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封“一大”在袁桥?
解放前登封第一次党代会是在大金店镇袁桥村秘密召开的。会议的内幕鲜有人知。建党80周年前夕,笔者到袁桥村考察了党代会遗址,并走访了有关知情人士。在袁桥村西北角,有个老式建筑的院落,这所院落很大,座北朝南。院内有东西两所厢房分别为三间,主房五间,房屋建筑青砖垒砌,房顶五脊六兽,屋墙足有半米厚,古朴壮观。进院要走后门,院墙早已倒塌,大门牌房孤然伫立。这便是解放前登封召开第一次党代会的所在地,袁毅的家。袁毅早已作古,他的儿子袁印在80年代初去世。袁毅的邻居袁学艺,今年80岁,是登封一中离休老教师。他给笔者讲述了有关第一次党代会鲜为人知的故事。
中共登封县第一次地下党第一次代表大会是1939年2月初(即农历1938年腊月)在袁桥村袁毅家后宅堂屋召开。当时是中共袁桥地下党支部书记、党代表袁玉然(袁毅的堂侄)结婚的日子,为避开反动势力的追查,以给袁玉然贺喜为名,登封各支部党代表纷纷从四面八方来到了袁桥村,聚集在袁毅的后宅。参加的人员有李仲敏(登封地下党负责人)、叶西华(又名徐天知)、郭渊博、张金良(又名张健仁)、袁玉然、王高印、刘秉章、李纯如、陈天佑、耿五群等15人出席,中共洛阳地委书记陈耳东传达了上级五条指示:1、对抗战形势的正确认识;2、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中要执行积极、独立自主的工作方针;3、慎重发展、巩固整顿,对党员加强气节教育;4、工作重点转移到农村;5、注重掌握枪支,积极开展武装斗争。
大会根据陈耳东的提议,选举产生了中共登封县委员会,李仲敏任书记兼统战部长,叶西华任组织部长,郭渊博任宣传部长,张金良任县委交通联络员。大会决定把县委机关设在东金店幽兰村棉沟李纯如家和二岚沟陈天佑家,建立颍阳区委、(下辖颍阳、君召、钱岭三个支部)、告成区委(下辖八坊、界头、刘碑支部和烟庄小组)、白坪区委(下辖二岚沟、煤窑沟支部和二仙庙小组)、东金店支部(有赵沟、高马、库庄、袁窑)、大金店区委(辖大金店、阴沟、骆驼崖、周唐庄、袁桥支部)。另外还设有陕州中学支部、武陟中学支部、县师范学校支部和嵩阳小学支部。?
袁学艺对笔者说,袁毅(又名袁强斋),生于1893年,1941年因病去逝,他自幼在家上私塾,1921年赴日本东京政法大学学习,1924年回国出任冯玉祥部军法官。1925年初任国民党桐柏县县长,同年夏季因不满国民党政府的腐败,毅然弃官离任,在洛阳途中,由郭安宇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洛阳高崖村一带搞农民运动,是农民总部负责人之一。1929年后,因直接联系人相继被捕,失去和党的联系,回登封原籍,以开明绅士的身份活动于登封政界。曾先后任国民党登封县政府财政委员会委员长和县一区区长等职。当时为搞好地下党的活动,根据洛阳地委要求,登封要成立县委,李仲敏与袁毅的关系密切,袁毅当时在登封也是很有影响的绅士,加之家中地方比较大,李仲敏与袁毅具体划策后,决定在袁桥村袁毅家召开登封第一次党代会。当时袁毅因为身份特殊,没有参加党代会。袁学艺说,他当时就是共产党员,当年全县共发展共产党员180名。同年10月李仲敏调延安学习,贾谦益接任县委书记。1940年2月7日国民党CC特务王宝华告密,伪县长牛明恕在全县逮捕30多人,其中15人为中共党员。均送往洛阳劳动营监禁,形势恶化。当年秋季,地下党发出了“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的指示,党组织相继撤离,多数党员与党组织失去联系、脱党。袁学艺也是其中之一。
袁学艺说,登封革命几起几落,经历了极其漫长和坎坷的道路。直至1948年5月中旬,陈、谢兵团九纵在登密战役中,打胜卢店战斗和景店阻击战,同时解放了登封县城,从此,全县彻底解放,从而巩固了共产党在登封的地位。(写于2001年) 登封革命几起几落,经历了极其漫长和坎坷的道路。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