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414|回复: 0

嵩山有支老干部文化宣传队《中国旅游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9-12 17:29: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报驻河南记者张明灿

    中岳嵩山作为五岳之一,由太室、少室两山组成。少室、太室各有36峰,峰峰有典,峰峰有名。在嵩山,佛、道、儒三教荟萃,少林寺、中岳庙、嵩阳书院鼎足而立。一到旅游旺季,各个景点的导游和服务人员供不应求。如何在不占用现有机构编制的情况下解决这个问题?如何把嵩山文化的资源优势和老干部们闲置的人才优势结合起来?成了嵩山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王志周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嵩山处处夕阳红

    王志周身边有很多退休在家的老干部、老教师、老艺术家,他们不仅有丰富的人生经验,还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如果能让这群退休后不甘心每天在家带孩子、遛狗、养鸟的老干部担任景区导游,是件两全其美的好事。在花了很长时间的准备工作后,王志周征得嵩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领导的同意,将这支精心组建的队伍正式命名为“老干部志愿者嵩山文化宣传队”。

    2007年8月,通过面试的120名退休老干部,第一次正式走向景区,开始为游客服务在第一线。日前,记者在采访中看到,嵩山太室山广场上一位身着唐装的老人正在为游客表演豫剧,老人的一招一式、一腔一调赢得游客们阵阵喝彩。据记者了解,表演者是嵩山文化宣传队文工团的副团长张彩荣,同时她还是河南电视台“梨园春”曾经的擂主。自从加入登封市“老干部志愿者嵩山文化宣传队”后,她经常放弃周末的商业演出,选择到太室山广场为广大游客义演。

    该宣传分队队长王荣告诉记者,为了用多种形式宣传嵩山文化,他们将宣传形式从“说嵩山”拓展到“唱嵩山”。以嵩山文化为内容,用豫剧、曲剧、大鼓书、快板、舞蹈、诗歌朗诵等形式,在各个景点和节庆活动中演出。4年来,文工团共演出节目241场,观众达12万人次。这群以女演员为主的老艺术家们被游客们亲切称为“嵩山蝴蝶”。

    活到老学到老

    “4年来,我们宣传队从没间断过学习。”王志周说,“活到老学到老”已经成为这群老年人的共识。

    据了解,法王寺中队的队员们在熟练掌握了导游词之后,经过长时间的总结还学会了“察言观色”。老导游们把到法王寺的游客分为两种:一种是看完少林寺游嵩山,最后剩余一点时间顺便游览法王寺;另一种是对法王寺了如指掌。这两类游客要么是时间紧不想听讲解,要么是觉得自己懂没必要听讲解。分析过游客的心态之后,宣传队的队员各出奇招,队员高改莲从介绍法王寺银杏树的身世入手吸引游客,使自己由被动变为主动,从“不速之客”成为“主宰游客”的主人。李学仁则拿着佛身舍利子和飞天舍利的照片吸引游客听他们讲解。

    学而不思则罔,记者注意到,一位队员随身携带的手提袋里有一本由中国科学院周昆叔研究员编写的《嵩山行》。老人告诉记者:“要想跟上时代就要创新,要想创新就要从各个方面了解嵩山,这本书中讲到嵩山的奇石艺术、根雕艺术等,这些是我们以前没有深入了解过的。在以前的培训中我们只是对嵩山的文化做了系统的了解,这本书写的深入浅出很多我们都没听说过,所以要多看几遍,好好了解,要多向游客宣传。”

    “队员们在不断学习的同时也非常注重在宣传形式上的创新。义务导游、义务演出,表面上看非常简单枯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之所以越干信心越足,越干劲头越大,越写灵感越多,都源于在工作中的不断创新,我们从单纯的说嵩山(导游讲解)到后来的唱嵩山(文艺演出)、写嵩山(编写嵩山文化丛书)、拍嵩山(拍摄网络信息)这就是我们在不断学习和创新的结果。”年过六旬的王志周自豪地向记者介绍。

    老有所为献爱心

    一名来自山西的游客感慨地对记者说:“这些老年人所做的一切都是无偿的、义务的,认真热情,令人感动”。对于“无偿、义务”。宣传队员们有自己的想法。王志周告诉记者,这些老队员都是从机关退休的老干部,每月都有一部分退休金。所以很多队员都主动提出要无偿的为嵩山景区做点事。

    “为别人服务,心里高兴,我愿意。”对于自己参与义务宣传的初衷,队员李桂荣满脸笑容的说。除了无私奉献的精神外,他们在工作中付出的艰辛和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也令人肃然起敬。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会善寺景点的宋秀琴每天忙中午经常顾不上吃饭,只好和其他同事啃干馍,喝凉水。为了服务好外国游客,嵩岳寺景点的李书景将导游词翻译成英语天天背诵单词语句到深夜……

    在游客留言簿上,记者看到2010年11月一位陕西游客的留言:从老干部身上可以了解到登封宣传嵩山文化和发展文化产业的创意,老干部不辞辛劳、不收分文为游客服务让人们感动,这样的组织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应当大力推广。2007年河南省老干部局王先生留言:弘扬千古文化,老干部精神可嘉。

    队员刘爱平用诗句勉励自己的工作:“我是一名讲解员,不言劳苦在景点……老有所为壮志在,宣传嵩山作贡献”。记者注意到,这些队员不把“子孙满堂,儿孙绕膝”当成晚年的生活追求,而是把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健康快乐的人生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提出了“我工作,我奉献,我健康,我快乐”的口号,实现了晚年“老有所为”的生活目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站点统计|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郑州论坛

GMT+8, 2025-4-30 03:23 , Processed in 0.03511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