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书画 发表于 2011-8-17 22:07:28

嵩山历史纪事(二十)

嵩山历史纪事(二十)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2011-08-05 09:52:50) 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转载


标签: 嵩山李白元丹丘将进酒紫云山文化分类: 嵩山文化系列丛书

736年
李白登嵩山拜会元丹丘,写下《将进酒》
http://s5.sinaimg.cn/middle/584c5425t775f3d734414&690

李白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一生,豪迈游侠、狂放不羁、才华横溢、嗜爱饮酒,创作出了无数脍炙人口、流传诗史的伟大作品。在他仗剑游侠的经历中,嵩山曾是他人生中的重要一环,他曾先后在嵩山修道隐居达四年之久。

李白与嵩山的结缘,缘于他与道教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从小对道教文化的耳濡目染,十五岁时就受戒于三师,举行过最初的入道仪式。李白与嵩山的结缘,是在认识了嵩山道士元丹丘之后。元丹丘就是《将进酒》里所写的“丹丘生”,他是茅山派传人。在日后的交往中,李白逐渐与他成为挚友,他是李白一生关系最为密切的道教中人。今天的太白集中,涉及到元丹丘的文字有十余篇。元丹丘隐居嵩山时,曾多次邀请李白前往。

大约在732年,李白32岁的时候,正式接受了元丹丘的相邀,北上嵩山学道。元丹丘在嵩山的修道地,在嵩山西部余脉紫云山中,李白在《题元丹丘颍阳山居》序里,说出了元丹丘嵩山颍阳山居的位置:“丹丘家于颍阳,新卜别业,其地北倚马岭,连峰嵩丘,南瞻鹿台,极目汝海,云岩映郁,有佳致焉。白从之游,故有此作。”

在嵩山学道的三年多时间里,他得到了元丹丘无微不至的关怀。元丹丘不仅将自己的心得成就倾囊相授,还无私地将道教高级秘诀传给了李白。李白在嵩山除跟随元丹丘学道外,还自己在嵩山寻师访道。

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秋,李白再次随元丹丘到了嵩山的颍阳山居。在元丹丘家里,他遇到了南阳人岑勋。岑勋对李白仰慕已久,曾四处寻觅李白,听说李白常在嵩山的元丹丘家里,就赶到嵩山的颍阳山居等他。这让李白非常感动,二人一见如故,很快引为知己。元丹丘作为主人,带领二人登上颍阳山居背后的马岭,北眺蜿蜒东流的黄河,南望曲折东流的汝海(汝河),西瞻东都洛阳,东顾中岳嵩山,感慨万千,流连忘返。

回到山居,月亮升上了天空。元丹丘在院子中央设酒宴招待二人,一边饮酒,一边赏月。酒逢知己千杯少,他们谈诗论文,开怀畅饮。酒至半酣,李白的诗情鼓荡,他忽然站了起来,对着天上的一轮明月,大声唱了起来: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
为君歌一曲,请君为我洗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共销万古愁。”

这首千百年来为世人传唱的著名诗篇,就这样横空出世。

想念你的嗳 发表于 2013-6-11 10:49:42

诗句看着不错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嵩山历史纪事(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