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2792|回复: 47

登封特色的错别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5-29 12:48: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柳郁 于 2013-5-29 12:52 编辑

登封特色的错别字
阎锦木
       保障民族语言的健康,正确规范地使用文字,是每个公民文化素养的体现。在媒体、出版物以及街道等公共场所,正确规范的使用文字尤为重要,是一个城市文明的标志之一。登封是旅游城市,也是文明城市,但日常生活中,标语、标牌、广告、宣传栏、报刊及网络上出现的错别字,往往让人啼笑皆非,有如鲠在喉的感觉。
       登封位居天中,是华夏民族文明的摇篮之一,她拥有极为深厚的文化底蕴。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是现代人不可推卸的神圣职责。但由于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在信息爆炸的当今,许多人忙于经济而忽略文化,一些错别字的出现扭曲了文字的本来面目。
       有句俗话说:“登封秀才,差字布袋。”可见错别字在生活中出现的多么频繁,有些错别字是地域性的,就形成了“登封特色”的错别字。有一次,笔者因公在本市一家高档宾馆入住几日,随手翻阅了写字台上一叠旅游册、广告册和地图之类的印刷品,竟有6处把“轘辕关”印作“轩辕关”。此种错误在本市的一些非正规出版物上也屡见不鲜。“轘辕”为山名,而“轩辕”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皇帝的名字,怎么可以混为一谈呢?
       登封是颍河的发源地,因在颍河之阳,故有颍阳镇的得名。而许多人把“颍河”和“颍阳”误作“颖河”和“颖阳”,更有甚者,某个行政单位的牌子上也被误写。无独有偶:“洧河”被有人误作“渭河”。“洧河”是发源于我市大冶镇的河流,而“渭河”发源于甘肃省,差之千里呢!
       更让人尴尬的是有些俗体字(也称异体字,是民间为书写方便而形成的非规范简化字),干扰了人们的正常生活。比如笔者的姓——“阎”字,俗体字写作“闫”。本来我办身份证时写的是“阎”,但到手时变成了“闫”,无奈之后的重要证件只得从“闫”了,否则,办有关手续就会有“卡”的危险,但我在出版物上坚持用规范的“阎”字。还有登封的“傅”姓,常常被误作“付”,岂不知“付”也是一姓,这不是把两姓合一了吗?对于俗体字的使用,笔者曾请教一位文字专家,他的意见是:俗体字在平时书写时使用无可非议,但在出版物上必须规范。
       记得在学校读书时,语文老师经常讲“消灭错别字”,但在社会上“消灭错别字”谈何容易!笔者认为,我们每个公民都应该注意规范地使用文字,尤其是各个行业的文员、广告制作者和文字录入者更应该格外小心,弄不懂的词汇就请教老师、查字典,或者查阅史志文献,切不可以讹传讹,误人子弟,甚至影响市容。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为了维护我们的语言纯洁和文字健康而奋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29 14:05:52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登封人顶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29 14:58:49 | 显示全部楼层
想念你的嗳 发表于 2013-5-29 14:05
呵呵 登封人顶了

感谢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29 15: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29 22:25:38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30 08: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ジ梦影づ 发表于 2013-5-29 15:10
顶了

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30 08: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纭纭众生 发表于 2013-5-29 22:25
支持啊

感谢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30 16: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30 21:38:09 | 显示全部楼层
ジ梦影づ 发表于 2013-5-30 16:4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30 22:15:55 | 显示全部楼层
柳郁 发表于 2013-5-29 14:58
感谢支持

不客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站点统计|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郑州论坛

GMT+8, 2025-4-22 06:25 , Processed in 0.02821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