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 州 求 助 皮 定 均
本帖最后由 王云琦 于 2014-11-25 12:45 编辑兰 州 求 助 皮 定 均
——记皮定均帮解登封老区发展困难的故事
王云琦2013.12.21.
20世纪70年代,皮定均设法帮助登封老区解决困难促进发展的故事,曾经感动着一代人。当年,亲赴兰州求助皮定均的78岁的白坪老人李振义,至今仍似记忆犹新。一提起此事他便心起波澜,激动不已,对皮定均的感激之情油然而生,挥之不去。酝 酿
进入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文化大革命已经进行了五年,社会上阶级斗争的口号感得震天响,人们都分成了造反和保守两大派别,你斗我我斗你派仗不断,大字报、大批判、大辩论、大游行、大集会忙个不停,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学校教育受到严重冲击,造成社会上物资严重馈乏。人们手中本来不多的钱也买不来东西,市场上的一些日用品也成了紧俏货。比如肥皂、洗衣粉、白糖、缝纫机、自行车,甚至连铁锅有时也买不到,许多人不得不托熟人、找朋友“走后门”。
当年,白坪村的李振义38岁正年富力强,在东金店公社的社办三元煤矿工作,担任供销采购员。由于物资紧缺,工人们经常闹革命,生产受到严重影响。矿上生产出来的为数不多的煤炭不愁销路,连周边的农户用煤都不能满足,紧缺的是煤矿生产所用的基本材料,比如坑木、道轨、斗车、支护和运输工具等。特别是钢材、木材、水泥等,是国家计划物资,一些国营大厂都不能满足,社办企业就更难搞到了,三元煤矿上更是缺乏。为了解决这些困难,公社和煤矿领导愁锁了眉稍,李振义作为煤矿供销人员,也常常被领导督促,并为此发愁。、
在工作之余,李振义不时地会给大家讲起自家的革命家史。1944年到1945年,皮定均率八路军来登抗日,司令部曾驻扎在他家。当时只有 岁的李振义被皮定均称为小鬼,常到皮定均的跟前玩,彼此亲密无间。八路军严明的军纪,亲民爱民的作风,令人十分感动,由于军民团结,最终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李振义的讲解,讲者无意,听者却有了心。当时矿上的领导和同志们面对遇到的困难,纷纷议论,如今皮司令已经官居高位,能不能再求助于他,给咱们弄些物资设备,加快发展。这个想法很快也传到了公社和县里,公社书记景春艳多次找他,鼓励他前去找皮定均。
在县城生产公司当经理的东金店乡幽兰人刘子修和在县计委当支部书记的骆驼崖人梁宝林,也面临着物资的严重不足,难以适应县里发展的需要,县委领导也多次给他们加压。他们听说李振义与皮定均熟悉的消息后,也多次找到李振义,鼓励李振义去找皮定均帮忙。当时大家也担心,如今皮定均是位高官,重任在肩,会否接见我们,能否给我们帮忙?但是面对眼前的困难,多数人主张鼓起勇气,去试一试。经过近二年的反复酝酿,终于下定了决心。
成行
这次去见皮定均,主要靠的是李振义。当李振义有了信心后,成行便被决定下来。决定前行的有三个人,白坪村的李振义、县计委的梁保林和县生产资料公司的经理刘子修。公社书记景春彦亲自给李振义等!人交待了任务,开了县、社证明和介绍信。要李振义代表老区人民向皮定均问好,请求皮司令帮忙为公社买一部汽车,买一些煤矿急需的钢材。另两个同志主要是为县里争取一些建设物资。
“李振义等人要到部队上见皮定均啦!”这个消息不胫而走,白栗坪、东金店一带的群众,纷纷找到李振义等,要他们见到皮定均后,为大家带去老区人民的问候。李振义的五叔,当年跟随皮定均干革命的李鹤林,给皮定均写了亲笔信让李振义带上。李振义的四爷,当年第一个在白坪接待皮定均,并且把家中房子腾出来让皮定均驻扎司令部的李如松,听说李振义一行要去见皮定均,他忙从家中拿出了一张自己的半身照片,说:“孩子,你把这张照片带着,或许会有用场,如果他认不出你来就把这张照片让他看,见了皮定均替我向他问好。”
