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话嵩山 发表于 2013-10-18 17:42:51

赤胆忠心跑铁路 耿耿无私人敬佩


赤胆忠心跑铁路耿耿无私人敬佩

我叫王剑松,现供职于登封报社,首先感谢领导又一次给了我学习安永庆精神的机会。安永庆的先进事迹已在《登封时报》、《郑州日报》、《河南日报》、《人民日报》等新闻媒体连续发表,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地反响。我是采写安永庆先进事迹的直接参与者,对安永庆的人和事了解一点,下面我就把在采写安永庆时的所见所闻谈一点感受,向在座的各位领导作以汇报。
一、我是如何采访安永庆的
我这一次采访安永庆是受报社领导的指派。开初,我对能不能写成安永庆这篇报道,心中没个底儿。因为我过去曾认识安永庆,与安永庆的接触,给我留下的印象是:个子不高,穿着有点不修边幅,言谈举止极其热情,总是一幅笑容可掬的样子。
印象中安永庆只是一个很会说、很会办事的,更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后来我听说安永庆跑铁路的事,我对他也不屑一顾,觉得铁路是个大家伙,与他的身份和形象极不相符,觉得安永庆跑铁路很可笑。再后来登封开始修铁路了,我也写过铁路建设方面的报道,与安永庆接触过两次。我这个人有个毛病,就是对什么事情都想问个水落石出,当时我曾向安永庆说:“安局长,听说登封铁路是您跑成的,是真的假的?”他回答说:“不是不是,我会有恁大本事”,我就感觉安永庆这个人不爱出名,不好采访,后来的事实证明,老安确实不好采访。
我这次采访安永庆,几乎翻遍了铁路公司所有的档案,除了找到安永庆个人简历外,再也找不到一份象样的关于他个人的先进材料。铁路公司的人说,安总从来没让人写过他个人的材料。而此时的安永庆已身患重病正在北京住院治病,能不能接受还是个未知数,我和铁路公司副总经理张国贤商量,一定要去北京采访安永庆,不见安永庆就无法写这篇报道。记得张国贤经理最少是给安永庆通了三次电话,头两次安永庆是断然拒绝采访。他的理由一是有病不能说话多,二是我做的一点小事,不值得报道,并且说铁路还没有完全建成,他还无法给登封父老乡亲们交待,无颜见江东父老,写他的事迹没有意思。最后,我们几个研究了一个对付安永庆比较顽固的办法,再让张国贤经理给他通话,因为张国贤经理与他是老搭挡,说话最方便。张国贤说了三个理由,张经理说:“一是你跑铁路跑了十几年,有很多人对你产生误解,就连我身边的记者也误解你跑铁路;二是你跑铁路跑了十几年,应该给自己一个交待,是成是败应该给自己一个说法;三是这次报道不是宣传 你,而是对登封铁路的发展有很大的好处,又是宣传登封的一种精神,会取得登封人、甚至郑州人对登封铁路的支持”。安永庆听后,他的态度才有所缓和。为抢时间,怕老安变卦,当天下午就出发进京对他进行采访。
我们到北京时已是夜间八、九点钟,当时老安已是第七次化疗刚结束,见到老安时,他带着口罩,裤腿和袖口都扎着,最明显的特征是,过去的长发已变得很短,那是因为化疗的原因已全部脱发后,又长出来的头发。老安的言谈举止仍然跟过去一个样,说话大嗓门,令人吃一惊,觉得他象没病人一样。由于当天晚上时间太晚,定于第二天上午谈他跑铁路的经过,谁知,安永庆这个人,是一个不干则已,一干就非常认真、挚着,他回医院后,在病床上写起了第二天要谈的方案,一直写到凌晨一、两点钟。他的爱人催他休息,但他彻夜不眠。第二天上午,他爱人说,老安昨天晚上一晚上都没有休息。目前他身体还很虚弱,血小板和血象很不正常,采访不能时间太长,更不能让他激动。就这样,老安拿着笔记本,开始谈他跑铁路的经过。采访是在十分小心翼翼和极其紧张的气氛下进行。采访中,我认识到,安永庆对什么事都是如此认真。
在采访中,安永庆直讲得大汗淋漓,讲到伤心处,他的爱人却痛哭不止,在场的人包括我也听得异常激动,记得当天上午,我的一本笔记本都几乎记满。
