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左控. 发表于 2011-9-27 00:07:26

陈操视点:市场参与各方不应该回避的问题

  首先我声明,这篇文章不是我情绪的宣泄,而是对于当前市场更深的思考,其实早在08年,我就曾经说过,中国股市每一次暴涨暴跌,一半是天灾,一半是人祸,天灾是经济周期的变化,而人祸则是市场制度的缺陷,天灾或许是我们无法躲避的社会规律,但人祸却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在中国股市未来发展中,我们不能再如“皇帝的新装”故事中的那个皇帝一样自欺欺人!万丈高楼平地起,它更要依托扎实的地基,中国股市大跃进般的发展中,让我们欠下了这个市场、欠下了投资者太多太多,这个帐不还,中国股市就无法带给投资者真正的回报,所以08年的危机给了我们最好解决市场难题的契机!很可惜当年的美好愿望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今天我再写这篇文章,只不过是想再次呼唤市场的改革,这是民心所向!所以,我对我的文章每一个字、每一个观点负责,我也欢迎大家转载这篇文章。.
  两市周一再度大幅下跌,市场又见新低,而造成这一“惨剧”的推手又是扩容——周末,中交股份发布公告,28日将上会审议200亿新股的发行,面对这个几乎100%过会、融资额创今年新高的大蓝筹,市场除了下跌还能有什么样的反应呢?几近疯狂的扩容成为这个市场垮塌的最大推手,而极具讽刺意味的是,今日盘中中国平安出现近乎跌停的暴跌走势,市场传言由于比利时富通集团爆发财务危机,中国平安持有的富通集团股份,浮亏已经超过160亿元!而恰恰就在3年前,平安曾经信心满怀的意欲收购富通,甚至一度提出了有史以来市场最大的数千亿再融资方案!还好,还好,当年的融资方案被投资者给否决了,要不然,今天的平安将不知道会是一个什么样子?虽然平安极力宣称,已经100%计提投资富通的损失,即便富通关门,也不会给平安再带来损失,但不管怎样,中国平安为自己的冒进付出的代价有多大,它自己最清楚。但我想问的是,虽然企业的融资和投资是企业行为,但在我们这样一个行政色彩浓重的市场当中,如果当年平安的巨额再融资没有投资者的反对而被通过的话,我们当中还有谁应该为此去付责任?!而在资本市场中,类似上市公司这样的冒进不仅仅只有中国平安一家,当年的TCL收购汤姆逊险一险让TCL步入万劫不复的深渊,京东方的“做大做强”让这个公司成为有史以来最能烧钱的公司!
  微观经济实体是这样,中观行业也是如此!虽然7.23高铁事故的具体原因还没有对外公布,但“高铁管理制度建设远落后于高铁建设速度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已经取得了广大共识,铁道部更是在痛定思痛之后让高铁主动降速——几十条生命的代价让我们开始反思我们的高铁行业建设到底存在着什么问题,2020年建成两万公里高速铁路的计划是否过于急切了?而这一切不也正浓缩在我们的资本市场吗?20年的时间,我们完成了西方国家数百年的规模建设,而我们的制度建设呢?一个又一个“中”字头的巨无霸,头顶“最赚钱的公司”、手拿“报经国务院同意,本公司设立未满三年即可申请在境内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尚方宝剑,回归A股市场,但带给投资者的除了高溢价的噩梦和无休止的圈钱之外,还有就是近乎天方夜谭的“投资回报”——举两个08年世界金融危机之后的例子:中国建筑发行价4.18元,目前股价3.39元,募资501亿元,可两年来仅分红27亿元,换句话说,即便不考虑投资损失,单靠这样的分红水平,扣除小股东们缴纳的20%个税,中国建筑的小股东们要60年才能收回投资;又比如中国中冶,发行价5.42元,目前股价3.10元,募资189亿元,两年也仅分红9亿元,换句话说中冶的小股东们也要等上50年!50年?!50年之后,当小股东们拿回最初始的投资的时候,你知道那时的猪肉会是多少钱?!。而所谓的这个那个金融创新,只不过是各个利益集团想出的花招而已,看看已经停摆的权证市场、看看号称十年磨一剑,被某些人竞相奔走哭号要推出的创业板就知道了!而时至今天,全球最年轻的资本市场却有着最为复杂的市场体系,A股、B股、主板、创业板、中小板、第三板,对了,未来还有一个国际板!而这些体系的建立无一例外都伴随着千百万股民的血汗钱,而这样的市场,在经历了08年的大危机之后,除了换回连续两年全球融资冠军之后,剩下的就只有一地鸡毛——中国的资本市场或许真的需要推倒重来,需要这个市场的各方好好去审视、检讨其中的问题,竭泽而渔般地掠夺是对中华民族的犯罪!

想念你的嗳 发表于 2012-9-14 09:20:53

这是为什么啊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陈操视点:市场参与各方不应该回避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