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憨 发表于 2011-7-30 21:00:31

洛阳文峰塔考略

古塔耸立落地圆 祈求文奎点状元。
世间多少功名客 焚香跪拜年复年。
文峰塔,位于洛阳市老城东南角,柳林街南口。古《相宅经纂》卷二《文笔高塔方位》中云:“凡都省、府、州、县、乡村,人文不利,不发科甲者,可于甲、乙、丙、丁四方位上择其吉地,立一文笔尖峰,只要高过别山,即发科甲”。此风水认为,文峰塔形似毛笔,直插云霄,有助于接纳天地灵气,可弥补东南方向地势低洼、空缺等自然山水缺陷,使该地文运昌盛,科考夺魁。宋代西京(洛阳)在城东南角,原唐代开挖的新潭遗址上修建文峰塔,此地荒废常年水笼罩,人称水蒙坑。清时称文峰塔、东和巷、中和巷、西和巷一带为水滹沱。塔建在此处,是根据古代阴阳五行风水之说,为求洛阳城地势平衡,填补缺陷。因洛阳城北高南低,落差几十米。筑塔地为全城最低洼处。古人认为不致城池翻覆,包含了中国传统风水理念。洛阳文峰塔,虽起于风水之理念,但也使洛阳城景观环境更完美,满足了百姓的心愿,促进洛阳的文化和风俗的发展。旧时人们登临塔顶,除有“危楼高百尺,上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之慨叹外,更多的是纵目河洛大地的壮丽景色。
文峰塔,呈四方形,由塔基、塔身、塔刹部分组成。上小下大,基层7米见方,顶层3米见方,塔高近30米。塔基用长条青石铺筑,用铁销相互连接。塔身上小下大,一层用长42cm、宽21cm、高11cm大青砖平卧顺砌通体而成,二层用长32cm、宽14cm、高7cm青砖平卧顺砌通体而成。
塔身为九层,一至八层,面北开一砖券弧形拱门;第九层四面开窗,为战时居高临下便于了望。每层木柱为粱,铺厚木版为地,盘旋木梯。各层拱门之上有砖雕门额,一层有“文奎赐第,两侧有联“楼上紫云通北斗,楹苑桃李接东壁”。二层“二曜平临”,三层“三台迎梭”,四层“四辅交紫”,五层“五纬珠联”,六层“六甲惯通”,七层“七星淼映”,八层“八表同瞻”,九层“九宝之上”,两侧有联“司禄掌文关斗首,账星分野应天心”等。二曜,既日、月。三台,古代有灵台、时台、囿台合称三台,灵台以观天文,时台以观四时变化,囿台以观鸟兽鱼鳖。四辅,围绕辅佐北极星的四星。五纬,金、木、水、火、土。六甲,用天干地支相配计算时日,其中有甲子、甲戎、甲申、甲午、甲辰、甲寅合六甲。七星,北斗星。八表,八方之外,指极远的地方。九宝,为公、侯、伯、子、男、孤、卿、大夫、士等九仪。并在塔北修建一座三间筑塔牌坊,上题“文峰峻秀”。
塔刹呈四方锥形,四角各悬一大铁铃。锥形尖上有一三层莲花宝座中竖一铁轴直通塔下为避雷之用,轴上连串三个圆形宝珠。每个直经70厘米,以黄、白、绿色相间,似唐三彩质。古塔结构严谨,雄伟壮观,古朴优雅,有西安大雁塔之风貌。
塔名“文峰”,是椐塔中供奉“文昌”和“奎星”二神所命名,二神是道家和民间广泛崇奉主掌文人命运之神。一层奉祀“文昌帝君”泥塑彩绘坐像。二层供奉“奎星”泥塑彩绘坐像。古人说,把神请到就能将天上的才气聚过来,兴旺一方,保佑一方。
“文昌”本为星名,也称“文曲星”。古代传,文昌为天上主管功名、利禄、文章兴衰的神君,名梓潼帝君。元代仁宗延佑三年(1316年),皇帝加封为“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世间有“天上文曲星,地下状元郎“之说。