通过这次采访,我对安永庆本人有了进一步了解,对登封铁路所经历的千难万险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安永庆从15年前,他还是县经委主任时就设想修登封铁路,15年里不论他的职位怎么变化,修铁路的事情多么复杂,他那种忠贞不渝、锲而不舍的精神令人佩服。15年里,登封铁路最少不下10次都差点被“黄了”,而安永庆一次又一次地来挽回被动局面。小小的登封铁路的命运往往是与国家的大政方针相联系,安永庆时刻都在研究着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以敏锐的政治洞察力,高瞻远瞩,静观政治经济不断变幻的风云,并抓住每一个机遇不放,到上级有关部门去争取,从而使登封铁路由过去设计的3公里到30公里,再到61公里,再到120公里,从而使登封铁路由过去的国家煤炭部批准,到现在的国家铁道部投资建设,投资方也有不下10次的变动,从而使登封铁路到目前为止注入资金已超过8亿元人民币,铁路建设在不间断地进行到现在。为跑铁路,他这个只是小科级干部,不知见过多少厅级、部级甚至是国家级“大官”,不知说过多少话,跑过多少路,找过多少人。为跑铁路,安永庆不知多少个夜晚都是在汽车、火车上度过;为不耽误跑铁路的时间,平时得小病时,就自己取药,跑到旅店或厕所内自己给自己打针,为省钱,他不知多少次睡水泥地板和地下室,为跑铁路,一次为凑够路费,他还去卖过血。他说,登封铁路已融入我的血脉,他就是要用卖血的钱来作为跑铁路的盘缠。通过采访,我对安永庆极为佩服,感到安永庆确实不是个凡人,使我由衷地改变了过去对安永庆的看法,令我发出了“没有安永庆,就没有登封铁路”的感慨。登封铁路有关和安永庆跑铁路的详细事例国昌同志已经讲了,我就不再多说。他跑铁路的经过,可用郑板桥的《竹石》一诗作为概括:“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二、身患重病的安永庆有泪不轻弹,可说是嵩山的硬汉
他为什么有泪不轻弹呢?这里可用四件小事来说明:一是,安永庆到北京治病,当初他并不知道他得的是血癌,他执意要求回登封,说铁路公司还有很多事要做。在这种情况下,他的家人认为不告诉老安真实的病情,他就会不配合治疗。最后经过商议,决定让他的女儿告诉他真实的病情。当他的女儿哭着说了他得的是白血病时,安永庆恍然大悟,但他又很坦然。安永庆拉着女儿的手说:“你说我得的是白血病?别哭闺女,人生自古谁无死?我知道了也好,你早点告诉我不就完了,你爸是经不起打击的人?我得干快抓紧安排好工作,老天爷给我的时间不是太多了,我还有好多事没有完成!”听到这里,她的女儿赶紧插话说:“爸,你现在不是面临死亡的问题,而是积极配合治疗的问题,这种病早已不是什么不治之症,不但能治愈,而且比例也很高,只是在治疗过程中会很痛苦。”女儿是让他放松一下,不要紧张,可安永庆却笑着说:“死都不怕,还会怕痛苦,这些天我想,我可能得的是癌症,你们不要太难过,你爷得的也是这种病,我知道对付癌症的办法。”当安永庆在接受治疗后,在医院的病床上他整整睡了三天,这三天老安睡得非常舒服。三天里家人都在为老安担心和忧虑,而老安却象没病人一样。他说:“平常跑铁路忙,多少年来都没有睡得这样香了。我终于得病了,我终于可以歇歇了。”
第二,安永庆在医院坚持天天写日记外,还天天记录他病情的发展趋向,他说,他要用他的行动来创造中国医学的奇迹,战胜病魔。他得病后,从住院开始,他就让家人买来医疗书籍,对白血病进行研究,他把他每次用药、吃饭和每天的感受以及血象数据的变化全部记录了下来。他从第一次化疗一直记录到现在,他现在已经进入第十五次化疗。他自己用五彩笔制出了血象表,上面记录着他每天和每次化疗的各项指标。并用一张张纸沾贴在一起,在采访他时,他拿出了沾贴了足有10多米长的血象表和病情变化表,他给我们讲了他自己身上的红血球、白血球和血小板数据高低等变化情况,目前他的这套记录已存入医院的微机,成为了医院研究白血病的最珍贵的资料。
第三,医院护士给我说,老安是个助人为乐、与病魔顽强抗争的人。他在医院住院期间,他经常给医生和护士开玩笑、讲故事。他经常帮助病友们盖被子、给他们打饭、打水,给病友们说开心话,由于医院内大部分患者得的都是白血病,也随时有患者没有治愈而失去了生命,但老安表现的非常乐观,他的病情恢复地很好,他的精神,感动了所有的病友。和他在一块住院的病友们都纷纷说:“老安的精神真值得我们学习。”医生和护士也经常拿老安为例子,劝所有的患者说:“你看少林寺来的安永庆,患了病还不在乎,病恢复多快。”
