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寂寞 发表于 2014-6-11 14:34:40

第二期 中国当代十大武术名师梁以全

少林宗师的传奇人生               ——记中国当代十大武术名师梁以全 前   言       梁以全宗师少林武术世家出身,六岁随父习武;21岁起担任小学校长,风华正茂之时被错划为右派蒙冤20年;上山放羊13载,日日练武;曾被许世友将军召见交流少林武术;先后受到中央领导人李德生、杨尚昆、李铁映、乔石、田纪云、回良玉、曾庆红、谷牧等领导的亲切接见;他创办了中国第一所武术学校,培养出清华博士、公安大学教授、国家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办公室主任、特警一等功臣、解放军特级侦察员、匈牙利总统卫队格斗术教官及影视剧明星等一大批武林英杰,外籍弟子近万,国内弟子十万以上。他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走出国门传播少林武术的先行者。他创作了新中国第一本少林武术专著,他是少林武术的第一位高级教练,少林武术的第一位中国武术九段,少林派唯一一位中国当代十大武术名师,少林武术第一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少林派唯一一名全国离退休老干部先进个人,少林派唯一一名国家武术研究院专家委员会专家。2013年入选《中华武术》改革开放30年最具影响力人物。
一、武学渊源    梁以全宗师出身于登封武术世家,是梁氏家族第十六代传人,是政府最早认可的少林功夫传承人。    梁以全宗师的家乡——登封市东华镇骆驼崖村,是一个远近闻名的武术之乡。明初洪武二年,梁家先祖梁玘(山西洪洞县武林高手,曾跟朱元璋义军在河南南征北战,屡立战功。时任山西洪洞县都卫)负责由洪洞远迁河南移民的安保工作。后梁玘看中凤凰展翅的风水宝地骆驼崖,便辞官在骆驼崖村安家落户,繁衍子孙。因他酷爱武术,专程回山西老家取来他研读过的所有武术秘籍——刀谱、枪谱、剑谱、棍谱、拳谱和演武的器械。白天在私塾教弟子读书,晚上在庭院内练拳习武,如此梁家世代亦文亦武,人才辈出,承前启后,光照春秋。    至十三世祖梁光耀、梁炳耀,自幼随父梁楟习武,后拜少林寺武功高僧湛举大师为师,刻苦学习钻研少林拳术、兵器和各种功法,进步很快,备受湛举大师赞扬。少林拳法自此被梁家人代代相传,成了梁家的看家拳、传家宝。    梁炳耀长子梁学校自幼秉承家教,身高体壮,常年练功不辍,武功超群,在外走镖,盗匪路霸闻名丧胆,所经之地畅通无阻,故享有“南有韩平道(镖师),北有梁学校”的美誉。至今还流传着煤矿立擂斗顽匪、陕西保镖咽喉功震慑山贼及州官保奏封五品带刀校卫(梁氏家谱记载)等传奇故事,是晚清时期少林武术的杰出代表。梁炳耀三子梁学庠,自小聪慧过人,文章超众,武功精湛,光绪二十七年中黉门秀才,文武兼备,晚清时期随知县剿匪立功,被县官收为门徒,是清末民初嵩山地区少林武功高超的大师,也是将文化和武术紧密结合的典范。梁光耀之子梁学序从小随父辈及兄长刻苦练功,功底深厚,生就侠肝义胆,嫉恶如仇,深得梁家武功真谛,弱冠时即在山东、河北、陕西开办武场,广收门徒,传授武艺。清末民初年间曾只身锄杀惯匪吴武,为民除害,扫平一方,乡民送绰号“孤胆大侠”。    梁学序长子梁海水,谱名兴韶,即梁以全宗师的父亲,自小跟父辈读书练武,为人忠厚朴实,文武双修,不仅全面继承了梁家的武功,而且与少林寺的名僧妙聚、妙兴大师结为好友,交往密切,时常切磋技艺,精练少林拳的内外功法和十八般兵器。1915年投军冯玉祥将军麾下任武术大刀卫队教官,屡立战功。1922年因父亲病重无人照顾,辞官返乡。在家除伺候家父外,农忙种地,农闲教武。至晚年,弟子多达千余人,高徒梁光三、张学礼等人先后考入中央国术馆深造。1963年,81岁高龄的梁兴韶参加河南省武术大赛,荣膺“技艺精湛”奖。    