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嵩山隐士 于 2011-12-6 10:34 编辑
在大汉王朝四百多年的历史长河中,豪杰蚁聚,英雄辈出。而我却对西汉初年几个出身寒微但却有着传奇经历的女人发生了浓厚的兴趣。正是这几个时而走向前台,时而躲在幕后的女人,左右着汉王朝的发展方向,并对中国历史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1。汉惠帝刘盈的母亲吕雉 吕雉是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结发妻子,汉惠帝刘盈的母亲。汉高祖刘邦在没发迹之前,是一个典型的流氓无产者。靠着在社会上结交的不三不四的朋友,混了个居委会主任(那时候叫亭长)当当,到处蹭吃蹭喝,四十几岁还没娶上媳妇。有一天,县长家办喜事摆宴席,来的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礼金最少也都在一千块以上。这个刘邦一分钱也没带,空着手大摇大摆地走进餐厅,直奔主桌而来,边走边叫:“亭长刘邦,礼金一万块!”说完就一屁股坐在贵宾席上开始大吃二喝。他的这个桀骜不驯的举动,惊动了一位长者,他就是吕雉的爸爸吕老爷子。这位吕太公上下左右仔细打量了一下刘邦,心中暗暗惊叹:此人将来一定会有大出息!当即就决定将自己的宝贝女儿嫁给刘邦。当时,吕雉二十出头,刘邦已经四十多了. 俗话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这两个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狠毒! 刘邦在彭城兵败,带着自己的一双儿女坐着马车逃跑,发现车跑的不快,竟一脚将两个孩子踢下马车,马车夫看了都于心不忍,把孩子又抱上车,刘邦看到追兵又近,再一次把孩子推下车,如此反复几次,刘邦终于逃出生天,而刘邦的父亲以及吕雉都成了项羽的俘虏.最绝的还在后头,项羽威胁要把刘邦的父亲剁碎煮成肉羹,刘邦居然说,到时候别忘了分我一杯羹!刘邦最终打败项羽,登上皇帝宝座以后,开始诛杀功臣.先是由吕后和张良设计杀了淮阴侯韩信,又将梁王彭越废为庶人,流放到四川.可怜的彭越在去流放地的途中遇到吕后,以为遇到了救星,大哭说自己无罪,请皇后代为说情.吕后二话没说,将其带回咸阳。她抱怨刘邦:“你把彭越放走,等于放虎归山。”刘邦遂将其处死,并夷其三族。 刘邦死后,吕后掌权.先是将刘邦最宠爱的戚夫人剜去双眼,割去手足,放入瓮中,称为"人彘".后又毒杀了刘邦与戚夫人的儿子赵王如意.以至于她的亲生儿子--那个短命的汉惠帝刘盈都大骂母亲太不是人了!吕雉----这位大汉王朝的第一位皇后和第一位皇太后以她做事的果断与凶残而闻名于世.她死后,吕氏一族悉数被诛,吕后专权也成为汉朝太后与外戚乱政的第一个反面教材。