第四,安永庆进入第五次化疗时,是他换髓的最佳时期,如果过了这个时期已无法换髓,但他一直到现在都没有换髓。医生曾多次强调让老安换髓,而老安坚决不让,大家都知道换骨髓需要有直接血缘关系的人的骨髓。安永庆有亲兄弟四个,安永庆的老三兄弟安保华听说他大哥要换髓,就带着弟兄三个亲自到北京医院,安保华要求医生“换髓就换我的骨髓。”其它两个兄弟也作好了换骨髓的准备。但这时的老安,仍然坚持不换髓。有一天,安保华带着全家人来到了安永庆面前劝说:“大哥,你一定要换髓,换谁的骨髓都中,安家不能没有你,登封铁路不能没有你呀!”说完安保华抱头大哭,全家人也都哭了起来。但安永庆却没哭,他毅然说:“都不要哭了,我得的病我知道,肯定不会有啥大事。根本不用换髓。目前,医学界也认为,换髓并不是治疗白血病的根本办法,几次化疗下来,我恢复得很好,再让大家受那么大的罪干啥?另外也请你们放心,我一定要创造我国医学的奇迹,一定要让我成为得血癌不换髓,而能完全治愈的第一人。”
固执的老安最终没有换骨髓,但是残酷的病魔并没有像老安想象的那样,老安的坚强毅力也没有使病魔屈服。他的病情还是出现了不好的现象。前几天,我见到了安保华,他含着眼泪对我说:“我大哥不换骨髓,说他身体好,没事没事,完全是为了我们的健康装出来的呀,他总是把所有的痛苦都自己扛着,他总是怕别人痛苦,去关心别人,而不让别人分担他的一点痛苦。当初我说换我的骨髓,我大哥就是怕给我的家庭造成负担而坚决不换,我真后悔,我当初咋就没说服大哥,我真愧对我的大哥呀!”说完安保华就痛哭起来。
三、安永庆跑铁路不是为了名利,而是为了登封人民
在采访中我还了解到,安永庆跑铁路,截止目前整整跑了15年,历经了登封市的7任市(县)长,铁路跑成了,而他从一个正科级单位的一把手到二把手再到协理员,15年里,他的权越跑越小,地位越来越低,无论他经历了多少个艰难险阻,而他跑铁路的决心没有动摇。有人说,安永庆跑铁路接触了那么多"大官",如果跑官早就提拨了。但安永庆始终没有提拨。人们曾对安永庆作出"本事不小,官运不济"的评价。安永庆曾说:“我跑铁路不是为了当官,要想当官就不去跑铁路了,我的目的就是把铁路跑成,让登封的父老乡亲不再吃无铁路的亏,别的什么都不再想了”。这就是安永庆官运不济的原因吧。
有人说安永庆跑铁路是送礼送出来的。我通过多方面的采访,了解到,安永庆跑铁路从来没有送过礼。他说,干任何事情都要走正道,不能想歪门,要时刻考虑着国家的利益和地方的利益。他说:在我见到的大领导中,他们都是严格要求自己,非常注意影响的,那些职位高、掌握实权的人,都是经过组织严格审查,明白整理极为深逸的人,他们深知只所以有人请他吃喝,送钱送物,是由于相中了自己手中的权,因此,他们都很诺慎,不吃请,更拒收礼品。所以,我认为,只有自己提出的问题符合国家政策,领导才会有可能给你办,只有自己提出的问题对他主管的业务有促进,领导才会积极地给你办,只有在接触和交往中感到你是正正派派办事的人时,领导才会大胆地给你办。我在给他们的接触中有一种感觉,这些领导生活在众目睽睽之下,有的领导说看梯的老太太都监督他们,我真信。因为帮助登封铁路的领导太多,现在很难想象出有多少领导没有吃请过。张洪华副省长带我一块到北京呼呈修建登封铁路,每次都是他请我的饭,我实在不好意思,反复要求他才和我一块在小吃摊上吃了一次烤羊肉,那里脏乱吵噪,当时我曾想街上的人不会相信这就是河南省的副省长,当然不接受吃请的领导还很多、很多。
登封铁路公司副总经理张国贤回忆说,2000年7月,由于登封铁路原名叫登封矿区铁路,铁道部认为属于矿区专用线,而他们只能投资地方铁路,所以不能参股登封铁路建设,为让铁道部领导解除误会,登封铁路不仅是矿区铁路,而且是地方铁路,更是连接焦枝线和京广线的大动脉,争取铁道部的支持。当月的一天,铁道部召开研究河南地方铁路的项目建设工作,这个会议规格很高,事项很多,作为登封铁路公司没资格参加,但安永庆和张国贤都来到了会场,充当了会议的义务服务员,他很勤快地擦桌子,摆凳子,给领导倒水。当会议介绍到登封铁路时,安永庆就站起来,呼啦一下展开了登封铁路的图纸,给与会领导介绍了登封铁路建设的必要性,并得到了与会领导的支持。
