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729|回复: 3

“武则天金简大揭秘”系列之三 是谁飙天价书血盟盗抢金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4 15:25: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千年老妖 于 2012-3-4 15:39 编辑

http://www.dahe.cn 大河报 B09 厚重河南 2007年05月08日
0430B1703.jpg

  □首席记者于茂世文图
  在登封市乃至全国测绘界,嵩山新的“身高”,早已不是什么秘密。
  2006年7月20日,河南省测绘局在嵩山举行了“中国五岳测量中岳嵩山高程开测仪式”,此次测量嵩山的野外作业已于当年8月上旬结束,基本数据整理工作也于8月底完毕。当时媒体报道“嵩山测高”时,称嵩山的海拔高度将于当年10月份向社会发布。
  “嵩山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博物馆,但我们连它的确切身高都不知道,对树立嵩山形象很不利。”河南省测绘局的一位同志在“嵩山测高”新闻发布会上这样告诉记者。“没有确切的高程数据,影响了嵩山的旅游业发展。”登封市人民政府的官员说得更直截了当。
  尽管少室山主峰连天峰要高于太室山主峰峻极峰,但嵩山的“身高”还是以峻极峰的海拔高度为准。明清之前,峻极峰被称为“中岳中峰”,是中岳嵩山的灵魂之所在,武则天封禅嵩山、投放金简乃至历朝历代祭祀嵩山神灵等,“目光”锁定的,都是“中岳中峰”。
  尽管我们常把“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挂在嘴上,但当此次测得的嵩山乃至五岳的“身高”与先前相比,都在“缩水”时,还是把某些人吓了一跳!
  毋庸置疑,今天的测量数据,要比昨天的更加精准——五岳新的“身高”尽管迟迟难以发布,但我们毕竟要尊重科学的进步,我们毕竟要公布嵩山乃至五岳新的“身高”(在本文成稿之后,新华社于4月27日公布了嵩山等中国名山新的“高程”,其中嵩山1491.7米,比之前低了3米多。此次采用的是我们国家的高程系统,并基于安全等,公布的数据只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在科学面前,嵩山虽然变矮,但嵩山还是那个嵩山——嵩山当然不会在二三十年内“大量缩水”,甚至不会在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上“山老头低”。
  嵩山“缩水”,金简“长个”——还原一通“更高”的武则天金简,当然不是为了拯救嵩山的神灵、维护嵩山的伟岸。再说嵩山不言自威,而嵩山精神,哪是我们这些没有文化、不知信仰为何物者之敢言。
  我们让金简“长个”,只是为了尊重历史,认知中国的过去,走好我们的未来。为了未来,鲁迅先生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这最坏的恶意,追寻出来的,可能是最大的诚意与真实。
  倘若登封市史志办主任吕宏军先生所言,屈西怀先生剪残武则天金简,拿着“片片”到银行里变卖只是为了检验他的“宝贝”到底是真金还是黄铜,那么,我们再追问一句:他,屈西怀,一位不识字儿的农民,拓下金简,手握文字“拓片”,又当是为了什么?
  对此,屈先生对记者称:“金简就要献给国家了,拓个纸片,自己留着,作个纪念!”
  果真如此?不见得!
  因为从时间顺序上看,“拓片”拓得要早,是在没有被剪之前——这个时候,无论是剪金简还是拓金简,从理论上推测,都更应该与“交易”相关。
  更可能的一种情况是,金简的上、下两处留白,是分两次完成的。首先,可能是“拓片”让“买家”验货;其次,是胡乱剪去金简的顶部留白,还是让“买家”验货;最后要献给政府了,为了“掩盖”自己在“交易”时对金简做的“手脚”,屈西怀先生就只好认真地剪下金简的底部留白了……
  这最后的“一剪”,也许还真“糊弄”住了政府与专家,让他们至今都深信不疑武则天金简的“完美无缺”——如果屈西怀不补上这最后“一剪”,那么他的“行径”,也许早就被专家识别出来,因为“有地必须有天”呀!而现在的金简,“没天没地”,抑或“天地都小得可怜”,总之维持了一种平衡,自然更具“欺骗性”了!
  现在,就让我们走进屈西怀先生所说的文物贩子飙天价、书血盟,企图从他的手上盗抢武则天金简的那段历史,来验证一下这一“假说”——因为现在屈先生还不可能什么都说,所以要还原那段历史,还需要依赖那么一点儿“假说”。
  吕宏军有吕宏军的猜想,记者有记者的假说,当然读者也应该有读者的假想……总之,在屈西怀不认可自己剪了金简的情况下,我们需要把他为什么“残害”金简的这一空白给他补上——甚至如鲁迅先生所言“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来推测屈西怀先生。
  “噩梦”挽留住武则天金简?
