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是救市失败?还是楼市熄火?
3月1日郑州出台“最猛烈”救市十九条,为1.0版本。随后限售调整、养老、改善购房套数+1是2.0版本。4月15日郑州面向全球召开青年创新创业行动新闻发布会,其中扩大购房补贴到技工院校及专科生,是3.0版本。
那么救市一个多月最终的市场反馈是怎么样的?当下市场的真实刻度?
我们需要一篇郑州市场全景解析。
1
从新房角度来看,2022年第一季度15931套新房低于同期的2019年、2020年和2021年。2022年1月5269套、2月3870套、3月6792套新房销售量也都低于2021年同期。
集中开盘情况来看市场也均有较大幅度下滑。
从二手房角度来看,2022年第一季度的二手房销量也是整体低于2021年的,同样反应出市场整体尚未迎来根本性转折。
但最大的不同是2022年Q1的二手房销量相比2019、2020年明显提升。很明显,同比郑州新房,郑州二手房走出了独立的市场行情。
总结:
1、先有量升,才有价涨,从量价逻辑来说,郑州没有进入上涨通道!
2、如果不救市,很明显郑州市场将进入5年最惨。
3、参考2019、2020市场数据,当下只能说勉强止住市场颓势。
4、因为差额税及新房交房的安全性顾虑,二手房市场表现已经显著优于新房。
5、当然任何政策都需要时间去持续反馈,目前还在持续观察。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疫情的影响,客户流入困难。从3月的客户构成发现,郑州省外客户购房比例有了明显提升,但疫情阻断了客户的流入。
2
比市场状况更重要的是市场规律的呈现。
以下为根据房管局备案数据、郑州楼市开盘监控、机构数据综合评估的1-3月新房项目销售排行。
ps.有的项目多备案数据,比如绿都花语城、有的项目入市时间较短,比如华润琨瑜府,有的项目1-2月销售强劲,3月疲软如融创。
郑州市场呈现了比较大的变化:
1、刚需项目而言,目前是开发商品牌、产品和价格战的混合体。购房者出于安全性考虑,大开发商非常重要,即便如此不特价难卖房。
2、目前市场集中度已经非常高。不仅包括区域的集中度也包括项目的集中度。比如同样是经开区,保利天汇、华润凯旋门和其他项目的销售差距比较大;
3、郑州房价中位数而言,大部分人普遍认可金水北和老经开;
4、改善项目成交量迎来了非常大的增长,比如北龙湖正在从过去的小众市场转为标准性改善市场;
5、学区概念对项目价值和销售有非常明显的赋能,比如美盛教育港湾;
6、在金水北(美盛教育港湾)、老经开(保利天汇)销量第一的项目往往价格最贵,性价比相对较低,很明显对于这里的客户,价格已经非核心要素;
从二手房角度来看,和新房特征比较相似:
1、销量前列的多是刚需项目;
2、以正弘数码公寓为代表的低总价学区房常年霸榜;
除此之外,整个二手房还需要特别关注:
1、新政第一周龙之梦8天成交13套;
2、3月全郑州共成交300万以上92套,郑东新区共成交250套,其中300万以上房源48套;金水区共成交519套,300万以上成交28套;两个区域共成交300万以上房源76套;
3、同样是学区大户型:天下城上个月共成交8套,2套小户型,其余6套总价都在400万以上,阿卡迪亚3月成交4套,文博花园成交0;
这里面有几个非常重要的逻辑:
1、300万以上改善数量有了明显增加,整体还是改善诉求;
2、除郑东新区、金水区以外其他区域有很明显的价格天花板,300W以上成交大幅度下跌,其他区域买入记得控制总价;
3、学区+次新组成王炸组合,无论是价格还是流动性都是佼佼者;
4、纯学区的老破在教育政策不确定性的背景下,接受度大幅度下滑;
5、对于收益变现来说,区域是前置条件,品质是必选要素;
整体总结:
1、相比郑州过去刚需为主市场,当下改善比例大幅度增加;
2、区域、品质、学区核心要素没有发生转移;
3、区域与区域、板块与板块、项目与项目分化更加剧烈;
4、刚需对品牌与价格敏感,核心区对产品或者学区敏感;
5、分化的前提与经济有关,社会财富K字形分化前提下,有积蓄的改善人群明显抗风险能力更强,有余力进行置业;
3
回到整个大郑州市场的基本面,市内八区和环郑区域继续分化。
市内八区新房销量已经在65%以上。
环郑价格体系几乎和市场感知完全一样,2018年进入热度最高峰,2019开始下降,随后价格一路崩塌。
郑州主城区整体销售均价比较稳定,和市场感知冲突的核心原因是郑州市内八区也是严重分化的。
管城区13070元/㎡、中原区11900元/㎡、惠济区13850元/㎡、高新区12650元/㎡的销售均价完全对应了过去3年郑州3-4环的价格战。
所以主城区价格稳定更多的是老经开、金水区、东区的销量拔升、价格的提高中和了这部分降价。比如过去三年老经开、金水北、北龙湖在整个郑州市场都相对稳定。
库存及去化周期角度来看:
环郑市场恢复遥遥无期,整体去化周期超过50个月,未来3年很难翻身,建议放弃。
特别像绿博、南龙湖几乎是半沉船状态,天量库存高悬!
