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朝大海 发表于 2015-8-24 15:13:34

康熙王朝的盛世之路(5)

要解决满汉问题,先解决土地问题,一耙子就筑在粪堆上,找到了问题的症结,耕者有其田, 更名田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康熙帝宣布原来明朝藩王土地归现在的耕种人所有,叫做更名田,这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农民失去土地是因为土地兼并。
   在明朝的藩王们最能兼并土地,朱元障本人就弄出25个儿子,这25个儿子,每个人再来上七八个儿子,这七八个儿子再弄上七八个儿子,你算算多少个。所以到了明朝末年,朱氏皇族有好几十万人,从朱元璋一家繁衍出来好几十万。明朝是只要皇子就封王,明朝得有多少个王爷!封王都封滥了。明朝后期,王爷王孙们荣华富贵,老百姓食不果腹,易子而食,境况凄惨,尤以河南、陕西为甚,天下大旱,蝗虫成灾,官民矛盾激化,李闯王揭竿而起,农民运动风起云涌,大明帝国轰然倒塌!
   明朝王府全在外地,这朱氏子孙在外地待着置产业,兼并农民的土地。比如说,明神宗万历皇帝,他本身就贪财,没事儿在皇宫里挖一个大坑,埋银子,他最宠爱他的儿子— —福王朱常洵。他把朱常洵封到洛阳做福王,一次就赐给他二万顷土地。
      结果李闯王打洛阳的时候,洛阳的守将就跟朱常洵说,现在这个闯贼围攻洛阳,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您那么多钱,估计他们家上亿两银子的财产,您能不能拿出点钱来犒赏将士,将士们好跟闯贼玩命。朱常洵说我们家没钱,我们家穷着呢!气得那个守将说您拉倒吧!一开门投降李自成了。福王被杀,财物被闯王所有。
      尤其到了清朝,清朝表面上对明朝皇室很优待,给祟帧皇帝建陵什么的,实际上逮着明朝王爷就得给弄死,朱氏子孙差不多都给杀光了,这些王爷占的地现在都在老百姓手里,所以康熙爷宣布更名田,原来是福王的名,这个田,现在谁种是谁的,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圈地,曾被喻为清初三大暴政之一。满洲贵族入关之初,为重建农奴制庄园,在北京周围250公里内的各州县大量圈占土地。经顺治元年至四年的三次大规模的圈地,各类八旗庄园土地总数达16万顷左右(1顷=100亩),这还不包括驻防旗地庄园。
   由于满族不善稼墙,不懂农事,再加上农奴怠工等诸多原因,肥田很快变成瘠地。于是,圈地之外又实行圈换,即贵族强制以坏地换好地。从此,旗地因准备圈换而无意经营,民地因怕被圈换而不敢经营,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引起广大汉族农民的强烈不满,因而加剧了国内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康熙三年,清政府曾下令停止圈换土地,但大臣鳌拜不执行,并于康熙五年再次掀起大规模圈换土地事件。康熙帝处置鳖拜后,下令严禁圈地,把土地还给农民,解决生计,免收流离之苦,安屯下来过日子。康熙停止圈地照顾了汉族农民的利益和要求,为新形势下缓和满汉民族矛盾,开创了光明的道路。
    老百姓朝北跪拜,圣天子,太圣明了!

大河情 发表于 2015-8-25 07:53:51

欣赏!祝好

嵩山土驴 发表于 2015-8-25 21:40:46

公勤廉干,惠及民者为上!

蓝菲儿 发表于 2015-8-26 17:10:25

同意二楼的意见。赞。

嵩山土驴 发表于 2015-8-26 22:29:05

蓝菲儿 发表于 2015-8-26 17:10
同意二楼的意见。赞。

敬茶!

蓝菲儿 发表于 2015-8-27 09:36:06

嵩山土驴 发表于 2015-8-26 22:29
敬茶!

谢谢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康熙王朝的盛世之路(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