  1982年初夏,屈西怀在嵩山峻极峰捡到“宝贝”的消息不胫而走,乡亲们都想看看这个稀罕玩意儿,纷纷登门造访。
  “想看的人越多,我越担心。”屈西怀说,“你说让他们看吧,不是;不让他们看吧,左邻右舍的,也不是。”
  但让屈西怀没有料到的是,这“宝贝”,竟然将千里之外的山东人也“吸”了过来。
  “两个山东人,开口就给我5万元!”屈西怀先生说。
  5万元,在1982年,绝对是个天文数字——相当于现在的50万元?500万元?很难比拟!可以肯定的是,当时文物贩子敢于出5万元的宝贝,若是现在有机会,他们敢出5000万元,是没有问题的。
  5万元,倒把屈西怀吓着了。“不敢卖了!不敢卖了!他们把我杀了,人没了,钱也没了,人财两空,那就惨透了!”
  一块有字的金片,竟然这么值钱?这块金片到底有什么来头?对此,屈西怀与乡亲们当时都不知道。
  “他们说,这是武则天封禅嵩山的东西!他们山东人,也许知道这些。皇帝不是经常在泰山封禅吗?”屈西怀说。
  屈西怀坚称,文物贩子没有见过武则天金简——他不敢拿出金简让他们“验货”!
  屈西怀害怕鸡飞蛋打,是有道理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也是“黑道”上的“铁律”。既然“交易”没有成功,那么屈西怀所称的文物贩子未曾见到金简的说法,当然也就足可相信了。
  既然文物贩子没有见过金简,他们又是从何判断此乃武则天封禅之遗物?
  是金简“拓片”。记者采访屈西怀先生时,他拿出“拓片”让记者拍照,无意间说了这样一句话:“以前拓过两份,后来一位电视台的记者见到了,拿走了一份,现在就剩下这一份了。”“哪家电视台的?那人叫什么名字?登封的?郑州的?还是北京的?”记者问。
  “早忘了!早忘了!”屈西怀先生敷衍着。
  屈西怀无意间说出“拓过两份”,记者再问,也许正好戳到了事件的深处——但关乎“交易”,屈西怀是不会多言的。
  “据登封市文物副局长宫松涛先生讲,当时就曾有人怀疑屈西怀剪了金简,公安部门还对他进行了审问,但他死活就是不承认。当然也曾追问他‘交易’的情况,但他只说买东西的是山东人,没能提供其他任何有用的线索。”登封市史志办主任吕宏军先生说。
  金简刻字没有断句,且繁体字、武则天自造字相间,没有相当的古文字功底乃至专业知识,是很难判定此乃武则天封禅之遗物的。如若不信,请试读一下:上言大周 主武好乐真道长生神仙谨诣中岳嵩高山门投金简一通乞三官九府除武 罪名 太岁庚子七 甲申朔七 甲寅小使胡超稽首再拜谨奏。
  文物贩子看来是有相当的专业水准的,他们的判断也大致不错。因为金简上使用的是复古的“太岁”纪年,就是专家,也只能在认真推演后,才能定下它的公元纪年。尽管我们已知武则天投置金简的时间在封禅嵩山4年之后,但很多学者还是认为,它与封禅相关。
  在中国历史上,曾有数位皇帝在泰山封禅。自唐高宗起,有了封禅之后的投龙简典礼。但从经典文献看,其延续的都是中国传统的“以玉祭天”,投的是刻有文字的“玉简”。而投金简,则是武则天的创新。
  文物贩子的钱也是钱,当然不会像屈西怀所言,什么东西都没看到,“开口就给我5万元”的。
  也许对闻所未闻的金简怀有疑问,文物贩子请求“验货”——屈西怀觉得“验货”风险太大,于是剪掉了金简的顶部——看到金简“残片”,加之此乃封禅遗物,文物贩子“出价5万元”,才能顺理成章。
  这样的天价,也许刺激了屈西怀,他在自问:东西是不是卖便宜了?于是,他谎称那东西被他扔到沟里了。
  回到家,屈西怀悄悄地捧出“宝贝”仔细端详:金简散发出的幽幽玄光,让他觉得这东西似乎隐藏着某种神秘的力量,而这力量,让他寝食不安。
  文物贩子当然不会相信屈西怀的“谎言”。几天后,屈西怀收到了一封血书!“他们说,东西必须卖给他们!否则,后果自负!如果他们转手,卖得好了,还会再分给我一些。”
  因为血书与恐吓,屈西怀连续几个晚上都做噩梦。他不知道这个“宝贝”对他而言,究竟是福还是祸?
  “干部”拯救了武则天金简?