郑州主城区的去化周期相对乐观一些,但也可以明显看出:
第一、至少今年郑州是没有集中行情,有的只可能是单个项目的热销;
第二、如果没有更加积极的政策或者销量的提升,纯投资很难短期收益;
所以当下在郑州购房要充分理解购房逻辑的变化,区域、板块、项目之间分化很大,单个项目单个分析。
4
目前大家更关心的是未来的楼市走向。
但当下的楼市早已经不是楼市问题,而是经济问题。当下也必须用宏观经济去理解房地产问题、理解市场。
第一、疫情影响了经济、收入、购买力,加上安全感和工作顾虑,购房人群减少;
第二、经济的走向直接影响了投资预期;
第三、K字形分化,有钱人有能力抵抗风险,所以改善需相对求稳固;
最重要的一点是当下政府必须托底救市。
不仅是郑州,全国已经有超过70城松绑放松楼市,不乏昆明、兰州这些省会城市、深圳、广州、上海等一线城市,以及南京、苏州、无锡、东莞、佛山等重点城市。
2021 VS 2022 房地产的画风早已经大变!
作为一个非常特殊的年份,GDP5.5%的经济目标正在极限承压。一季度凭借1-2月的先发优势,才勉强维持到4.8%。
一、出口增速明显下跌。
1、动态清零政策下、防疫成本大幅度增高、中国防疫的比较优势迅速降低;
2、国外生产的恢复、订单抢夺。
目前越南的出口增速已经超过我国,我国出口的市占率下降是必然现象。
3、上海对整个中国出口的重大影响
上海占据了整个中国出口的21%,港口堵塞,以及疫情带来的运力下降,卡车司机全国性短缺、生产、运输效率大幅度降低,出口问题正在持续发酵。
一季度出口增速已经开始下滑,更大的问题还在二季度。
二、消费萎缩
消费领域,3月前三周迁徙规模下降50%,餐饮业流水下降44%,酒店入住下降14%,乘用车等销量增速下滑30%。
3月份,整个国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233亿元,同比下降3.5%。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30560亿元,下降3.0%。
3月和2月之间是10个百分点的暴跌,消费形势已经非常严峻!
疫情对收入和消费环境(线下消费)的影响非常大,至少在本轮疫情结束前,消费很难有大的提升。
三、投资
制造业、基建和房地产三张牌,都在拼命往外打。
3 月份,制造业 PMI 为 49.5%,已经在荣枯线以下。制造业今年有许多不确定性因素,比如出口问题,比如俄乌战争的上游通胀问题。
基建是今年中国经济的王炸。
3 月 29 日,国常会已明确提出,“要抓紧下达剩余专项债,去年提前下达的额度 5 月底前发行完毕,今年下达的额度 9 月底前发行完毕”。
一季度基建投资增长10.5%是当下经济的核心支撑。
目前严重拖后腿的就是房地产。
从去年开始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一路暴跌。
2022年1-3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只有0.7%! 要知道今年郑州房地产开发投资的目标就有8%,这中间有数量级的巨大差距。
对于今年的经济命题来说,稳增长的最大课题就是稳地产。
第一步,如何引导地产走出风险区,结束剧烈下滑?
第二步,如何大幅度加强信心?
第三步,如何有效增长?
这不仅是郑州的问题,也是全国的问题。无论宽货币、宽信用,还是政策的改革,我们今年一定会见证到。
当下第一步是防疫,第二步是搞经济
虽然不知道过程是什么?但结果已经预料到了!无牌可打的情况下,房地产投资必须挺上去。
三道红线放松;
利率继续打折;
首付比例调低;
限购、限购继续宽松;
购房补贴;
……
过去你觉得牢不可破的政策今年都会松动,一切皆有可能!一切也才刚刚开始!
所以对于楼市我们唯一确定的是绝对不可能更差,而且一定会变好!但会不会达成投资预期?
看天!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