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文人学士与中岳嵩山
嵩山的优美风景吸引了诸多文人学士到此登山览胜,著书立学。战国时的王诩在云梦山采药得道,面如童颜。后居嵩山阳城鬼谷,号称鬼谷先生。东汉文学家、书法家蔡邕,曾在嵩山学习书法,太室山玉柱峰下有蔡邕洞。唐朝大臣狄仁杰,大周久视元年(700年)随武则天石淙会饮,作《夏日石淙应制》诗,至今尚存。唐代大诗人沈佺期,其诗与宋之问齐名,时称“沈宋”。他曾多次来嵩山、少林游览。大周久视元年(700年)五月,随武则天游览中岳,在石淙河与群臣会饮,作七律《石淙侍宴应制》诗一首,至今石淙河摩崖碑上,诗文尚存。宋朝时,嵩阳书院成为名儒授徒讲学的场所,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程颢、程颐等名儒或提举崇福宫,或多次游览嵩山,或在嵩阳书院讲学,留下了《峻极寺》、《自峻极院步登太室》等著多诗篇。北宋丞相蔡京,虽被称之为“奸相”,但他书法很好,在嵩山少林寺写有“面壁之塔”四字,至今尚存。北宋书画家米芾,因举止“颠狂”,称:“米颠”。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在嵩山少林寺写有“第一山”字,刻碑至今保存完好。元朝大书法家赵孟頫,有“下笔神速如风雨,一日能写一万余”之称。擅画,主张“画贵有古意,如无古意虽工无益”。后信佛,写了不少经卷,如《道德经》、《金刚经》,并为少林寺禅师裕公书写了碑文,至今尚存。明朝书法家董其昌,为少林寺禅师道公撰文并书丹篆额,至今碑保存完好。明朝文学家袁宏道,其诗以风雅自命,反对慕古,以清新见长。他与兄宗道、弟中道并称“三袁”。他遍游嵩山,作《望嵩山》诗一首,游记一篇,并在卢崖瀑布写了“墨浪石”三字,被刻于瀑布下的岩石之上。明朝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明熹宗天启三年(1623)年春,来嵩山游览,他先到石淙河,后到卢崖瀑布,过天门到高登崖,过独木桥,攀上太室山顶,从西沟悬崖下滑到平地,然后又到嵩阳书院、少林寺,攀登少室山,沿途考察了嵩山的地质地貌、水道、文物等,记下了游览日记。近代资产阶级改良运动首领康有为,1923年腊月十二日到登封,在明伦堂(原在文庙内、即现公安局西院)讲学,登嵩阳楼(即县衙大门楼,楼已坍塌无存),爬嵩山,游嵩阳书院、崇福宫、中岳庙、观星台、石淙河、箕山,为嵩山峻极峰,写了“峻极峰”三字,后镶嵌峻极峰天爷庙上方。:)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