2。汉文帝刘恒的母亲簿姬 薄姬是刘邦后宫中最不受宠的一个妃子.不受宠到什么程度? 这一辈子就跟刘邦睡过一次觉.作为一个女人,薄姬是不幸的,而恰恰是这种不幸又成就了她的幸运。 薄姬原来是项羽部将魏豹的侍妾,魏豹被韩信击败之后,薄姬被召入汉宫,但入宫一年多,却连刘邦的面都没有见过。而同为魏豹姬妾的管姬与赵姬也先后被选入汉宫,并得到汉王的宠幸。薄姬与管姬、赵姬在魏豹府中就是闺蜜,三人相约,苟富贵,无相忘。竟然是如此之巧,有一次,刘邦御驾河南成皋灵台,管姬与赵姬两美人入侍,她们不约而同地想起了少年时与薄姬相约之事,不禁相视而笑。汉王问她俩笑什么,两人以事实相告,刘邦竟对薄姬产生怜爱之情,当晚便召幸薄姬,并将她册封为姬。刘邦一夜的怜香惜玉而留下龙脉,公元前202年,薄姬生下了皇子刘恒。但是,薄姬姿色不如戚夫人,心计不如吕后,此后就再也没有机会得到刘邦的召幸,薄姬因而专心抚育刘恒,后来刘恒被封为代王赴代地就王位时,薄姬得以同行。
塞翁夫马,焉知非福,戚夫人一心争宠,哭闹着要立赵王如意为太子,刘邦一死,不仅荣华富贵成了过眼烟云,连自己与儿子的性命都不能保全。薄姬性格宽厚,安心随幼子远离京都,得以避吕后之祸,而她精心抚育的刘恒,成为整个汉代口碑最好的一位皇帝--汉文帝。刘恒即位后,封自己的母亲薄姬为皇太后。在婚姻生活上,薄太后一生坎坷,是毫无乐趣可言的。然而她却生了一个世上数一数二的孝顺儿子。 据说,薄氏成为皇太后之后,汉文帝以皇帝之尊,仍然对母亲孝顺如初。薄太后曾经生了一场重病,辗转迁延达三年之久。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然而刘恒却打破了这句话,在三年之中,他每天都要看望母亲,常常衣不解带不眠不休地陪伴在旁边,凡是御医送来的汤药,刘恒都要亲口尝过,确认无误之后,才放心给母亲喂下。
公元前157年,文帝先于薄太后离开人世。临终时,他对于让母亲“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不孝”深为抱憾,反复嘱咐妻子窦皇后和儿女们一定要对薄太后尽孝。为了弥补这个缺憾,刘恒要求将自己的陵墓照“顶妻背母”的方式安置方位。两年后,薄太皇太后去世,窦太后谨遵丈夫的心愿,将婆婆落葬在刘恒霸陵的南方,仿佛刘恒背着母亲的样子。
现在回望薄姬的人生,她似乎完全是为了“生天子”而来到这个人世的,上苍赋予她的人生使命,仅仅是做一个母亲。 然而她是世间最幸福的母亲!
三、汉景帝刘启的母亲窦漪 在西汉初年的几位皇太后中,窦漪是最具传奇色彩的一位女性。她出身贫寒,父母早亡。她身世坎坷,却历经六朝:是秦朝末年的孤儿,也是汉高祖时代的宫女,是汉惠帝时代的王妃,又是汉文帝时代的皇后,是汉景帝时代的皇太后,更是汉武帝时代的太皇太后。 秦朝末年,窦漪的父亲为避战乱,带着她和两个弟弟举家迁入河北清河。但不幸接踵而至:先是窦父钓鱼落水淹死,然后窦母也猝然病世,扔下了她和两个年幼的弟弟成为孤儿,姐弟三人相依为命。可是祸不单行,不久小弟窦广国又被人贩子拐卖,不知所踪。彼时正值汉宫到清河招募宫女,窦漪无奈,含泪入宫,从此姐弟失散,杳无音讯。窦漪在宫中无时无刻不牵挂着两个无依无靠的弟弟,终于熬到刘邦驾崩,吕后要将一部分宫女遣散分派到诸侯国去,窦漪也在派遣的名单里。窦漪向主持派遣的宦官央求把自己分配到赵国,这样也许有机会见到自己失散多年的弟弟。然而造化弄人,那个宦官并没有把一个小小宫女的请求放在心上,竟然把这事给忘了,却把她的名字误放到去往代国的花名单上。带着对这个该死宦官的诅咒,窦氏又一次含泪踏上了西去的马车。令她没有想到的是,幸运之神却从此向她敞开了大门。这又一次证明了“蝴蝶效应”:一个宦官的偶然笔误,竟如此之深的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试想如果窦漪真的如她所愿去了赵国,那将不会有她的儿子汉景帝,当然也不会有她的孙子汉武帝,那中国的历史也必将被改写! 