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779|回复: 3

心随花开,因为有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3 10: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正义之剑 于 2011-8-3 10:23 编辑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这是龙江在文中引用的一句唐人语。

读着作者笔下的文字,我突然觉得,“自扰”真是个极妙的词。

试想,自古而来的大块文章,哪一篇不是作者“自扰”的结果?他们面对一草一木,一花一石,总是“自扰之”,不说草木无情,不会理会他们,就是“草木有本心”,又“何求美人折”呢?可他们不,他们目之所触,总是“一草一木皆兄弟”,总要有灵魂的触动,总要“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可这“自扰”似乎又因人的不同有着不同的境况。有的人胸中格局小一点,一草一木只关己。比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写的只是自己的“私生活”,但就是这看似只属于他个人的情感,却道出了“类”的共鸣,让多少人心向往之。有的人胸怀就大了,比如范仲淹,目之所及,全系天下,于是一登上岳阳楼,就有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绝唱。

那么,龙江的“自扰”又是如何的一种情怀呢?

看到一只小鸟撞上玻璃窗哀鸣而去。他“自扰”得心生怜悯,但又从中悟到积极向上的人生。“我们在摔打中走向成熟,我们在挫折中学到智慧,我们在碰壁中学会防护,我们在失败中领悟教训,我们就是在不断坎坷挫折中成就更加丰富多彩的人生。”

在嵩山之巅看到飞翔的鸟儿。他“自扰”得想心生双翼,享受悠游八极的自由自在。“像一只小小的鸟儿,搏击属于我们自己的蓝天!朝着白云、朝着阳光、朝着未来,无怨无悔!”

发现鱼缸中小鱼不断死去,似也触动了他敏感的神经,他“自扰”得嘘唏伤叹,又对现实社会中很多仁人志士报国无机早早陨落而遗憾,“海阔凭鱼跃”,“鱼亦不可脱于渊也”。

深秋郊游,看到万木凋零后仍然挺立峥嵘的一种无根草。他“自扰”得想与其同生同乐于无人之境,怀揣梦想,从不言弃,“在无人知晓的角落自豪地灿烂地开放!”

回到阔别多年的家乡,看到干涸的河床。他“自扰”得“心中五味杂陈,如鲠在喉”,如一个找不到家的孩子,茫然之后是失声地哭喊,“再也看不到宽阔平整绿草茵茵的河床了,再也看不到清澈见底可以直接饮用的水流了,再也看不到纯净的河沙洁白的卵石了,再也没有了虾肥鱼壮鸬鹚低翔的和谐画卷了,伊河水少了、浊了。”

听到一个个自然灾害的发生,他“自扰”得仿佛看到了地球病入膏肓的样子,痛心疾首而不能自拔地向全人类发出诘问,“想一想我们人类都在干着什么?都干了些什么?”

赏风情万种的花态,品沁人心脾的花香,听娓娓动听的花语,他又“自扰”得如一个心细如纤的花仙花痴,心花同放。“只要心境如花,满世界皆花;只要心中有爱,人人都是莲花化身!”

一会儿与鸟同悲,一会儿与草同乐,一会儿问天诘地,一会儿又与花共语……。随着作者的“自扰”,我也如一个痴人疯子,喜乐悲悯,无有常态。

古语有云:“千江水影千江月”。

读过龙江的文章,我觉得他的江中,无论草木虫鱼,无论云天雪地,流的全是大善大爱之水,影出的也自然是大善大爱之月!

心随花开,是因为心中有爱。

这大抵就是我对龙江“自扰”的“自扰”。



                                  2011年8月2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3 18:37: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1 09:40:57 | 显示全部楼层
古语有云:“千江水影千江月”。心随花开,是因为心中有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12 02: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由心生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站点统计|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郑州论坛

GMT+8, 2025-4-20 12:27 , Processed in 0.02570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