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505|回复: 2

无欲则寿 (美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28 09:26: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无欲则刚”,这是世人皆知的道理。可我今天要说的是“无欲则寿”。对一个清心寡欲、泰然自若的人来说,知足常乐,“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人”。心态好,可增强机体免疫力,忧愁疾患都会“退避三舍”,寿命自然就长。

真正能够“无欲则寿”者,当数庄子。在那个人均寿命仅为30岁的先秦时代,老人家竟活过了83岁。他在《庄子天道》中写道:“无为则俞俞。俞俞者,忧患不能处,年岁长矣。”

再者就是读书人的祖师爷孔子。孔老夫子性情率真,高兴了就唱,伤心了就哭,看到不合理的事就骂娘。尤其到了晚年,他周游列国,广收弟子,著书立说,以“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保健养生,活到了73岁。

还有我们的快乐王子苏东坡,喜酒但不善饮酒,他说:“余饮酒终日,不过五合,天下之不能饮,无在余下者。然喜人饮酒,见客举杯徐引,则余胸中亦为浩浩焉,落落焉,酣适之味,乃过于客。”在这里,我们不仅看到了诗人无欲之潇洒,而且看到了时下人们常说的“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的人生哲理。清代大诗人、书画家郑板桥,曾写过一首诗:“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如此淡泊名利,心情恬静,辞官后以卖字画为生,亦活到了73岁。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清代养生大家石成金的《知福歌》:

人生尽受福,何苦不知福。思量愚昧苦,聪明就是福。思量饥寒苦,饱暖就是福。思量负累苦,逍遥就是福。思量离别苦,团圆就是福。思量刀兵苦,太平就是福。思量牢狱苦,自在就是福。思量无后苦,有子就是福。思量疾病苦,健康就是福。思量死去苦,活着就是福。苦境一思量,就有许多福。可惜世间人,几人会享福?有福更知福,知福才有福。我劝世间人,不要不知福。

石老先生这番话,可说是言辞恳切,语重心长,耐人咀嚼寻味。人生能活到这等份上,肯定能长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8 12:34: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24 10:40:23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站点统计|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郑州论坛

GMT+8, 2025-4-21 14:31 , Processed in 0.03193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