这个来自首都长安的美丽宫女在代国受到了意想不到的欢迎。代王刘恒对窦漪一见钟情,将她纳为宠妾,并很快地生了两儿一女。而刘恒的原配妻子为他生了四个儿子后,不幸病逝,这又使窦漪毫无障碍的得以专宠。然而她的好运气并没有到此为止。彼时的京城正在发生着惊天动地的大事:先是吕后专权,诛杀刘氏诸侯;吕后一死,吕氏一族又悉数被诛,整个国家出现了权力真空。作为远离政治搏斗中心的刘邦的嫡亲皇子,刘恒理所当然地成为新皇帝的不二人选,而窦漪也随同刘恒返回长安皇宫,不过这次可不再是那个哭哭啼啼的宫女,而是不久就母仪天下,领袖中宫的当朝皇后了。奇怪的是刘恒前妻的四个儿子在这个节骨眼上却接二连三的病亡,最后只剩下窦氏所生的两儿一女,长子刘启被立为太子,次子刘武立为代王,女儿刘嫖被封为馆陶长公主。 窦氏虽然母以子贵被立为皇后,但却更加思念早年离散的亲人。经过一番搜寻,终于找到了失散多年的两个弟弟,从此窦氏一族时来运转,富贵满门。后来窦皇后因病双目失明,在后宫逐渐失宠,但皇后娘娘的宝座却稳稳当当的一直坐到她丈夫刘恒死去。汉文帝死后,汉景帝刘启即位,窦氏则毫无悬念地成为汉朝第三位皇太后,后来景帝死后,这位长寿的瞎老太太又成为西汉第一个太皇太后。 窦太后双目失明,但心里却雪亮。她不但干涉朝政,还要影响立储君。她溺爱自己的小儿子刘武,不让他回自己的封地,却让他留在京城的宫中,并多有赏赐。她甚至想让景帝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弟弟,刘启为了讨好母亲,也在酒后说过把皇位传给刘武的话,但朝臣窦婴反对说:汉代祖制是父子相传,不可如此。窦婴本是太后的族侄,却因为这句话而被太后从皇戚的名册中除名了。景帝最终立儿子刘彻为太子,窦氏见小儿子刘武已经无法当皇帝,无奈之中,只得做主把自己的外孙女阿娇(长公主刘嫖的女儿)嫁给刘彻,希望阿娇能成为未来的皇后。窦太后喜好黄老之术,在她死之前,汉朝都是以“无为而治”的黄老之术治理国家的。 这位出身最卑微的太后在世时,强势地影响了汉朝的历史进程,并书写了自己在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不世传奇。
四。汉武帝刘彻的母亲王娡。王娡是汉景帝的第二任皇后,汉武帝刘彻的生母。王娡是槐里(陕西兴平)人,母亲臧儿为燕王臧荼孙女,父亲为槐里人王仲。燕王臧荼是秦末汉初,群雄并起时,项羽册封的诸侯王,后被汉高祖刘邦击败杀死。。后来其母臧儿嫁给槐里王仲为妻,生一子名叫王信,还有两个女儿,长女王娡,次女王皃姁。后来王仲死后,臧儿又改嫁给长陵田氏,生两子田蚡、田胜。 王娡最初嫁给金王孙为妻,生有一女,名金俗。王娡母亲臧儿找人为子女卜算时,得知她的两个女儿都是大贵之人。于是,臧儿就把女儿强行从金氏家中接回。金家很愤怒,不肯和妻子断绝,臧儿于是很有手腕的把王娡送进了太子宫。果不其然,当时的皇太子刘启对王娡很是宠爱,封她为汉宫的“美人”。 王美人共生下了三个女儿一个儿子。三个女儿分别是平阳公主、南宫公主、隆虑公主。在怀汉武帝刘彻时,王美人梦见太阳投入她的怀中,醒后告诉刘启。刘启听后说:“此贵征也。”孩子还没降生时汉文帝就去世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