作为梁家第十六世传人,梁以全宗师遵照先祖“文无武则馁,武无文则蛮”的遗训,不仅子承父教,而且不拘一格求师访友,博采众长,用毕生精力矢志不渝弘扬少林武术文化事业,为国家和社会培育出上万名武术专业人才,成就了一代少林宗师的风范,受到党和政府、社会各界的高度肯定和褒奖。湛”奖。    作为梁家第十六世传人,梁以全宗师遵照先祖“文无武则馁,武无文则蛮”的遗训,不仅子承父教,而且不拘一格求师访友,博采众长,用毕生精力矢志不渝弘扬少林武术文化事业,为国家和社会培育出上万名武术专业人才,成就了一代少林宗师的风范,受到党和政府、社会各界的高度肯定和褒奖。
二、出山扬威    1931年7月,梁以全出生于登封市东金店乡骆驼崖村。家族六代亦文亦武。6岁秉承家教,开始文化启蒙,并随三祖父梁学庠和父亲梁兴韶开始习武。    1948年参加工作后,梁老先后任过小学教师、小学校长、中心小学校长。任教期间,梁以全坚持习武,并在学校组织武术队,向学生传授技艺。1957年蒙受冤屈被错划为右派。    1960年,梁老被摘掉右派帽子后回乡务农。梁老在为生计劳作奔波的同时,仍不忘研拳谱,习武技,除在本村开办武术培训班外,还到密县煤矿、山东、河北矿区等地授武。像郑光荣、郑书敏、梁继红等登封本土的第一批武术新秀就是在那一时期培养出来的。    1977年,日本少林寺拳法联盟欲到少林寺归山朝圣。这一消息传来,令当时的登封县委、县革委的主要负责人十分紧张。为做好接待和武术交流工作,登封县委、县革委经过多方考察,决定让梁老挑起这副重担,领军完成这次武术训练、表演和交流工作。    当年9月,登封县委、登封县革委会派县委宣传部长王铭章亲自到骆驼崖请梁老出山;紧接着县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秦淑忠也提名梁老到县体委工作。    看到领导这么重视,梁老激动地说:“为国出力,匹夫有责,我一定要尽全部力量完成接待和表演任务”。    十几天后,县委派人正式通知梁老到县体委工作。为了全面支持梁老的工作,1978年8月,登封县委又专门为梁老和另外一批右派正式平反,梁老恢复了公职,到登封县体委业余体校担任教练工作。    平反后,梁老不计前嫌,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根据县体委的安排,梁老承担了三项重要任务:一是组建一支过硬的表演队伍,做好外事接待的表演、交流准备工作;二是挖掘整理少林武术,为推动少林武术的发展打好基础;三是写出一份向日本客人介绍少林武术来龙去脉及其风格特点的系统而又简约的文字材料。    为了尽快完成任务,梁老首先到少林寺拜访了高僧德禅、素喜、行政等大师,和他们一起对少林武术的历史渊源、风格特点、文化内涵等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和分析。之后,梁老便不分昼夜地对少林武术进行研究和整理,首先撰写了一本《少林武术简介》,尔后又撰写出了建国后第一本少林武术专著——《嵩山少林拳法》,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系统地介绍了少林武术的渊源和发展历程,少林拳的风格和特点,少林拳主要套路的演练方法和口诀,各种技击法的演练方法和口诀,演练拳术、器械和各种技击法应注意的事项等,并配有插图,可谓图文并茂。不仅成了日本少林寺拳法联盟代表团来访的宣介材料,也成为日后广大群众学习、演练少林拳的基础教材。    接着,梁老在县体委主导下和杨聚才、王超凡一道又着手组建武术表演队伍。经过认真选拔,组建起了以梁以全、杨聚才、王超凡、安振喜、陈五经、王宗仁、耿合营、焦洪波、郑光荣、冯根怀、郑书敏、王松伟、梁松华、梁继红、王占峰等一批新老选手为骨干的表演队伍,并于1978年3月,举办了登封“文革”后首次武术表演赛。在这次表演赛上,梁老有生以来首次作为运动员参加了比赛,上场打了一套既娴熟又雄浑刚健的少林长拳,并以绝对优势获得了一等奖。