过去跟安永庆一块跑铁路的谢康兴回忆说,有一次到国家计委求见煤炭司司长屠竹鸣,安永庆和他一大早就来到了屠司长的办公室门口,上班时,他们两个给屠司长说了句他们是登封来的,说铁路的事的。由于领导上班事情太多了,他们两个站在屠司长的办公室门口,整整站了3个多小时。当屠司长就要下班时,发现了他们两个。屠司长笑着说:"对不起,让您久等了。"安永庆向这位不熟悉的领导汇报登封铁路建设的情况后,屠司长满口称赞说修登封铁路对国家和地方都有利,是件好事,我一定帮助。后来,安永庆与屠竹鸣成了熟人。这位司长曾多次对别人讲:"安永庆跑铁路那种坚韧不拨的精神,真让人感动呀。"
安永庆病倒后,登封人民和铁路公司的职工焦急万分,为躺在千里之外、病床上的安永庆默默祝福。2002年8月,我市部分群众为表达安永庆对登封铁路建设所作出的巨大贡献,自发地纷纷集资,要为安永庆塑铜像,要求把铜像立在登封铁路上,安永庆得知此事后,断然拒绝说:“登封铁路不是我一个人干的,有上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有铁路公司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更有父老乡亲的大力协助。如果说我多作了一点工作,也算不了什么,根本不值得让父老乡亲这样看起,我是登封人,只是想为登封人干点事就行了,如果给我塑铜像,我决不答应!”
安永庆跑铁路,不是为了掌权,不是为了名利,更没有请客送礼,只是为了广大人民的利益。他说:"办好事,不当好人,不图好报,事业的成功是靠真正干事业的人,干什么事情都是以人定天下,事在人为。"?
五、安永庆是个非常执着的人
在采访中了解到安永庆博学多才,他坚持天天写日记,他的日记本能装一大麻袋,铁路公司的大部分材料都是安永庆写的。在他大量的日记中,我翻阅到了《只鸭斗群虎》这篇文章,这篇日记,文字流畅,寓意深刻,读来令人拍案叫绝,堪称经典之作,让人难以相信此文是出自安永庆之手。文章的大意是一群老虎要吃掉一只小鸭,小鸭利用水的优势,躲躲闪闪,终于没有被一群老虎吃掉,而一群老虎却自相残杀,打起架来。文章结尾这样写道:“鸭为禽兽中弱者,居水利,抗群虎,智勇有余;虎为禽兽中王者、勇者,离山野,捕只鸭,众力不足。进而思之,大千世界,万物纷争,万象时空,寻适宜之处,以利生存,秉智勇之以求发展。人无不才,事无不克,有何难处、难事呢?
文章中自然有他自己的一番寓意。试想,跑铁路这样一个大项目,历尽千难万险,整个铁路建设就如一群猛虎,随时都可能吃掉安永庆,同时也昭示着这样一个道理: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任何人无论你处在多么复杂环境中,只要寻适宜之处,秉智勇之,去执着追求你所追求的事业,最终都会到达你理想的彼岸,会迎来那红彤彤的黎明。
安永庆在刚住院时,医生强调他不准写日记,动脑筋,要安心养病,他爱人将他的笔记本和笔都收了起来,但安永庆仍偷着记日记,没有笔和本,他就用医院内的意见卡和填写意见卡的复写笔来写日记,写好后就压在床下,一天被他爱人发现了,也拿老安没办法,最后请教医生后,就把笔和本还给了老安。安永庆在住院期间写下了许多日记,其中有写铁路建设的,有写他病情的,还有抒发他自己感情的,在他的日记中有一篇题目为《鲜切花》的日记,读来令人难以忘怀。这篇日记是他身患重病在医院写下的一篇日记。他这样写道:“在医院住院治疗,最常见的是花篮,有一天女儿送给我一枚康乃馨,却让我浮想联翩,感慨颇多。
康乃馨花开的非常鲜, 试想它原本有根有杆 有枝有叶,有它扎根的土地,发展的空间,但是, 就在它最灿烂的时候,被人剪断了依附的根径,摆在了窗台上供人观赏。 这样的花我就叫它"鲜切花"。 "鲜切花"已经被人拦腰斩断,已经没有生的希望,已经失去了吸取营养的器管,但它还在努力的绽放,还保持着一脸笑靥,然而,只要给它一点清水,它还会多活几天。它没有责骂剪断它的商贩,它没有怨恨把它伤残的身躯摆放在最能伤害它的窗前,它没向欣赏它而满心欢喜的人们乞求同情。它无怨无悔,把光彩的容颜保留到最后。就是生命已经终结,那枯萎的花朵,还是保持着笑着的形态,让人们看不到伤残。"鲜切花"就是这样报效社会,报答生命,最后也是坦然无悔地葬身于大地,回归自然。“鲜切花"把自己的最后一天,最后一刻都做到了美的极致,对社会、对他人做到了无怨的奉献,苛刻地逼使自己尽职尽责……”?