“魁星”为天文学二十八星宿之一,后来科举制兴起,文人考取“五经”之第一名,称作“经魁”,又称“五经魁“。因魁与奎同音,又有首之义。后人即将主管文运之奎星改为魁星信仰,予以神格化,有魁星点状元之说。相传魁星用笔点中者,即为举人。
洛阳不少地方,修建了文昌阁和奎光阁等。这是古老民俗风情文化之一。
明崇祯十四年(1644年)正月二十一日中午,李自成攻克洛阳城后,到处搜查福王朱常洵和福王儿子朱由崧,发现文峰塔,塔上守军拒不投降,并将塔一二层门洞封闭,怀疑福王藏在上面,于是就调来几百名义军和五门铁大炮,将塔包围,用大炮轮翻轰炸文峰塔。傍晚时分,有几百年历史的古塔,轰然倒地,塔内守军全部阵亡,后也没找到福王朱常洵下落。
清顺治八年(1651年),河南知府杨所,知县武攀龙,又在原地按原样重筑文峰塔。知县武攀龙在《重修文峰塔记》中述:“洛阳文峰塔,始建于北宋,金、元、明曾修,明末毁于李贼乱军之……为植洛阳学风、振文运,上联太乙,下时文昌,故于重建之”。
住在塔下的李老太太讲:清重筑文峰塔后,几百年洛阳无大战事,人们安居乐业,商贸、人口有了大的发展。广兴教育,不少人考取功名,全是建文峰塔之功德。老人说的有老人的道理。其实社会安定,百姓无忧,才是国家之根本。
文峰塔下的水蒙坑还有一段淹死鬼的传说;乾隆年间,一年轻媳妇夜间赶路,到水蒙坑不幸落水而亡。以后时常有一女子半夜哭泣,十分可怜。后被府城隍威灵公知道后,问明原由,得知该女子善良、礼孝,就告诉她:“要想还阳,必有人替死”。这个善良的女子,想还阳,却怕害了好人,于是就在此又苦等了数月,终于等到一个家住塔北一无赖,姓孙、名蛋,常年坑蒙拐骗,欺负邻里,借钱财不还。他今天刚在潞泽会馆坑骗了老实的李老汉银子,正兴高采烈往家跑,到水蒙坑时,忽见坑中有一装金银的锦盒,不由分说就急忙下坑去拿,一下就滑入水深处,在水中挣扎。此时文峰塔上,一只老鹰脚抓一块砖头猛冲下来,砖头正砸在这个无赖头上,其便沉入水中。从此,水蒙坑半夜没了哭声,塔前却多了一祭拜的女子。此后,每天正午,水蒙坑中就会发出吓人的怪声。一天中午,驴市街一菜农卖菜回家走到水蒙坑边,称锤不幸落入水中,却漂在水上,菜农一见吓的扭头就跑,边跑边喊,“就是不上当,称锤不要了”。这正是,世事翻腾似轮转,眼前凶吉谁都知。要积公德亦不难,天道何曾负善时。
文峰塔东,明初百姓们为镇孤神野鬼,自发修了一座祖师庙,是座小四合院。内供真武无量祖师神像和一些小鬼,1956年被拆毁。
1948年解放洛阳战斗中,塔中有国民党青年军一个班驻守,解放军一个连将文峰塔团团包围,进行了激烈战斗,后向文峰塔上喊话,要国民党军投降,放下武器。国民党守军负隅反抗,解放军开了一炮,吓得塔上守军立马举白旗投降。战斗中机枪打坏了塔顶二个宝珠,现存一个。而塔身弹痕累累,可见当时战斗的激烈,塔中国民党守军投降,才保全了古塔。
1965年夏,东大街一胆大的男孩,钉大铁钉为梯爬上塔顶,掏了老鹰窝,并将塔顶大铁铃摘去。从此,人们再也听不到风吹塔铃那美妙之音了。而耸立的文峰塔,依然代表一种丰富内涵的文化高度和古老的民俗文化。
1968年文峰塔西面、东面城墙尚存,有三丈余高,一丈余宽。在深挖洞、广集粮时,全民挖土制砖修防空洞,活生生的将几百年的城墙蚕食殆尽,实为可惜。
经历了几百年风雨侵蚀的文峰塔,现已伤痕累累,条条裂缝,塔基裸露,皆为风化和人为原因造成。几百年了,这座古塔应该加以维修和保护了。

想念你的嗳 发表于 2013-6-11 10:41:39

:)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洛阳文峰塔考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