这次表演赛既推动了武术运动在登封的发展,又为接待日本少林寺拳法联盟来访进行了很好的练兵。1979年4月14日,由会长宗道臣率领的日本少林寺拳法联盟代表团到少林寺朝圣,认祖归宗。       座谈时,有一位日本人说:“少林武术在中国已经失传了,真正的少林武术在日本,要不了几年,少林拳的中心将在日本。”     听到这番飞扬跋扈的话语,梁老很气愤,当场就理直气壮地予以反驳:“中日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宗道臣先生能来少林寺学习少林拳,并把少林拳在日本推广,值得人们尊敬。少林武术在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登封是少林拳的故乡,这里的人们习武成风,练武之人达数十万计,少林武术正在发扬光大,少林武术根在登封的事实永远不会改变!”    随后在交流会上,梁老演练了两套少林拳:一套是刚健潇洒的“少林仙招虎扑把”,另一套是饱含深厚文化底蕴和内涵的“少林大洪拳”。梁老至今仍清楚地记得当时演练的情景,梁老还没有收式,在座已是掌声爆响!    表演完后,在客人的欢呼声中,梁老行了一个抱拳礼走回座席。突然,访问团中一位武士朝梁老走过来,一边说着生硬的中国话“佩服,佩服!”一边突然握住梁老的右手,暗中用力。梁老顿感虎口一紧,立刻警觉到来者不善。一场较量开始了。梁老想:这次较量既要维护少林拳的威望,更要维护中国人的尊严,同时也不能使这位日本人太丢面子。于是梁老暗下决心,决定用自己的真功夫展现中华武术的实力——梁老面带微笑,暗运内力,直达五指,将手腕微微一扣,立刻便使那个日本武士脚步不稳,打了个趔趄,险些摔倒。就在他快要倒地的瞬间,梁老用左手扶了一下那日本武士的身子,同时也收回了内力,日本武士才算站稳。这样一来,既教训了那个不知天高地厚的日本武士,又维护了中国人的尊严,同时又给对手留足了面子。那个日本武士羞得满脸通红,恭敬又热情地握着梁老的手说:“梁先生武功高超,令人敬仰。”     这一场较量,虽然时间很短,但在场的行家里手均看得清清楚楚,尤其是宗道臣看得更清楚,心里更明白,他知道站在面前的是一位功力深厚的武术大师,不仅技艺超群,而且武德高尚。他立刻站起身朝梁老走来,并热情地握住梁老的手,连声说:“梁先生,您的拳法精,功夫好,您让我们看到了真正的少林武术。”这次成功的表演,梁老不仅展示了个人文武兼修的深厚功底,更提高了少林武术的知名度,也为改革开放后少林武术走向全国、享誉世界洞开了大门!
三、著书出访    1980年,梁老根据国家体委、河南省体委关于武术挖掘整理工作的要求和登封县体委的工作任务及分工,对少林武术开始了更深层次的挖掘整理。    为了做好挖掘整理工作,加快工作进度,梁老早上和下午给学生上训练课,上午去走访一些知名的老拳师,夜里挑灯夜战到凌晨整理武术资料。走访老拳师时,有些老拳师保存有拳谱,梁老便借来拳谱认真抄写整理。有些人不愿意外借,梁老就找个凳子坐在他家抄写。有的没有拳谱,梁老就请他们口述,自己认真进行记录。有的既有拳谱又有口头留下的拳诀,但他们不愿意献出来或说出来,梁老就耐心地给他们做思想工作,使这些老拳师放下思想包袱,解除顾虑,配合工作。    在少林寺南寨沟,梁老有幸走访了王定一老拳师,王老拳师不仅坦诚地给梁老背诵了很多少林武术套路的口诀,还让他的侄子王宗仁毫无保留地为梁老演练了七星拳、长护心意门拳。听说巩义芝田有一位老拳师功夫好、有拳谱后,梁老不顾天热路远,翻山越岭步行前去拜访他,虚心求教。老拳师献出了他家几代流传下来的杨家枪谱和螳螂拳谱。在登封券门,梁老看望了老拳师赵江,知道梁老的来意后,赵江老拳师主动拿出家里保存的关东拳拳谱和杨家枪谱,并告诉梁老,关东拳拳法是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下关东时的独门功夫,招数威武雄壮,刚烈勇猛,实战性很强,之后两位老人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在磨沟,梁老还从范金祥、范海云那里收集到了老洪拳、小红拳拳谱。    