一切都准备好后,1973年的农历3月,李振义、梁宝林、刘子修三人带着登封老区人民的问候和期望离开了登封。他们先从登封乘坐汽车,到达郑州后又改乘火车,踏上了西行兰州之路。
那年,皮定均在兰州任兰州军区司令员。皮定均是一个十分能干的人,他的功绩和才干一直受到毛主席、党中央的高度赞扬。解放后他一直处在对敌斗争的最前沿。开始,台海局势紧张,蒋介石大肆叫嚣反攻大陆,经常骚扰福建边民。毛主席则派皮定均担任福建军区司令员,在福建前线担负着抗击美蒋、解放台湾的历史重任。1968年后,中苏关系破裂,苏联在中苏边境陈兵百万,不断制造摩擦、事端,虎视眈眈威胁中国,中苏边界成了战事的前沿。1969年,毛主席又将多谋善战的皮定均从福建前线调往中苏边界的兰州军区担任司令员,担负对苏作战维护祖国安全的重任。至1973年,皮定均已经主政兰州军区4个年头了。
李振义一行经过一天一夜行程,终于来到了兰州。当时已是下午时分,看天色已晚,他们便找了个旅店住下。第二天早饭后,便急速来到了兰州军区司令部大门口。
司令部的大门威武雄壮,门里门外的两侧各有两位精神饱满的卫兵笔直地站着岗,守卫着庄严的司令部。透过大门,只见院内环境优美,秩序井然,充分显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神圣不可侵犯,显示了伟大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威武强悍,同时也显示了皮定均司令员治军严谨。
李振义一行来到门岗传达室向值班的工作人员说明了来意,并将介绍信递上。门岗很快向里面进行了转递,不一会儿,里边走出来一位军人,向李振义一行敬礼握手。他说“信件已经向首长汇报,现在首长正在举办师以上干部训练班,工作很忙,难以抽出时间,20天后训练班才会结束,首长说这是我们八路军老家的客人,一定要好好接待。特意嘱咐我们先把老家的客人安排好,要你们耐心等待,待他抽出时间时一定亲自接见各位”。于是李振义一行就被安排在了军区的招待所住了下来,免费供应着吃住,受到了十分优厚地宽待,服务人也都热情地称他们“老家人。”
接 见
李振义一行,虽然吃住都很舒服,但是因为任务没有完成,仍然心思不能安宁。于是他们每天都到司令部门口打听,希望能得到皮司令提前接见的消息。这样连续有六七天的时间,生产公司的经理刘子修因单位有要事提前离开了,只留下了李振义和梁宝林。
又过了两天,李振义和梁宝林又来到司令部门口,李振义猛然想起了在家出发时他的四爷李如松给他的照片。于是,他向门岗讲了自己渴望早日见到皮定均的心情,并请门岗将这张照片转呈皮定均。
过了一阵子,司令部里走出一位军人,自称是皮定均的秘书叫肖有明。他说:“老乡,你们转送的照片司令员见到了,他看了又看,说这是老家的亲人来了,让办公室调整工作日程,提着接见你们,时间定在明天上午。”
当天晚上,李振义和梁宝林兴奋得一夜都没有睡好觉,想着有一肚子的话要对皮司令说。
第二天上午,他们一大早便来到了司令部门口。大约九点钟,肖秘书来到了门口,他说:“司令员让你们进去见他。皮司令实在是太忙了,能挤出时间见你们已经很不容易了,你们有话要快说,最多不能超过20分钟时间。”
李振义、梁宝林听后不由得紧张起来,心想我们千里迢迢来见司令,只有20分钟,这话该怎么说呢。他俩一边走一边想,经过五道岗哨来到了一栋小楼前,在肖秘书的引领下,他们进门上了二楼。
肖秘书敲开门,带入了皮司令的办公室。正在戴着眼镜看文件的皮定均,听到有人进屋,赶忙摘下眼镜站起身,离开办公桌热情地迎了上来,同李振义、梁宝林紧紧地握手。59岁的皮定均中等身材,精神饱满,身体健壮,嘴唇微扬,亲切和善。
他说:“你们是我的第二故乡登封老家来的客人啊,欢迎欢迎。因为忙,没有及时接见你们,让你们久等了,快来坐下。”接着他把李振义、梁宝林让到沙发上,同时吩咐肖秘书赶快倒茶招待。
李振义说:“皮司令,登封老区人民可想念你啦,他们让我们向你问好。”
皮定均说:“是啊,我也很想念大家,过去老区人民给了我们很大的支持,使我们终生难忘。现在老区人民生活怎么样?老区都有什么变化?”
