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由,字武仲,阳城槐里(今河南省登封市东华镇槐里村)人,约生于公元前2155年,是我国著名的上古高士、三代(尧舜禹)宗师、隐士鼻祖、许氏得姓始祖, 是率领许氏部族开拓许地(今河南省嵩、箕、颍水流域的登封、许昌一带)的奠基人,被称为许地之祖,他因辞尧禅让,隐居箕山而名贯古今;箕山亦因其生活、卒葬于此,而被后世誉为“许由山”载入史册。有关其历史文献的记载虽非汗牛充栋,但亦可谓不绝于书。然而,因其历史久远,过去,不仅是海内外的许姓人、而且包括国內有关的专家学者、各级政府外事、旅游等有关部门,也都仅是知道许由之名,但不知其故里和隐居、卒葬之地在登封箕山。所以一说到许氏到河南寻根,就自然说到许昌。
自1995年河南省许由与许氏文化研究会成立以来,20多年间,我们在各级政府有关部门领导、专家学者,海内外一批热心许氏宗亲及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大力支持下,以不忘初心,始终如一和坚韧不拔的毅力、不畏困难的勇气, 以及想尽千方百计, 走遍千山万水, 说尽千言万语, 克服千难万阻的执著拼搏精神,对许由与许氏文化进行了一次有史以来最为深入广泛的研究与宣传,取得了丰硕的历史性的研究成果,为海内外许氏宗亲及有识企业捐资或投资开发建设许氏之源----许由山(箕山) 提供了坚实的文化支撑。现我们多年来的工作情况简要介绍如下:
一、召开七次研讨会得出一个新结论
20多年来,我们先后成功组织举行过七次国际及国内不同规格和形式的许由与许氏文化学术研讨活动。得出了“历史上确有许由其人,许由是许姓的始祖,许由是阳城槐里即今登封市箕山人,许由和许国有着极深的渊源关系” 的研究结论。概括为一句话,即天下许氏“祖乃许由、根在(登封)箕山”, 从而客观系统地厘清了许氏从今河南登封到许昌,再到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播迁发展脉络,为海内外许氏宗亲划出了一条清晰的寻根溯源路线图。
对此,王道生、李立新、郭振峰先后主编或编著出版了《根在箕山》、《历代名人咏箕山许由诗集》、《许氏源流》、《许由圣迹探访与研究》、《许氏名人录》一至三卷、《研究会五周年、十周年、十五周年纪念特刊》共10本达250多万字的书刊,系统的对这一结论进行了全面深入地阐述。
二、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大力弘扬许由与许氏文化
20年来,研究会一是充分利用电视、报纸、杂志等社会媒体。先后在中央、省、市、县电视、网络、报纸及有关杂志上,播专题、发文章十余次(篇);二是坚持办好刊物和网络自媒体。研究会从成立至今,首先是坚持不懈地编辑出版了《许氏文化》报刊百余期40多万份,广泛发行于世界各地的许氏宗亲读者之中;其次是积极发挥网络优势,1998年研究会即建了网站、后来又建了qq群、微信群,在此基础上我们还积极利用参加世界各地不同规模的许氏恳亲联谊、祭祖、修谱等会议平台发言。经过这样不间断、多平台的广泛宣传,使广大许氏和一些有关的专家学者,以及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基本都知道了许由是许氏的得姓始祖,许氏之源在登封、许昌(因为今之登封是许由的故里和卒葬之地,登封与许昌在古时就同属一地,许地、许国、许昌之名即皆因许由当年率部族牧耕此地而得名)。
这些改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1995年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各有关单位都陆续在各种外宣文件、刊物资料中都写上了“许氏河南寻根——登封、许昌”这样的标识语;1999年,许由被河南史学届专家推选为郑州十大历史名人,位居轩辕黄帝之后的第二位;1996、2009、2016年许由墓,先后被登封市、郑州市、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许由的传说入选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二是近年来海内外许氏新修编的大部分族谱、纪念特刊等都刊载了研究会专家有关许由、箕山方面的文章和图片,广大许氏无不以始祖许由的谦让高风而倍感荣耀与自豪。
三是许由圣像史无前例的被供奉在了“新加坡2006年主办的第13届和2012年厦门市主办的第16届世界许氏宗亲恳亲大会上,受到了全世界许氏宗亲代表们的祭拜;许由是天下许氏的得姓始祖、箕山是天下许氏之源的研究结论,已被海内外绝大多数许氏宗亲所认同。
四是近年来,自发组团或结伴来箕山寻根谒祖的海内外许氏宗亲、名人越来越多。
三、坚持不断走出去、诚挚邀请许氏来
20多年来,我们一是坚持不断地走出去广泛宣传联络,与海内外许氏宗亲建立友谊。至今已先后30多次或组团或个别走出去,到泰、新、马、台、港等海外及国内闽、粤、浙、川等10余个省市,参加许氏宗亲的恳亲联谊、宗祠重光、颁谱庆典等活动,现场赠送许由与许氏文化方面的书刊资料,登台言讲宣传许由、宣传箕山和登封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极与许氏宗亲交流互动,建立友谊;经过这样长达20多年的不懈宣传弘扬,目前登封许由山(箕山),已经成为海内外众多许氏宗亲心目中寻根溯源的目的地。
二是坚持不断地组织邀请许氏宗亲来登封举行祭祖联谊、游览观光活动。 从1995年9月3日,沉寂数千年的许由故里——箕山,第一次迎来马来西亚雪隆许氏宗亲会许雄元主席一行5人到此寻根祭袓以来,至今我们已先后十多次邀请新、马、泰、加、菲、台、港等国家和地区及国内20多个省市区的数千名许氏宗亲,到箕山寻根祭祖、联络联谊、顺道少林寺等景点观光游览。特别是2016年,马来西亚、新加坡、香港、加拿大许氏宗亲会,为了记录其历年来到箕山寻根祭祖的历程,以启迪后人尊宗敬祖,报本思源之美德,特在箕山上刻立了四通纪念碑!