在1985年至1987年的河南省武术挖掘整理工作中,登封共献出12本武术资料,其中11本来自梁家,这11本有梁家祖传的也有梁老个人撰写的。如《少林武术简介》、《少林武术教材》、《少林武术研究》和《嵩山少林拳法》等理论著作。梁老那段时间在从事武术理论编著工作的同时,还在国内外报刊杂志上发表论文29篇,被河南省体委授予先进工作者。2012年,梁老又编写出图文并茂的《嵩山少林拳法歌诀集锦》,字里行间,闪烁的是梁老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迈和激情,呈现的是梁老生生不息的旺盛的活力和气冲霄汉的凌云壮志。    1980年11月20日——12月10日,应日本少林寺拳法联盟的邀请,梁老随中国体育代表团访问日本。这是中日建交后少林武术第一次出访日本,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少林武术第一次走出国门。   在做出国准备时,梁老制定了明确的目标:一要出色地完成表演任务,展示少林武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文化内涵;二要展示少林武术强体健身,陶冶情操的独特魅力;三要展示中国人民传统的优秀品德和崭新的精神风貌;四要让日本人知道什么是正宗的少林武术,少林武术永远扎根在中国。    在日本的一个月,除了北海道,梁老随中国体育代表团几乎走遍了各个州县府:东京、大阪、京都、箱根、神户、伊豆、四国和日本少林寺拳法联盟总部香川,也看到日本不少城市开办有武道馆,这给梁老自己创办武校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和启发。每到一座城市,梁老都要参加座谈和表演,向日本武术界、体育界以及各个阶层的人士,介绍少林武术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内涵,介绍少林武术的风格特点和健身技击等实用价值,表演少林拳的各种套路、器械和功法等。    那段时间,梁以全的名字和中国体育代表团一起被日本各大电视台、各大新闻媒体争相报道,专题采访。他们纷纷称赞梁老是中国一代少林武术宗师。特别是在日本少林寺拳法联盟总部香川,在宗道臣组织的近万人的演示大会上,梁老演练的正宗少林拳更是令在场的人们折服,他们不得不承认,少林拳的根在中国。    访日期间,白天梁老随代表团参观、访问,梁老有意识地对少林寺拳法联盟的发展计划、规模、设施、组织形式、管理办法、教材和训练手段等,进行认真细致的调研、考察。晚上躺在床上静静思索:登封是少林武术的故乡,中国是武术的发源地,泱泱大国,却没有专业性的武术学校,如何能培养出优秀人才?办一所专业性的武术学校的理念由此在梁老心中萌生。四、首创武校    访日归来,梁老经过认真思索和论证,创办武术学校的思路越来越清晰,根据中国的国情和登封的特点,梁老下决心,一定要办一所文武兼修的学校。学校的办学宗旨是以武术为主体,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为国家培养优秀的武术专业后备人才。办学方针是自力更生,以武养武。    随后梁老就把自己的思路、方案、计划、措施、目标,写成详细的书面材料,报送给有关领导,得到了河南省体委、登封县委、县政府和县体委的大力支持。1981年7月15日,经河南省体委批准,梁老创办的全国第一所专业武术学校——登封县体委少林武术体校正式挂牌成立,由梁老任校长兼总教练。    当时没有校舍,经费又有限,梁老就四处奔波,寻找最适宜的场所。最终租下了嵩阳书院生产大队遗弃的六孔破窑洞。其中两孔窑作为文化课教室,一孔窑作办公室用,另外三孔窑做学生寝室。没有门,梁老就带着学生找些竹竿、树枝扎个门,挡风遮雨;没有床,又领着学生上山割草打地铺;没练功场,领着学生一镐一镐地刨,一锨一锨地铲,平整场地。