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楼主: 小蚊子

【人生感悟阅读大全】每日更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3-21 00:37:17 | 显示全部楼层
坦然看人生
活得真累,有些时候我们会禁不住的这样感叹,那些不顺心的日子,我们也总感觉活得真烦。在寻找了千百种理由之后,当我蓦然回首曾经走过的那些岁月,我惊然的发现,其实生活赐予我的,并没有与别人有什么的不同,呈现在我视野里的生活,每个人其实都一样,不同的仅仅是我们的胸襟中缺少一份“坦然”。

  当看见那些假日的钓鱼者,一大早的出门,在夕阳下却拎着空空的鱼篓回家时,一路上却留下欢声笑语。

  当看见那些早出晚归的农民,在晚霞的辉映下回家时,那张写满疲倦的脸上却洋溢着朝霞一样的笑容。

  当看见那些恋人在分手时,虽然脸上带着一份无奈的笑容,眼里带着一份淡淡的忧伤,但却依然潇洒的挥挥手,互道一声珍重时,不禁内心会这样的感叹,坦然真好!

  突然想起来这样的一句话“天空留不下我的痕迹,但我已飞过”其实,这不就是对坦然最好的诠释。

  如果失败是一种人生经历,那么这种经历却会使我们成熟,如果说一个人的成熟必须历尽沧桑的话,那么我想,沧桑就是一种美丽。

  我坦然,于是我心美丽!我心美丽,于是人生跟着美丽。

  坦然,是一种失意后的乐观!坦然,是沮丧时自我的一种调整。

  坦然,其实就是平淡中的一份自信!坦然是一份快乐!是一种潇洒!

  在人生中,许多的成败与得失,并不是我们都能预料到的,很多的事情也并不是我们都能够承担得起的,但,只要我们努力去做,求得一份付出后的坦然,其实得到的也是一种快乐!

  生活里许多的人,我们是捉摸不定的,甚至防不胜防。但,我们不必去计较,更不必去埋怨,我们唯一做的是,当我们必须去面对他们的时候,同样的奉上我们的真心。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怀,那不正显示我们的博大的胸襟吗?

  我曾经爱过也哭过,曾经功成名就过,也曾失败没落过。但,当我回首这一切的时候,我仍然感到骄傲,因为:我曾勇敢地面对了这一切,且光明而磊落!

  假如生活给我们的只是一次又一次的挫折,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其实,这也没什么的,因为那只是命运剥夺了我们活的高贵的权利,但并没有夺走我们活的快乐和自由的权利。

  没有蓝天的蔚蓝,我们可以有白云的飘逸。

  没有大海的壮阔,我们可以有小溪的悠然。

  没有草原的芬芳,我们可以有小草的青翠。

  因为生活里是没有旁观者的,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位置,每个人也都能找到一种属于自己的精彩。

  坦然,会让我们的生活美丽而快乐!

  朋友,就让我们的胸襟中盈盈感情坦然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21 00:38:18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生是一种承受
 人生是一种承受,需要学会支撑。支撑事业,支撑家庭,甚至支撑起整个社会,有支撑就一定会有承受,支撑起多少重量,就要承受多大压力。从某种意义上说,生活本身就是一种承受。

  承受痛苦。痛苦就人生而言,常常扮演着不速之客的角色,往往不请自到,有些痛苦来的温柔,如同漫漫降临的黄昏,在不知不觉间你会感到冰冷和黑暗;有些痛苦来的突然,如同一阵骤雨、一阵怒涛,让我们来不急防范;当我们屈服于痛苦的时候,他可能使我们沮丧、潦倒,甚至在绝望中走向灭亡。当我们承受了痛苦,我们就会变的坚强自信,那么,此时,痛苦就变成了一笔物价的财富。

  承受幸福。幸福需要享受,但有时候,幸福也会轻而易举的击败一个人。当幸福突然来临的时候,人们往往会被幸福的旋涡淹没,从幸福的颠峰上跌落下来。承受幸福,就是要珍视幸福而不是一味的沉淀其中,如同面对一坛陈年老酒,一饮而尽往往会烂醉如泥不省人事,只有细品慢咂,才会品出真正的香醇甜美。

  承受平淡。人生中,除了幸福和痛苦,平淡占据了我们生活的大部分生活。承受平淡,同样需要一份坚韧和耐心,平淡如同一杯清茶,点缀着生活的宁静和温馨。在平淡的生活中,我们需要承受淡淡的孤寂与失落,承受挥之不去的枯燥与沉寂,还要承受遥遥无期的等待与无奈.

承受孤独。会使我们倍加珍惜友谊;承受失败,会使我们的信心更加坚定与深厚;承受责任。会使我们体会到诚实与崇高;承受爱情,则会使我们心灵更臻充盈、完美。当我们终于学会心平气和的去承受时,那么,我们的人生就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21 00:39:3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会忘记
一天晚上,我去看望一位遭人诬陷的朋友,吃饭时,朋友接了个电话,我听出来是有人要告诉朋友诬陷他的人是谁,朋友说你千万别告诉我,我不想知道。我有些诧异,朋友解释说,知道了又怎么样?有些事不需要知道,有些事需要忘记。

  我很赞赏朋友的豁达。人生不如意常十八九,要让自己快乐,就必须给自己减压,减压的好方法就是学会忘记,人生需要能拿得起,有时候放得下更重要。佛经里有个小故事,说小和尚和老和尚一起去化缘,小和尚毕恭毕敬,什么事都看着师父,走到河边,一个女子要过河,老和尚背起女子过了河,女子道谢后离开了,小和尚心里一直想着,师父怎么可以背那个女子过河呢?但他又不敢问,一直走了20里,他实在憋不住了,就问师父,我们是出家人,你怎么能背那女子过河呢?师父淡淡地说,我把她背过河就放下了,可你却背了她20里还没放下。