另外,平时我们还对结伴或单独来箕山寻根祭祖的许氏宗亲和许氏名人给予热情接待,如2007年新加坡卫生部长许文远,2009年全国政协委员、香港国际投资总商会会长许智明博士等。
四、坚实的文化支撑 使许由山(箕山)不断发生着新变化
随着许由与许氏文化研究、宣传、联谊工作的不断深入,和许氏“祖乃许由、根在(登封)箕山” 这一研究成果的有力文化支撑,千古箕山的面貌也逐渐开始发生了新的变化。
一是2001年在研究会积极的协调推动下,香港国际投资总商会会长许智明率团来河南考察时,向河南教育捐资100万元,其中20万元指定在箕山建了一所小学;
二是登封著名企业家王建勋、王建强兄弟从2003年接受承包箕山林场绿化以来,先后投资500多万元,将原来乡政府已组织全乡农民义务工修筑成沙石路面,但已被山洪冲坏的公路进行了整修,铺筑成了柏油、水泥路面,同时又在山顶建设了许由山庄、许由湖等基础设施,新栽植了10万多棵松(柏)树,并对山上的林木加強了管护,使箕山上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海内外许氏宗亲上箕山寻根祭祖,提供了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交通上的极大方便。
三是箕山▪世界许氏联谊会、登封市箕山许氏文化联谊会许长泰、许谋池、许克聪、许永汉、许少伟等许氏宗亲,主动带头捐资,并先后又募资共40多万元,在登封市文物局的指导下,先是于2005年,政府文物部门和一些热心许氏投(捐)资修葺了许由冢、雕刻了许由汉白玉圣像,接着又于2004和2015年,先后两次对许由庙院进行了整修。使许由墓、许由庙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四、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二十多年来,我们在河南省各级政府有关部门领导、专家学者、海内外有识许氏宗贤、社会贤达和朋友们的大力支持下,虽已在许由与许氏文化研究宣传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使许氏之源——箕山的开发建设有了坚实地文化基础,为登封世界历史文化旅游名城建设做出了一点贡献,因此也赢得了世界各地许氏宗亲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好评。但是,我们也静醒地知道,我们的工作还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继续努力!
一是在对许氏起源历史研究基本完成的情况下,今后我们将突出做好对许由精神,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许氏文化中的意义进行研究. 让人们从许由淡薄名利、踏实做事、谦虚仁让、不越俎代庖的精神中汲取营养。
二是今后将要突出利用报纸网络等社会媒体进行更广泛地宣传, 不仅要让海内外许氏都知道, 而且更要登封人都知道许氏“祖乃许由,根在箕山”, 这一富含深远历史意义的许氏根亲文化名片,并且使这张名片在登封所有的外宣资料上,旅游地图上都能明确地标注出来;与此同时,也要使这张名片有效的成为登封人与世界各地的许姓人联络、联谊的桥梁和纽带。
四是要继续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积极主动的与海内外许氏宗亲交流互动, 建立深厚的友谊,吸引其常回来寻根游览,考察经贸,投资兴业。
五是继续努力为海內外许氏宗亲和有关企业,投资或捐资开发建设箕山提供文化支撑。
在此,也殷切希望我们的工作能进一步得到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同时更欢迎登封的文化学者及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积极参与进来,与我们一起为许由与许氏文化的进一步繁荣发展做出贡献!
最后,祝这次“登封文化学者许氏之源——许由山(箕山)行”圆满成功!祝各位领导、与会的文化学者朋友、许氏宗亲愉快安康!
2017年4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