学校开办时,学员、教练员、文化课教师和管理人员的指标只有27个,其中还有6个是专业运动员指标,要承担各类武术比赛的任务。当年进入专业队的是耿合营、焦洪波、郑光荣、王松伟、梁松华、郑书敏。为了减少开支,梁老就既当校长又当教练还兼菜买。    学校虽然简陋,但梁老对武术教学和训练抓得十分严肃认真,很快使学校走上了正规化。    由梁老创办的武术学校从起步那天起,就显示着极强的生命力,连续三年夺得全省武术比赛团体总分第一名。国家体委主任李梦华、副主任徐才等领导来考察,称赞这是中国第一家专业性武校,为中国武术后备人才的培养开创了一条新路。    1982年中央纪录电影制片厂来登封,以梁老和学校为主题拍摄了纪录片《武术之花》,第二年中央电视台又以梁老为主拍摄了电视资料片《少林武术》。在以后的几年里,省、市电视台还在梁老创办的武术体校内拍摄了《少林功夫一摇篮》,日本电视台拍摄了《体校一日生活》。梁老和学生们还参加了电影《木棉袈裟》、《少林俗家弟子》、《杨家将》和电视剧《海灯法师在少林》、《少林女和尚》等11部影视剧的拍摄。2004年10月梁老接受了央视一套《夕阳红》栏目专访。2007年5月,梁老主拍了央视中文国际频道《走遍中国》栏目组拍摄的《护国少林》专题片。2013年2月,梁老应邀赴北京接受了央视四套《天涯共此时》栏目的专访。    学校办出了成绩,其声誉也随着改革开放的热潮,传遍了全国,全国各地的学生纷至沓来,校舍不够用,只好租群众的房子,甚至几易其所。直到1984年 9月,才正式搬进县体委院内的少林武术培训中心。随着事业的发展,学校的教室、住房条件也得到了改善,各种训练器材也得到了不断更新,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运动技能也不断提高,连续四年获得河南省武术比赛团体第一名。经县体委领导协调,1986年将县少林武术体校合并到武术培训中心,由梁老统一管理,武术培训中心正式更名为登封县体委少林武术体校。1987年,再度与北京体育学院合作,联合创办少林武术专修院,北京体育学院派出著名教授、讲师来这里授课,学校成为北京体育学院毕业学生的实习基地。到1988年,在校学生达1400多人。 就是从这些弟子中走出了清华大学体育学博士冯宏鹏、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陆林、中国武警学院教研室主任王勇、北体大硕士生导师段全伟、全国及世界搏击冠军杨建芳、解放军特级侦察员张保、匈牙利总统卫队格斗术教官王德庆、国家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办公室主任冯宏芳、公安特警一等功获得者吴庞业、影视新星田小辉及众多武校校长、企业家,还有现登封市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主任王松伟,副主任梁松华、郑跃峰,少林寺外联办主任郑书民等都是他昔日精心培育的弟子。    梁老创办少林武术学校的事迹很快引起了媒体的关注:《中国体育报》发表了长篇通讯《少林第一拳——记著名武术家梁以全》,《河南日报》发表了《梁以全果然一良拳》的新闻报道,《郑州晚报》发表了长篇通讯《儒雅武师——著名少林拳师梁以全印象记》,全方位报道了梁老习武、授武、办学、育人的突出事迹。《中华武术》、《少林与太极》、《武魂》等国内外武术刊物也对梁老多次进行图文并茂的宣传报道。2013年11月22日,《光明日报》头版头条以《风拂鹅坡岭——登封鹅坡武校发展见证改革奇迹》为题报道了鹅坡武院的“前世今生”、“教育模式”和“新梦想”,引发海内外巨大关注,郑州日报、郑州晚报、郑州党建网、凤凰网、新浪网、网易、和讯网等媒体全文转载了这篇报道;2014年3月,中新网、人民网、新华网以《春风拂少林 筑梦鹅坡岭 登封鹅坡武院改革发展侧记》为题报道了鹅坡武院喜遇改革良机 “破茧而出”、沐浴改革春风 “化茧成蝶”、 光大少林文化 “实干筑梦”的光辉历程。