皮定均问李振义:“你叫什么名字?”李振义说:“我叫李振义,是东白栗坪村的,你当年就在我们家住。”皮定均说:“看你的样子我想起来了,当年你只有 八、九岁,那时还只是个小鬼,我们很喜欢你,我们都逗你玩,你给我的照片上的李如松老人是你的什么人?”李振义说:“是我的四爷。”皮定均说:“李如松老先生,是个很了不起的人物,是老区人民的典型代表,我们刚到白坪,是他老人家首先接纳了我们,给我们腾房子,让我驻扎了司令部,他为八路军、为抗日作了很大贡献,人民不会忘记他的。现在你们村的高记、李金光、高金堂怎么样?”
高记,东白坪村人,当年皮定均在登封抗日时,他是民兵队长,经常配合八路军抗日和保卫根据地。李金光,东白坪人,当年是登封抗日县委县政府的保卫人员,他为保县委县政府领导的安全作出了贡献。高金堂,东白坪村人,他是当年东白坪一带的村长,担负着为八路军筹集军粮的任务。通过他的工作,为八路军筹集到了大量的粮食、布鞋、衣物,保证了军队的急需。皮定均一一问了他们的情况后,又问了登封、白坪、大冶、徐庄、君召、石道、颍阳等地的情况。
接着,皮定均说:“请你们谈一下,你们这次来找我有什么事。”李振义和梁宝林说:“皮司令,登封老区现在虽然较过去有了很大变化,但是发展还比较缓慢,各方面还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特别是物资和设备都很紧缺,我们所在的东金店乡镇煤矿很想买一台汽车,买一些煤矿生产急需的钢材,县计委和县生产资料公司也急需买一些制造农具所需要的钢材。为此县里和公社特派我们来找你,请你给我们想想办法,提供一些帮助。”
皮定均听后,沉思了片刻,他说:“目前我们国家还很穷,老区人民的生活还没有得到彻底的改善,这使我们感到非常地心痛。我很想帮助老区,这也是我们应尽的义务。但是,当前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他们想方设法封锁我们,给国家造成了暂时的困难。你们需要的帮助不算过份,但是目前我很难办到。一、我是军队的领导,不管经济、物资和地方工作;二、汽车、钢材都是国家计划内的物资,没有计划很难搞到。三、兰州这里的物资,都是从东部口内西运而来的,即是能弄到也是难以运回的,国家有规定,所有的物资特别是钢材机械一类,只能西行,绝对不能向东倒行。你们既然来了,就在这里多住几天,让肖秘书带着你们各处走走,开阔一下眼界增长一些见识,或许对你们的发展会起到一定的作用。老区的忙我们是一定要帮的,我再给河南的省委书记刘建勋写封信,你们找他让他给你们想想办法。”
接着,他把肖秘书叫到当面,让肖秘书停下手头的工作,交给别人帮,专门负责接待李振义、梁宝林,带他们参观,为他们服务。、
不知不觉时间已经过去了两个小时,原定20分钟的接见时间,皮定均却用了两个小时,令李振义和梁宝林激动不已。
援 助
回到招待所,李振义和梁宝林激动的心情仍难以平静。他们细品着皮定均的谈话。皮定均对登封人民的感情真是深厚,他讲的难处也确实是实际情况,看来这次采购汽车和钢材的任务是难以完成了,尽管如此,我们也看到皮定均是尽了可尽的力量。这样我们来学习一些外地的先进经验也是收获。
