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寂寞 发表于 2014-12-9 21:08:09

登封特产--无筋白菜

特产故事
                   无筋白菜
                        段双印
大金店的没筋白菜因得天时地利而名扬二百余年。没筋白菜的具体种植地点在大金店东街的崔家拐南火神庙前的一块三分多的低洼地。从清末到民国,这块地一直种白菜,只有这块地种出的白菜吃着没筋。据大金店崔家拐(今金东村二组)郑大兰老人(77岁)从他父亲郑大保听其祖父郑德娃说过没筋白菜的故事。种植没筋白菜的地块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在大金店东南角的老八角堂,面积不大。另一种说法是在崔家拐南火神庙前的一块坑洼地。面积三分多不到四分。笔者实地了解座谈时认定在火神庙前的占大多数。说起没筋白菜的种植历史,郑大兰、雷银顺一致谈到,这是先人们祖辈种菜无意中才知道这片地的白菜没有筋。他们回忆着说:“那时火神庙前年年到过年时非常热闹,去的人男女老少都有。节日过后,有一农户收拾庙前地块种上了白菜,种的是当地的农家种,为了下年再种,预留了几颗白菜籽。种菜的人还是听买菜的说这里的白菜没有筋。菜农听到这话,对这片地更加上心,深翻、上粪、打畦、播种、精心侍弄。大金店东街从旧社会至今都有种菜卖菜的传统,各家各户在土地不多的面积上想法提高产量,种出好菜。据他们说,在锄白菜时为了做到不伤菜根,在每颗菜的四边各插一根短棍,有的甚至插筷子,锄头见棍即绕,决伤不到菜根。可见其精细。”郑大兰老人回忆说:“俺爹在世时会做饭,经常给人家办红白事。不少人都喜爱吃白菜炖大肉。原因是没筋的白菜炖肉时,白菜炖烂,大肉和调料的味入到了白菜里,食用时普遍说白菜吃着有肉味,而大肉吃着没啥味,所以爱吃白菜的人多。有筋的白菜炖不烂,肉味入不进去,没有筋白菜好吃。”没筋白菜的出名,是卖菜人在卖菜过程中和吃过没筋白菜的人传开的。有些没吃过没筋白菜的人也争着想亲口尝一尝。种菜人、卖菜人,吃菜人的口口相传,才使没筋白菜的名声越传越远,越传越神奇。外边的人误认为大金店种的白菜都没有筋,“大金店白菜”取代了“没筋白菜”。据老人们回忆说大金店人西到西乡、君召、石道、东到县城、中岳庙和东金店、告成,最远的到伊川的江子河卖菜,不论逢集或是逢会,大金店的白菜不愁卖,经常是大金店白菜卖不完,其他赶集赶会的菜不动秤。这种现象相传了几代。到了1973年和1974年,因需要给群众安排宅基地,本属二队的这片出产没筋的神秘地块也未能幸免,从此再也见不到大金店的没筋白菜。此后的几年里,有不少人打听没筋白菜,听说种白菜的地已建成了民房住宅,连连叹息,大呼可惜。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登封特产--无筋白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