心情寂寞 发表于 2014-6-11 15:05:13

五、传播武术    1979年5月,全国武术观摩交流大会在南宁举办,许世友将军出席大会观看表演。大会上梁以全的少林拳表演,让老将军兴奋不已,特意安排接见了少林拳代表梁以全。得知梁以全正在整理少林武术资料时,非常高兴,当即提出要求出书后一定要送他一册。在将军驻地,梁以全还专门为将军表演少林功夫。一年后,时任中共河南省委书记的戴苏理专程到登封取走了梁以全撰写的少林拳谱,转送许世友将军。    自古以来,少林武术仅仅是用于演练、强身和自卫,始终没有走向市场化的路子,表演的价值根本没有体现过。梁老在文革后刚走上工作岗位时,教练和学生常常吃不饱饭,没有校舍,没有场地,没有发展资金。怎么去养活这个学校呢?梁老从体校开始,就自己带领学生,最初是用马车,后来是拖拉机,再后来是货车,拉着队员和器械,到周边的乡镇、县市和地区去表演宣传武术。每到一个地方表演,不卖门票,吸引了很多当地的百姓前来观看,表演结束后,不少观众自发地向武术队赠送些粮食,体校实现了自给、自足,自己发展。梁老发起的初期阶段的武术表演活动,一方面宣传了武术,另一方面产生了效益和收入。后来,梁老又主动和旅游管理部门联手,与西方发达国家的演出商合作,创作剧本,融入情节,请专业人士从声、光、电等方面入手,对武术进行全方位的包装后,把武术表演的舞台搬到了法国巴黎、英国伦敦、奥地利维也纳……正是从那时候开始,人们才知道,武术有表演价值、有市场,武术才逐步走向了舞台,走向了国际,形成了产业。    1988年,经河南省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的严格审定,梁老被评为国家高级教练,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位少林武术高级教练,并当选为少林拳法研究会会长,被任命为河南省武术馆副馆长、登封县少林寺武术馆业务馆长兼总教练。    虽然职务升了,日常事务多了,但梁老骨子里对少林武术的执着却一点没有少。在武术馆,梁老以主力队员为骨干,组织起了一支专业的表演队伍,每天为国内外高层次的领导和参观团体,表演展示博大精深的少林武术,为少林武术在全球的推广和普及做出了积极贡献。    1988年10月在杭州举办的国际武术节上,梁老被大会组委会授予“国际武术贡献奖”。 1990年梁老被评为登封县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991年,梁老当选为河南省第八届人大代表。梁老还连任四届登封县政协常委。在担任河南省人大代表和登封县政协常委期间,梁老充分履行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权利和义务,深入基层视察和调研,为河南、登封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建言献策。    1992年,已过花甲之年的梁老代表中国郑州队参加了第二届中国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表演了罕见的兵器——少林拐和梁家祖传的少林长拳。全场观众为这罕见的兵器,为这出神入化的表演所征服,报以热烈的掌声。梁老也荣获了拳术和器械两项表演一等奖。从北京来观看武术节的原国家体委主任荣高棠亲自为梁老颁奖,并握着梁老的手说:“你是老当益壮,炉火纯青。”    对于梁老在挖掘整理少林武术资料和武术理论研究工作,以及为振兴少林武术事业所做出的突出贡献,国家给予了最高荣誉:1993年,梁老荣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12月,梁老又以精湛的武功、高尚的武德和为少林武术、中华武术做出的突出贡献,当选为“中国当代十大武术名师”。