第二天,肖秘书一大早就来到了招待所,招呼李振义、梁宝林上车参观设在兰州的大工厂。他们在肖秘书的带领下,参观了兰铁、兰化、兰炼等十多个大厂,每个场面都看的很仔细。在参观中,李振义和梁宝林发现这些大厂的院子里多少不同地都堆放的有一些废铁或边角废料。李振义指着厂里堆放的废弃的半截钢轨随口说:“这废钢轨要是在咱的煤矿上,是会大有用途的,咱们缺的就是这。”梁宝林踩着脚下的边脚废铁说:“这些在这里都弃之不用了,如果在咱那里在,还可以打制一些农具,供应农民各地使用。”
他们两个说者无意,而带领他们参观的肖有明秘书听后却有了心。他回到部队后便立即向皮定均作了汇报,皮定均则让肖有明留心各厂所存废铁的情况,设法给各厂负责人打招呼,并派人一个厂一个厂地,一车一车的,多的用汽车,少的用三轮车、架子车向火车站集中。
近20天的参观就要结束了,肖有明对李振义、梁宝林说:“这几天的参观你们一定收获不小,我再告诉你们一个消息,皮司令已经把你们想要的废钢材,从各个厂集中到了火车站,并且安排了车皮,他是在想办法既不违背国家政策,又要为老区人民帮忙啊。”在肖秘书的带领下李振义和梁宝林来到火车站,只见三十多吨老区人民急需的钢材装了满满一个车皮,正整装待运。
这出乎意料的惊喜使李振义和梁宝林始料未及,他们高兴地简直要跳起来。肖宝林说:“皮司令还给河南省委的第一书记刘建勋写了信,要你们有困难时找刘建勋解决,免去千里奔波的劳顿之苦。”接着将信递给了李振义。
既开阔了眼界,又采购到了钢材,任务完成的很圆满,李振义和梁宝林就要返回登封了。他们问肖秘书:“钢材要付多少钱。”肖秘书说:“首长讲了,过去老区支援了人民军队,今天人民军队也要支援老区人民,钢材和运费都免了,你们回去只需到密县的七里岗提货就行了。”
李振义至今还清楚的记得,即将离开兰州的那天,皮定均派肖秘书专程来到招待所代表皮司令来送行,把办好的钢材提货单、火车票交到李振义手中,用军用吉普车将他们送上了东去的列车。
李振义和梁宝林回到登封后,向公社领导和县委领导作了认真汇报,不久,运钢材的车皮也到达了七里岗火车站。三十多吨钢材中有三分之二是道轨,被运到了东金店公社三元煤矿使用,使三元煤矿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有三分之一是碎钢,被运到了县生产资料公司制成了锄、锨、镢等农业生产工具供应市场,满足了群众的需要。李振义又带着皮定均的信到郑州,见到了省委第一书记刘建勋,登封和白坪老区的建设也受到了省委的高度重视。之后,为了加强白坪老区的建设,省委和开封地委还特别批准成立了白坪乡,使白坪老区走上了全面综合发展的轨道。
皮定均无偿帮助登封老区发展的故事,在嵩岳大地也不胫而走,传播开来。(被采访知情人 李振义、李尊义。)
兰 州 求 助 皮 定 均 都是有功之臣那 志书里应该有他们的一席之地 辛苦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