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64|回复: 0

疫情之下,一个郑州垄断行业的“慢性死亡”之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5-1 19: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首先问大家一个问题:

在这次史无前例的疫情冲击之下,哪个行业最为艰难?

餐饮、教培、影视娱乐,或许你第一时间可能想到的是这些行业。

然而,除此之外,很多行业虽然没有完全停止或者关门,但是依旧艰难,前几天我有幸采访到了一位郑州大客车客运的前辈,从他的口中,你会发现。

这场疫情,真是改变了许多。

他们行业,在疫情之前如此的繁荣,可谓热火烹油,日进斗金。

然而,疫情之后,却变得门可罗雀,入不敷出。

图片

通过这次采访,他告诉我,虽然是国企,虽然是垄断行业,但是他的收入已经下降了30%,然而这却只是一个开始。

因为他有一种预感——在河南,这个行业已经进入了慢性死亡之路。


2

8个亿的流水哗啦啦

老张点了根烟,狠狠的吸上一口,烟在他那发黄的指间燃烧,烟雾屡屡上升,客运行业的辉煌就像是那历史的画卷展现在眼前,等待着他的诉说。

2003年之前,咱们的客运是相当的火热啊,只要对亲戚说你在车站工作,那真的倍儿有面。

要想富先修路,咱们省公路修建的风风火火是从2000年以后开始的,特别是2001年,公路建设总投资首次突破100亿,然后2003年-2006年,直接破了500亿大关。

通车里程从1978年的3.15万公里,到2007年23.87万公里,占据全国第一位,仅次于上海。在这一年,全省公路运输客运量达到了11.55亿人。

那个时候每个人眼中都有光,心中有梦。

车站是疯狂的建设,郑州都有7个站点,就连某些县城都有2个站点,大客车数量达到十几万,从事这个行业的人更是达到数十万。

比如洛阳客运南站,投资2.2亿,车站的售票窗口一层20个,二层20个,车辆上百辆,运行线路200+条。

高铁长途汽车枢纽站,耗资5.1亿,28个售票窗口,一共6层,设计的容量可以满足未来20年日均6.5万人的旅客发送量。

咱们不说太远的,2019年一年的流水差不多8个亿吧,最高峰的一天客运量都达到30多万。

烟雾渐渐散去,把他从历史中拉回现实,但散不去的是他心中那辉煌的历史。同时,现实的残酷,许许多多的黑天鹅,却打碎了永久繁荣的梦想。


3

1个亿到5千万只需要1年

那么疫情就是打碎这场繁荣的最大的黑天鹅。

疫情的持久性,与反复性让客运行业得了一种不死的癌症。

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它不可能消失,但是面对疫情,是不堪一击。

随时的封城,随时的停运,老百姓不敢坐车,政府要求严管,所有的一切让客运这个行业手足无措,无法承受。

这是历年的清明节的数据:
图片

2018年20多万人次;
2019年33万人次;
2020年3万人次;
2021年30万人次;
2022年6千人次。

客运量今年锐减,在平常都日均2万的人次下,现在整个节假日都只有6千多人次。没有人能扛得住这样的打击,再是民生行业也是要自负盈亏的。

这只是清明节的变化,如果就对比下这两年的一季度,你会发现,现在的日子真TM难过。

说起这的时候,他打开电脑,熟练的给我一组数据:

去年一季度我们的流水还能达到1亿多,2022年就只剩下不到5千万,任务完成了不到20%。

在他的眼睛里,我读懂了悲凉,明白了他终究要在这个行业里沉沦,整个行业的现状,让老张开始焦虑慌张,曾经那个体面的工作,再也给不了他想要的依靠了。

不到1年时间,直接就少了5千万,5千万啊,万万没想象,打败我们的不是滴滴,而是疫情,他的声音有些沙哑,透漏着无奈。

无法预测的后疫情时代,聊胜于无的客流量是对这个中年人最深的烙印。


4

1千多的客运量养着1千多万的支出

疫情刚开始的时候,大家都觉得都是短期的现状,然而现实却告诉所有的行业,2020年只是序幕,大戏还在后面。

已经三年了,然而疫情没有任何结束的迹象,反而愈演愈烈,让人无法应对,让行业无法运营。

我们曾经以为2019年的那个春运会是最坏的一个点儿,但发现2019年却是过去三年中最好的一年。

以某分支部门来说,我们每天正常的客运量都剩下1千多人次,每天不到5万的流水,却要养着一年1千多万的支出。

去年我们是挣钱了,但是除去七七八八,又是白干的一年。

再来看这个部门的支出情况吧

每年的机房的支出需要500万;
人工成本20多个人,一个月30多万;
场地费100万,物业7万
接待费,维修机器的费用
……

算下来都是需要钱,都是硬性成本。

眼看着我们的客运量从每日30万到3万再到1千,一点儿给人反应的时间都没有。

想从政府那里得到补贴,但是主管客运机关政府的公务人员已经好几个月都不发工资了。

我们也开始一个个谈话,准备让一部分人离职。

降薪,裁员,成为了现在唯一能做的,剩下的人现在基础的窗口售票人员也就是2千多一点儿的工资。


5

路在何方?

说到此时,老张望了望窗外的日落,茶喝了一杯又一杯,看着夜幕降临,点点灯光在不远处摇曳,亦如他此刻的心情。

真的想说,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

跟老张搭档的伙伴已经被谈话,赔N+1的工资,明天都不会再来了。

自从老张的母亲生病了以后,他的生命中就多了一道红线:死扛,工资1万以上。

自己的工资被降薪了30%,家庭的结构体系面临危机。

摇摇晃晃的工作,父母的保险,孩子的教育,家庭的花销,全压在老张的身上,身负重担的他,只要干不死,就要死劲干。

现在的老张一边顶着在城市生活的压力,还要捆绑着自己父母,在血与肉,轰隆前进。

在这举步维艰的时代下,问他路在何方?

遭遇大时代的不幸,任何事情就是螳臂当车。

他甩给我一些消息:

开封客运西站今年关闭,里面的车分散到其他车站。
郑州原先都7个车站,这两年又陆续关闭了两个
……

关闭多余的汽车站或许是控成本最好的办法,不过除了这最坏的打算外,他们也在积极的应对这种转变中。

比如租给别人当做商业来补贴,北站一楼都有4s店。

疫情的冲击是一个方面,还要面对竞争对手的冲击,现在正在打造智慧化场站,降本增效,发展定制客运。

我问这种转变你认为怎么样?

他回了一句:

有总比没有强,未来的路还是任重而道远的。他们不能像其他企业一样,说倒闭就倒闭,他们是要一直在死忙之前苟延残喘活着。

说完,眼眶微红,望向了窗外,再次点上了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站点统计|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郑州论坛

GMT+8, 2025-4-22 03:34 , Processed in 0.03362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