心情寂寞 发表于 2014-6-11 15:08:17


六、再创辉煌    1995年,梁老光荣离休了。但梁老离而不休,发挥余热,又办起了登封最早的民营武术学校之一——少林鹅坡武术专修院,继续为国家培养少林武术专业人才。    办校以来,少林鹅坡武术专修院坚持“德育为首,育人为本”的办学理念,整合资源,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学设施逐步完善,办学效益连年攀升,教育质量稳步提高,毕业生就业渠道不断拓宽。    学校连年来向北京体育大学、成都、天津、武汉、上海、沈阳、西安等八大体院以及河南大学、郑州大学等院校输送本科生3000多名。为全国各地武警、公安、保安等部门输送人才1万多名,为少林武术培养了5000多名合格的教练员和裁判员,为社会各界培养了10余万武术人才。学校连续十年保持凡高中、中专毕业,年满十八岁的毕业生安置率达百分之百的记录。连年来,无偿资助失学儿童重返课堂达600多名,收养孤儿近百名,安排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622人。    连年来,学校在国家、省、市各级武术大赛中荣获奖牌4000余枚,其中金牌1900余枚。荣获河南省少林拳五连冠,全国武术少林拳大赛少林拳冠军,第三、六、七、九届中国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少林拳冠军,第四、五、六届全国武术之乡武术比赛套路、散打团体双第一,三次蝉联全国武术馆校武术比赛套路团体总分第一名。2014年5月2日,在国家体育总局、中国龙狮运动协会主办的2014年“黄飞鸿杯”全国南北狮王争霸赛暨水上双狮挑战赛上,学校代表队作为河南省唯一入选参赛团队,以预赛第二名、决赛第一名、团体第二名的成绩,荣获大赛的“北狮银奖”。    学校先后参加了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外交部组织的“感知中国.墨西哥行”、“感知中国.波兰行”、“感知中国.印尼行”、“俄罗斯.中国年”等大型武术文化交流活动。组织数万名师生参加了上海世博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运动会、第二届亚洲室内运动会、第八、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等大型活动开幕式文艺表演! 学校先后荣获“中国十大武术名校”、 “全国十杰武术学校”、“国家青少年武术俱乐部”、“中国武术培训基地”、 “中国武术登封基地”、“河南省十佳武术馆校”、 “河南省单项体育后备人才训练基地(套路专业)”、“河南省武术工作突出贡献奖”,并被评为河南省“五好”基层党组织、郑州市“五好”基层党组织,多次被评为“郑州市民办职业教育学校十佳单位”、“郑州市职业教育先进集体”、“郑州市职业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先进单位”、 “郑州市民办职业院校实验室建设先进单位”、“登封市教育教学特等先进单位”、 “郑州市文明学校”、 “登封市五佳馆校” 。还被河南省教育厅、公安厅、外事办联合批准为国际武术留学生学校。    德高望重的梁老已不仅是一位武学宗师,还是当之无愧的教育大师、管理专家和思想智者,因为他的行为与思想永远指导着一座师生规模近万人的武术学校,这里不仅英才辈出,还挽救了一批又一批徘徊在社会边缘的问题少年,这些来自全国各地被各类学校抛弃而家长又实在管不了的“小霸王”“小网瘾”“小孤僻”“小病篓”们,在这里告别了诸多毛病问题,文武兼修,德才兼备,健康快乐的成长。多少曾经无奈的家长看到孩子们的变化激动得难以言表!因为他们看到了孩子的明天及家庭的新希望。这所学校被家长们誉为“最具安全感”、“最重武德”、“最重视文化课教学”、“升学就业率最高”、“最重视思想教育、爱国教育”的校园;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国的武术弟子门徒……    近年来,在梁老的不懈努力和积极推动下,少林鹅坡武术专修院已走出了一条多元化、产业化、国际化的科学发展办学之路,组建起了少林鹅坡教育集团。如今,由集团投资兴建的美真宜超市已成为登封市区的大型连锁超市之一;投资超过亿元建设的 “少林武术文化博览中心”和禅武大酒店,已成为全国二十大体育景观之一。    2013年,由少林鹅坡教育集团投资10亿元,总占地面积960亩,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的中国禅武文化国际研修中心项目已经列入河南省2013年度重点建设项目。它的建成,必将为鹅坡武院和少林鹅坡教育集团的健康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

