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瑞军:从水泥厂厂长到“野猪倌”
5月8日上午,在送表矿区东送表村的中国建材院郑州中岳联营特种水利水泥厂院里,记者看到,密密匝匝的铁丝网和围墙圈出了占地面积约200多亩的山寨,几十头野猪正在悠闲地觅食。提起这个“野猪林”的形成发展,要从它的建造者——荣祥养殖有限公司经理董瑞军说起。中国建材院郑州中岳联营特种水利水泥厂曾是远近驰名的企业,产品主要用于国家水利设施建设,从1992年至1995年一直都是乡镇骨干企业,水泥厂党支部书记、厂长董瑞军也曾被评为明星企业家。如今走进这里,从陈旧的厂区建筑依稀可以感到水泥厂昔日的辉煌。
2007年,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国家对污染型企业进行大力治理,高耗能、高污染的水泥行业面临新的抉择,这使董瑞军陷入了沉思:“水泥厂是污染型企业,如果只看眼前,在国家的大形势下那肯定不能走远,所以只有选择环保的、生态型的养殖业才能走得更远。”送表矿区的养殖户一直比较多,而养殖野猪在送表乃至登封都是第一家。“当时我去吉林、山东、河北等地的野猪市场考察后,发现养野猪不仅比家养猪环保绿色,而且管理粗放,前景也非常好。”
对于斯文的董瑞军来说,养野猪这个行业,犹如隔着一座山,就连家人也都不赞成他养野猪:你这不是胡闹吗?只听说过人家养猪致富的,哪有人养野猪的?早晚都要赔本的。”面对这些反对,董瑞军没有放弃。2009年,在考察过吉林、山东、河北等地的野猪市场后,董瑞军在原有的厂址上,投资20多万元建起了养猪场。
然而,等到真正开始养野猪后,董瑞军才发现野猪养殖与平常家养猪大不一样:野猪生性比较凶猛,防疫工作不好做,而且野猪纯度越高,成活率也就越低。第一年,董瑞军投资9万元买回来了13头野猪仔,他把这些野猪当做宝贝一般放在猪舍里面养,谁知两个月过后,小猪不仅抗病能力降低,而且生长也慢。
董瑞军是个爱较真的人,为了摸清楚原因,他买来了技术书,自己学习养殖野猪的技术。经过不断摸索,他终于掌握了一套野猪驯养、繁殖技术,并摸索出了喂养野猪和野猪防疫的一系列“秘方”:野猪还是要散养,不仅可以保留它的野性,而且不易生病、生长快,肉质也更香;饲料要讲究生态环保,为给野猪寻找合适的饲料,他到处收集花生叶、菜梗、秸;防疫用药对野猪没有用,他就按照药性买来中草药,自己熬药给野猪进行防疫……
2010年初,董瑞军成立了荣祥养殖专业合作社。经数年发展,董瑞军的“野猪林”已成为我市具有规模的集纯种野猪、特种野猪、商品野猪、香猪、土猪等繁殖饲养综合生态养殖基地,年出栏野猪1300头。
“现在我们的野猪都是北京、上海、西安等外地的车辆直接来拉,供不应求,今年我还准备和台湾鸿福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进行合作,建成连锁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养殖基地。”良好的发展前景,也使董瑞军有了继续发展壮大他的野猪军团的决心。
:L 为什么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