五岳名号》称其:主世界土地山川陵谷,兼牛羊食稻。《神异经》则称:中岳者主于世界地泽川谷沟渠山林树木之属。
道教吸收了中岳大帝的信仰后,在《云笈七羲》卷七中称中岳嵩高君,领仙官玉女三万人,服黄素之袍,戴黄玉太乙之冠,佩神宗阳和之印,乘黄龙,从群官,并说中岳为五土之主,太上常用三天真人有德望者以居之。《无上秘要》亦云:中岳嵩山君,头戴黄龙衣冠,衣黄锦飞裙,被黄文裘,带黄神中皇之章。常以四季月干支俱土日,乘黄霞飞轮,奏真仙名录,上言于帝。
据《日唐书·礼仪志四》记载,武则天垂拱四年(688年),雍卅永安人唐同泰伪造瑞石于洛水,献给武则天。其文曰:圣母临人,永昌帝业。武则天于是加封洛水之神,又以嵩山与洛水接近,因馥嵩山为神岳,授中天王,并为之置庙。唐玄宗时,改封中岳神为中天王阿,宋真宗时封为中天崇圣帝,元时加封为中天大宁崇圣帝。
赞了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