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亲爱的“黄城瓜瓜民” 》
《》我们亲爱的“瓜瓜民” 》2012-6-9 00:16在国营哥哥的Q空间看到的文章《》“瓜瓜民”大名,武民,河南登封君召黄城人氏,年50岁左右,父早亡,母几年前去世,兄弟三人,哥武超,常年在外打工,余弟忠臣相伴,所谓“瓜瓜民”,皆因其精神有障,即所谓精神病人。赶乡亲,我得叫声民叔。儿时,我和乡村同伴是看着“瓜瓜民”从街上拉回来的电影长大的,如《咱们的牛百岁》,《运虎记》,《白连花》,<高山下的花环>,等太多太多我都不记得了。那时农村精神文化最好的怕就是看场电影了,所以有电影时,大人小孩都知道是“瓜瓜民”去街上拉电影机和片子的,我们小孩子放学了就跟着“瓜瓜民”拉的车子后面转,问今晚是什么电影,那时候瓜瓜
民总会自豪的告诉我们,然后我们回家告诉家长晚上演什么电影,有时放电影的会戏耍“瓜瓜民”晚上放的是“萤幕下的狗熊”,我们那时还小,也不知道是骂我们的,就屁颠屁颠的跑回家告诉家长电影的名字,曾一度成为笑谈,但我们才不管这些,只要有电影看,比咐都强。在我心里,“瓜瓜民”已成为那个时代不可或缺的标志。
"瓜瓜民"不仅拉电影,还有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不管村里谁家办“红白”事,是必定到场的,那时农村家里办事不像现在在饭店里,都是在自己家里生个大火,轧煤,担水等很多的杂活是需要人手干活的,所以像这样的活是离不开“瓜瓜民”的,其实主家也不用叫,他是会自己来的,主家只要给他碗饭吃,一盒烟抽就行了,村里人已习惯了他的存在,反倒是谁家有事他不到场,倒是觉得少点什么,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
自从中专毕业参加工作后,回家的机会少了,但是每次回乡总是能看到“瓜瓜民”,心里总是有说不出的亲切感,然后会给他一盒烟,他会很欣然的接受,我心里也会很高兴。昨天晚上我回老家玩,几个儿时的伙伴在村口,喝酒聊天,正玩着,村支书开着车停了下来,说是把“民”拉回来了,后来才知道、“瓜瓜民”已经失踪了好多天了,下车后我才看到,昔日健壮的“瓜瓜民”已是骨瘦如柴,上身一丝不挂,脸上,身上全是污垢,待我转过他的身后,那一刻我惊呆了,自认为做警察的我见过的现场无数,死的,活的,但是从来没有见过这样让人触目惊心的,光光的脊背上一个拳头大小的血口爬满了成百上千条白色的蛆虫在蠕动,当时我就忍不住想吐,但是我没有,更多的是心痛,震惊,他是怎么坚持下来的。接下来的是我们一块玩的同村的伙伴建营,刚好是医生,和他的弟弟忠臣一起用了两卷卫生纸和两大瓶药水,在我用手电筒照明下用了有20分钟左右才把伤口的蛆虫清理完毕,在这期间,我和建营是忍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在做,直到今天吃饭时我还是在反胃。我实在是不能忘掉这一幕,我在佩服建营的同时,我想让我的同村的伙伴们知道,我们有一个叫‘瓜瓜民’的叔,尽管他是个我们正常人眼中的傻子,但我们不能忘记他曾经给我们带来多少欢乐,他曾给我们每一家都干过活,他是我们村的一分子,是我们可亲可爱的村民,如果你还能记起这些,请你尽你的绵薄之力,给他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我在这里替他谢谢你们,给你们崇高的敬礼。,《后续》又过了不知多久,民叔离世了,,谁知道关于民叔的故事,分享给大家,让我们记住曾经可亲可爱的民叔。 欣赏!祝好 开始写人物撰记了。:victory: 嵩颍情 发表于 2017-4-11 09:09
欣赏!祝好
:) 兴兴 发表于 2017-4-11 10:37
开始写人物撰记了。
在国营哥哥的Q空间看到的文章,,不是我写的 兴兴 发表于 2017-4-11 10:37
开始写人物撰记了。
在国营哥哥的Q空间看到的文章,,不是我写的 要注明。也好。学习。 □黄城工人□ 发表于 2017-4-11 10:47
:):handshake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