  卖还是不卖,这对屈西怀来说,越来越是个问题。
  钱,成堆的钱,他是见到了;东西,他不敢拿出来,还深藏家中——藏在那座石头堆砌的、很有年头的老屋(屈西怀称之为“石窖”)的石缝里。
  “那么多的钱,藏都没地方藏。他们把金简拿走了,回过头来再把我干掉,那就真是人财两空了。”
  屈西怀他心里清楚,只要文物贩子还没有把金简弄到手,他的生命就是安全的。他不是不想要钱,让他恐惧的是,他不能找到一个万全之策。
  恰在这个时候,唐庄派出所的于太兴先生,来到了偏僻的王河大队进行人口普查。
  “表叔赵三(赵金三)是大队的党支部副书记,把这事儿给他说了。”屈西怀回忆着,“第二天(1982年7月10日,距发现金简已经50天),县领导带着一帮人,开着车就来了。”
  屈西怀在这天中午,把金简拿到了大队的办公室。县领导、公社领导、大队领导都在那儿。“领导问我要啥条件?我说,都是国家的,那就给我安排个煤窑工吧!”屈西怀说,“我压根儿就没说要钱的事儿,领导也答应给我安排个工作。咱也不会啥,那就下煤窑呗!”
  坊间流传的是,屈西怀开口就向领导要钱,不同意领导开出的给他安排工作的条件。“我信球(缺心眼)呀?要1500元?(东西就)给拿走了!”说到这儿,屈西怀就急,那意思分明是,5万元我都不要,给了国家,还不是希望国家给我安排个工作?
  “领导开着车来了,开着车走了,东西也给拿走了。”后来,屈西怀没有得到“工作”,却得了1500元的奖金。
  “弄了个房,就是现在住的。还给了奖状、锦旗,日、月都没写!人家不当回事儿,我还是很当真的。前些年,闺女想把锦旗剪了,弄成个马甲,我没同意。”
  金简离开屈家的“石窖”后,为安全起见,被存入登封县人民银行金库。但1982年8月10日,金简又一次回到屈家。“人家让我手捧金简照个相,听说后来发在《河南日报》、《人民日报》上了,我没有见到。那个照相的人还说,要送给我一张照片,到现在,我也没见我手捧金简的照片。”
  金简离开了屈家,屈西怀的戏也就谢幕了。之后,他虽然也参加了万人表彰大会,但这已经是别人的戏了。
  1982年9月15日,登封县在唐庄公社举行表彰屈西怀捐献金简大会。会上,他领到了一张奖状——上写:唐庄公社王河大队屈西怀同志积极保护国家文物,献送唐代武后除罪金简一通,特发此状,以资鼓励。登封县人民政府(加盖印鉴)一九八二年月日。另外,还有锦旗一面,上写:奖给 屈西怀同志 献出金简有功保护文物光荣。登封县文化局登封县文保所一九八二年 月。当然,在大会上,1500元的奖金也被送到屈西怀的手里。县领导在会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指出:“武则天金简在登封发现并由登封人捐献,这是登封人民的骄傲。农民屈西怀的爱国举动,说明中国新型农民有热爱和保护文物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登封是全国著名的文物之乡,县政府号召和动员全县人民,一定要以屈西怀为榜样,严厉打击文物走私和各种文物犯罪活动,切实把我县各类文物保护好、利用好。”
  轰轰烈烈之下,也曾有文物工作者质疑金简被剪。
  真相也许是残忍的。公安部门就此审问过屈西怀,但屈西怀坚称文物贩子是山东人,自己没剪过金简。
  既然已经办成了喜事,不喜的成分,就别再较真了。更何况,公安部门没能拿到屈西怀剪金简的任何证据、没有找到文物贩子的任何踪影。
  直到现在,屈西怀还声称自己没有剪过金简,但他主动向记者提供的金简“拓片”,竟然“授我以柄”,泄露了他的机密……
  直到现在,屈西怀还声称文物贩子是山东人,但记者总是觉得,这“恶鬼”就在嵩山脚下徘徊……
  当初让屈西怀没有料到的是,他无意间得到的“铜片”竟把文物贩子也“吸”了过来。而文物贩子的血书与恐吓,使他连续几个晚上都做噩梦,他不知道这个“宝贝”对他而言究竟是福还是祸。在找不到万全之策的情况下,他把金简捐献给了国家。图为屈西怀和他捐献金简所获得的奖状和锦旗。 网络版编辑:实习编辑连岳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7 18:01:48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  拾金不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7 18:01: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19 21:43:54 | 显示全部楼层
赞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站点统计|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郑州论坛

GMT+8, 2025-4-20 06:41 , Processed in 0.02929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