多好的一篇日记呀!这是安永庆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真实写照。他借物喻人,抒发出了一个病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写出了一个病人心灵深处的执着和追求;这是一篇出自一位身患重病者的日记,读来多么悲壮,令人振奋,正如娇艳顽强的“鲜切花”一样,安永庆用自己的行动谱写了一曲荡气回肠的实干奉献之歌。
六、我写安永庆的报道写的很激动
采访结束后,就进入了写作阶段,几天来,安永庆这个名字及他的事迹在我脑海中时常翻腾和浮现着,令我思绪万般。
我愿意写安永庆这篇报道,当然更值得一写。但总觉得安永庆这个题材太大了,不好驾驭,安永庆的题材象是一篇长篇小说,我从事新闻工作十几年,但象安永庆的事迹这样特殊、这样复杂,但还是第一次遇到。我反复琢磨了两天,最后才开始动笔写,我整整写了两个晚上。我写安永庆的报道,写的很激动,也写的很伤感,写到伤心处,我也忍不住泪流满面。我曾经多次扪心自问,安永庆跑铁路究竟是为了谁?图的是什么?而最后却因跑铁路身患重病倒在了医院,更为遗憾的是2002年4月18日,当登封铁路一期工程全线贯通时,为登封铁路奔跑了15年的安永庆倒在医院,没有参加庆典活动,安永庆跑铁路应该说他是实实在在的给登封人民谋利益,为了登封人民而倒下了,他的精神太可贵了。
15年,弹指一挥间。
15年,安永庆手里的各类批件及设计规划资料重达半吨。
15年风风雨雨,艰辛奔波为民请命;
15年忍辱负重,赤胆忠心磨砺一剑;
15年的奔波,圆了登封62万人民几代人朝思暮想的铁路梦。
回首15年的经历,安永庆说:“事业的成败关键在人,要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干事。”
这就是一个执着的共产党员的高尚品质和博大的胸怀!
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人拼搏的事业是永恒的。
安永庆,15年的漫长征程,他,不仅用铁轨谱写了自己的人生,同时也向人们昭示了一个朴素的真理,为了广大人民的利益,沧海一栗也永恒。
报纸将安永庆的长篇报道发表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有很多人打电话到报社询问老安的病情或问老安现在究竟在哪里。当时我本人也接到不少询问老安目前情况的电话。也有不少熟人见到我就谈安永庆,一谈就是大半天,这说明了一个人只要办了好事,就会换来群众的关心、支持和拥戴。
我对安永庆的看法,在报道时我写的编者按中已经写到了:安永庆同志是一位优秀的共产党员,10几年来他吃苦耐劳、公而忘私、赤胆忠心、一心为民,以大手笔写大文章,用前无古人的胆略和气魄,改写了登封无铁路的历史。10几年来他无时无刻都在为登封铁路建设而不畏劳苦地奔波,终因积劳成疾,住进了医院。他那干事创业、自强不息、契而不舍、顽强拼搏的精神应该受到人们的敬仰,他为共产党人树立了榜样。他的事迹很平凡,但平凡中孕育着伟大,他跑铁路的先进事迹可谓一波三折,感人肺腑,细细品味,发人深省、令人振奋。
最后祝愿安永庆同志早日康复,愿安永庆的精神能够得到继承和发扬,能够代代相传下去。



                                       二00三年二月

女巫的幸福人生 发表于 2013-10-18 17:53:04

:)

想念你的嗳 发表于 2013-10-22 10:14:12

:victory:

冰冰丶 发表于 2013-10-23 08:15:07

支持,

冰冰丶 发表于 2013-10-23 08:15:12

:)

嵩山土驴 发表于 2013-12-17 03:25:30

一心为公,可敬可佩!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赤胆忠心跑铁路 耿耿无私人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