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文庙的思考
曾经年少不知地厚天高
也曾把洪秀全当成英雄
因为他敢砸了
供奉孔子的文庙
一个周游列国
四处碰壁的老头
凭什么
被人奉为万世师表
后来
又经历了批林批孔
后来又批判了
邓小平的智育回潮
批来批去
孔老二就在思想中
定格成"坏人"的符号
说不清从何时
开始了置疑
不知道自何时
逆转了思考
随着时间的推移
一个充满人情味的孔子
分明在
向我招手微笑
后来
我在历史长河里
感应着逝者如斯夫
后来
我在冬深岁寒中
审视着松柏的后凋
万花筒般的朝代
周而复始
诸子百家的学说
来回争吵
不停地反复咀嚼
才品出了人需为儒
生命之乳的营养味道
最终明白了
汉武大帝的伟大
是他最早在长安城里
兴办太学
罢黜百家
把孔子学说重锤猛敲
这不完全是
一个封建皇帝的
个性选择
而是民心所向的
族群需要
只有孔子精准地看透了
人类社会的本质
仁政爱人
才是救苍生于
离乱困苦的对症良药
因为汉朝最早普及了
国民人性教育
所以汉人才成了
蛮夷戎狄
示范人生的核心目标
中华民族才有了
前行的方向
炎黄子孙才有了
家国的依靠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本立而道生
修身齐家平天下
焕发出做人的骄傲
历颠沛劫难
经万世不倒
那半月型的泮池
流淌着源头活水
那泮桥上
行进着的莘莘学子
引领着各个时代风骚
秀才不拜县令
是文化
对世俗皇权的无情挑战
举人鱼跃龙门
是荣辱
对寒门参政的无声感召
那大成殿的大成
是黄河咆哮的交响乐章
宫商角徵羽变幻着
和谐或不和谐的韵调
金声起处气势恢宏
玉磬收时余音袅袅
一起一收
婉转着礼仪法度
俯仰之间
彰示着武略文韬
今天
我站立在中原大地
今天
我靠近着郑州文庙
欞星门的肃穆
映衬着
天田星天镇星的闪烁
"德配天地"
“道冠古今”的牌坊
注解着千秋百代
朝拜的荣耀
为政以德
德配天地
道冠古今
没有更好
那大成钟的大成
是为政以德的引导
孟子说
孔子集大成者
金声而玉振也
不愧有亚圣的印心微妙
这是两个知己的
心弦触碰
这是“孔孟之道”的
肝胆相照
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周游列国
是为苍生奔跑
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是孔子一生最好的写照
因为他一生
把人民放在心中
人民才给了他
"素王"的尊号
素王历代的解释
都不中肯
在我看来素王的解释
就是“人民代表”
所以
在弱肉强食的
春秋战国丛林
孔子是不合时宜的麒麟
在与狼共舞的年代里
连百姓也误解着
孔子的多事徒劳
他成了丧家之犬
受丈人奚落
他成了脱毛凤凰
啼哭哀嚎
只有在百姓当家的
昌明盛世
他就应该入主文庙
受香火祭祀
接万民来朝
啊郑州文庙
我在大成殿流连
也在孔子圣象前
膜拜祈祷
愿文字能锃亮
孔子身上的能量光辉
让中国梦的实现
越快越好
作者简介
蓝色月光,原名赵晶旭。老北京人。自幼受在北京新华书店工作的父母的影响,静观京华烟云,浸染文字书香。恬淡名利,崇尚复旦大学教育理念:追逐有趣的灵魂,做有用无用的普通人。多年来一直坚持文学写作,愿意用手中的笔,记录生活的经历和感悟,感染身边的朋友们。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