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舜禹三帝与嵩山
本帖最后由 大话嵩山 于 2012-3-26 16:20 编辑尧,中国古代传说的圣王,姓尹祁,号放勋。因封于唐,故称“唐尧”。唐尧晚年数次到登封箕山拜访许由,许由因不愿接受禅让而颍水洗耳,箕山、颍水、洗耳泉、饮牛坑、许由冢等文化遗存在诠释着许由高风亮节的同时,也彰显着尧帝思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美德。后来帝尧巡狩阳城,并以百岁之高龄驾崩于嵩山脚下的登封阳城。他把生命交付给了嵩山,嵩山也成了禅让美德的丰碑。
舜,传说中的上古帝王名,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领袖。相传因四岳推举,尧命他摄政。他巡行四方,除去鲧、共工、饯兜和三苗等四人。尧去世后继位,又咨询四岳,挑选贤人治理民事,并选拔治水有功的禹为继承人。舜帝在嵩山地区也留下了很多传说,受后母虐待而种麻籽、到登封负黍城经商、到嵩山访贤大禹,其事迹感人之深,有舜都在负黍之说。
禹,通常尊称为大禹,与尧舜并为传说中的古圣王。大禹曾经以登封作为治水中心。大禹身为崇伯鲧之子,他父亲的封地在嵩山,他根在嵩山,成长在嵩山,家居在嵩山,建都在嵩山。在洪水肆虐、人民漂泊的时刻,他告别了刚刚结婚四天的妻子,义无反顾地投入了治水大业。十三年中,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后人以一副对联来概括他治水的经过:“十三年在外治平江河淮济,三次过家门虚度辛壬癸甲。”启母石、汉三阙、王城岗正是大禹在嵩山治水、建都的明证,而嵩山主体太室山、少室山也因大禹的两个妻子涂山娇、涂山姚分别居住其下而得名。 :victory: :victory: :victory::lol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