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柳郁 于 2013-5-3 11:34 编辑
即将消逝的“红鸡蛋” 阎锦木 人们活在世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形形色色,斑驳陆离,仔细想想,颇有趣味。排除那些“大人物”(如高官、大款、大腕等)不说,就一般平民而论,有的潇洒轻松,有的戚苦劳累,究其原因,外在的因素当然是无法抗拒的,但内在的因素则是可选择的。 大凡当你进入“知天命”之年后,“过生日”这个字眼就老话重提了。国人有个习惯,小孩和老人过生日,中年人免谈。君不见,眼下小孩过生日:吃蛋糕,吹蜡烛,唱生日歌,笑语不断;更有甚者,一帮同窗好友到酒店聚餐,花上数百元。老人过生日,上世纪时兴在电视上点歌;新千年以来,摆寿筵,请戏班,拍录相,热闹非凡……生日过后,老人腿痛腰酸,苦不堪言。当然,子女们的孝心是值得称道的,可花钱买罪受又是何苦呢?另外,大操大办,盲目攀比,该来的没来,礼品的厚薄等成了议论的话题,弄得心里五味杂陈…… 笔者的生日是农历三月初三(上巳节),很好记的。几年前就有亲友们提议给我过生日的,均被我一一谢绝了。我的信条是平常、简单、不铺张、不麻烦。当然晚辈们每逢这天都分别用不同的方式予以表示。在市区的有买点礼品来吃顿团圆饭(常寿面),身在异地的打个电话问候一下也让人高兴,即使有忘记的,也无所谓,年轻人忙活,也不必介意。但每当我生日的时候,我脑海中总要浮出“红鸡蛋”的影像来,这是儿时抹不掉的记忆—— 我一岁时丧母,是奶奶用艰辛和慈祥把我拉扯大的。每当我生日那天,奶奶总是为我煮上一个鸡蛋,涂上红胭脂,晾干后就成了红鸡蛋。因为鸡蛋是圆的,剥开后蛋清嫩白嫩白很干净,蛋黄也是圆的,孩子过生日吃一个代表一年像鸡蛋一样无瑕,像鸡蛋一样“骨碌”就过去了,无病无灾,顺顺利利。在吃鸡蛋前,奶奶手心里握住鸡蛋在我身上轱轮几下,口里念着:“一轱轮,两轱轮,灾阵霉气全滚掉,福气平安早来到。”然后把鸡蛋在头上磕开,这叫开窍,若一下能磕开,说明你聪明过人。就这样年年如此,直到我16岁参加工作离开家。晚年回忆起来,笔者一生也算平平安安,也许与小时候吃红鸡蛋有关吧! 后来读到《诗经·商颂·玄鸟》:“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又查阅了一些史料,才知道吃红鸡蛋的习俗是由来已久的——在远古时代有一少女,外出游玩时,捡到一枚燕卵吞食而孕,生一男孩,取名‘契’,后成为殷商始祖,他才华出众,后世人希望自己的孩子像契般优秀,于是送燕子蛋表示祝贺,可燕子蛋难找,就用鸡蛋代替,生日时准备两个红鸡蛋,一个给孩子吃,一个给母亲吃。孩子生,母难日,但母亲心疼孩子,鸡蛋多入儿腹中。这个古老的习俗看似简单却寓有深意啊! 在改革开放助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国人的生活习惯也在发生着剧烈的改变,一些洋文化在冲击着我们的传统文化,有些被打碎,有些被湮没,不能说不是一种揪心的遗憾! 我们要正视一些传统文化即将消亡的现实,不遗余力地挖掘、抢救、发扬民族的、厚重的、朴实的传统文化,剔除外来浮躁的、虚幻的、喧嚣的西方文化,让我们的生活回归亮丽与光彩,不再为过去掉泪,努力活出自己的生命。 2013-04-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