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诗人郑愁予携两岸三地诗歌名人诗话少林
本帖最后由 大话嵩山 于 2015-6-23 09:12 编辑6月17日,“中国诗歌与禅文化两岸三地诗人座谈会”在登封市嵩山举行。著名诗人郑愁予(台)、绿蒂(台)、吴美筠(港)、程步涛、大卫、余秀华等著名诗人与中原诗歌界代表参加了座谈会。
座谈会上著名诗人郑愁予对《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实景演出给予了高度评价,“看了以后,很难忘记了”。谈到中国诗歌与禅宗文化,他认为禅宗对中国文人画、山水诗、性灵文学乃至宋明理学都产生了深刻影响,把历史上的中国文化带入了一个注重自然、和谐、灵性、气韵生动的崭新意境。谈到什么是真正的禅时,诗人余秀华说,“自性,天真即为佛”。香港著名诗人吴美筠说,“禅宗少林音乐大典演出舞台上方有一个圆圆的月亮,合着天空中那轮自然天成的明月,代表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也是一种禅境”会上绿蒂、吴美筠、大卫、程步涛等诗人也先后分享了他们对“中国诗歌与禅宗文化”的感受。
据介绍,《禅宗少林·音乐大典》是全球最大的山地实景演出,通过《水乐》、《木乐》、《光乐》、《风乐》、《石乐》来讲述禅意。本次座谈会是由河南旅游新媒体“我游记”全程策划的“2015中原文化诗歌行”活动的一部分,旨在通过本次活动更好的加强两岸三地的文化交流,进一步挖掘交流嵩山的文化内涵,积极弘扬中原优秀文化。
论坛结束后,各位诗人与现场的诗歌爱好者进行了进一步交流,并为他们签名合照。 像素不好 嵩山的辉煌,登封的骄傲! 赞\!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