心情寂寞 发表于 2014-6-11 15:09:46


后记       如今的梁老虽已八十多岁,但他性格爽朗豁达、与人为善,从不算计他人,用他的话说就是“佛心做人,道德做事,对人包容”。不管是同在一个办公室办公的集团员工,还是同在鹅坡校园中生活的8000余名师生,对梁老都是既敬仰尊崇,又特别想亲切接近他。    为了激励登封青少年学文习武,梁老特别强调凡是登封籍学生一律免收学费,并先后为外省、市受灾地区的数百名学生减免学费。如: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后,鹅坡武院积极行动,慷慨解囊,为灾区捐善款13.52万元。秋季开学后,为支持四川灾区重建,关心灾区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又对四川广元学生李小宇、杨力、王彪、王静、杨梓樱、仇道松等六人,全部免除1800元学杂费,并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2009年春季开学后,再次为来自四川灾区的学生周承源、杨浚松同样全免学杂费1800元,并每人给予1200元的生活补助。2013年4月又为四川雅安灾区筹集善款6.5万元。另外,在鹅坡武院,凡是特困生,只要持乡、村两级证明也可减免学费,近年来,仅此项学校为社会贡献达数百万元之多。同时,还安置退伍军人、下岗职工及其它社会剩余劳动力到学校工作达百余人,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政府压力,维护了安全稳定的社会局面。    在学校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梁老时刻不忘支持家乡贫困山区和灾区的建设,在2004年前先后捐款150多万元修水泥公路,建校舍,建戏楼,盖乡村俱乐部、文化活动室,翻修凤冠寨豫西抗日根据地指挥部。2004年至2014年以来又捐资60多万元,先后用专车接送192名六十五岁以上老人到开封龙庭、相国寺景区和少林寺、嵩阳书院、中岳庙等风景名胜区参观、游览,除购买门票外,还安排在酒店午餐,临别前每人都赠送百元的手杖、图书留作纪念;每年春节前夕,通过村委给30多户贫困户发放春节慰问金和棉衣、棉被,让他们度过温暖、祥和的节日。捐资30多万元给村中20多名贫困、孤寡老人,让他们坚持送孙子读高中、上大学,有病能及时得到救助。还资助八个孤儿从小学到高中毕业、参加工作。    近年来,梁老除了每天坚持读书、看报和少量工作外,还参加一些必要的社会活动,生活极有规律。他每天早晨五点钟起床,坚持练功,选择一些武术功法中适应自己的动作,坚持锻炼,增强体能。他也选择静养功适当休息,每天中午,必睡一小时。他说,人的生存就是气血的生存,所以他很注意调整呼吸,重视养生。练功时,要气沉丹田,练习吐纳功夫,气壮了,身体自然就健康。      在饮食方面,他也有自己的原则,每天少肉多素,不喝酒,不抽烟,不陪客人吃饭。每天三餐按时吃,爱吃的不多吃,不爱吃的不少吃,达到饮食科学均衡。每天至少吃一个鸡蛋,喝一杯牛奶,吃一些玉米类食物。      和谐的家庭氛围也是梁老健康幸福的源泉。梁老的两个儿子梁少宗、梁少飞,都子承父业,继续从事少林武术文化事业的传承、发展工作。梁老儿孙满堂,在饱享天伦之乐的同时,对膝下的儿孙也十分关爱。在整个采访过程中,梁以全老人慈祥的笑容始终挂在脸上,言语中充满了对晚辈的关爱和信任。(编辑:韩跃文 网名:寂寞)

五谷杂粮 发表于 2014-6-11 18:43:54

一代宗师当之无愧

反弹琵琶 发表于 2014-6-12 08:26:24

德高望重,武术世家。

のмǒ簬ヤ 发表于 2014-6-12 08:54:08

:):):):):):):):):):):):):):)   鼓掌!鼓掌!鼓掌!鼓掌!鼓掌!鼓掌!

郑州工人 发表于 2014-6-12 14:27:33

:)

驴友 发表于 2014-6-12 17:43:25

绅士之家,弟子楷模

驴友 发表于 2014-6-16 09:11:35

一代宗师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第二期 中国当代十大武术名师梁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