  大和尚的话充满禅意,仔细想想,也是人生的道理。人的一生像是一次长途跋涉,不停地行走,沿途会看到各种各样的风景,历经许许多多的坎坷,如果把走过去看过去的都牢记心上,就会给自己增加很多额外的负担,阅历越丰富,压力就越大,还不如一路走来一路忘记,永远保持轻装上阵。过去的已经过去了,时光不可能倒流,除了记取经验教训以外,大可不必耿耿于怀。

  乐于忘怀是一种心理平衡,需要坦然真诚面对生活。有些人能够忘记失意时的尴尬和窘迫,却对顺境时的得意津津乐道,岂不知成功和失败一样会留在过去,老是沉湎过去不能释怀,常常说我年轻那会如何如何,拿昨日黄花当眼前美景,让过眼烟云在心头永留,沾沾自喜,自鸣得意,陷自己与虚妄之中,便会不思进取,裹足不前。英雄不提当年勇是有道理的。而反复咀嚼过去的痛苦,永远一脸的苦大仇深就更不足取了。印度诗人泰戈尔说过“如果你为失去太阳而哭泣,你也将失去星星。”为鸡毛蒜皮斤斤计较,为陈芝麻烂谷子耿耿于怀,只怕心灵之船不堪重负,记忆之舟承载不下,会让痛苦的过去牵制住未来。一句老话说得好: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老是念念不忘别人的坏处,实际上深受其害的是自己,既往不咎的人,才是快乐轻松的人。

  忘记需要选择,有些人有些事在你的一生中是无法忘怀的,也不该忘怀。阿拉伯著名作家阿里,有一次和吉伯、马沙两位朋友一起旅行。三人行经一处山谷时,马沙失足滑落。幸而吉伯拼命拉他,才将他救起。马沙于是在附近的大石头上刻下了:“某年某月某日,吉伯救了马沙一命。”三人继续走了几天,来到一处河边,吉伯跟马沙为一件小事吵起来,吉伯一气之下打了马沙一耳光。马沙跑到沙滩上写下:“某年某月某日,吉伯打了马沙一耳光。”当他们旅游回来后,阿里好奇地问马沙为什么要把吉伯救他的事刻在石上,将吉伯打他的事写在沙上?马沙回答:“我永远都感激吉伯救我,我会记住的。至于他打我的事,我只随着沙滩上字迹的消失,而忘得一干二净”。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牢记别人对你的帮助,忘记别人对你的不好,这才是做人的本分。

  许多人喜欢这样一首白话诗: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记住某些事某些人,忘记某些事某些人,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洒脱人生,心无挂碍,你便会觉得生活是如此美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21 00:41:3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会选择,懂得放弃
一样的人生,异样的心态,看待事情的角度截然不同。要能跳出来看自己,以乐观、豁达、体谅的心态来观照自己,认识自己;不苛求自己,更重要的是超越自己,突破自己,因为好好生活才有希望。令你生气的人已经走的老远了,你还为他生气,何必呢?哲人康得说:〖生气,是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跳出来看自己,你不妨换个角度觉照自己,你就会认识到生活的苦、累或开心、舒坦,取决于人的一种心境,牵涉到人对生活的态度,对事物感受。跳出来换个角度看自己,你就会从容坦然地面对生活,再也不会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了。当痛苦向你袭来的时候,不妨跳出来,换个角度看自己,勇敢地面对这多舛的人生,再忧伤的瘠土上寻找痛苦的成因,教训及战胜痛苦的方法,让灵魂在布满荆棘的心灵上作出勇敢的抉择,去寻找人生的成熟。

  跳出来换个角度看自己,自己就会在过日子中获得快乐,「天天是好日子」,心灵就会豁亮,没有困境烦恼。

  话说,有位老妈妈生养两个女儿,大女儿嫁给了一个卖伞的生意人,二女儿在染坊工作.这使这位母亲天天忧愁.天晴了,她担心大女儿的伞卖不出去;天阴了,她又忧伤二女儿染坊里的衣服晾不干。她这样晴天也忧愁阴天也忧愁,不多久就白了头。一天,一位远方亲友来看她,惊讶她的衰老,问其原由,不觉好笑,那亲友说:“阴天你大女儿的伞好卖,你高兴才是,晴天你二女儿染坊生意好也该高兴才是。这样你每天都有快乐的事,天天是好日,你干嘛不捡高兴专拾忧愁呢?”老妈妈换个角度想:“言之有理!”从此,她笑口常开,幸福每一天。

  人的一生,总免不了磕磕碰碰,遇到不快而生气,或遇到天灾人祸而痛不欲生等等。每当这个时候,我们是怎样去处理的呢?

  记得有位哲人曾说:〖我们的痛苦不是问题的本身带来的,而是我们对这些问题的看法而产生的。〗这话很有哲理,它引导我们要会解脱。说到这里,我想到另一个故事:

  话说,夏天的傍晚,有一美丽的少妇投河自尽,被正在河中划船的白胡子艄公救起。艄公问:“你年轻轻,为何寻短见?”“我结婚才两年,丈夫就遗弃了我,接着孩子又病死了。您说我活着还有什么乐趣?”艄公听了沉吟有顷。说:“两年前,你是怎样过日子的?”少妇说:“那时我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呀……”“那时你有丈夫和孩子吗?”“没有”“那么你不过是被命运之船送回到两年前去。现在你又自由自在无忧无虑了。请上岸去吧……”

  话音刚落,少妇恍如作了一个梦,她揉了揉眼睛,想了想,便离岸走了。从此,她没有再寻短见。少妇回心转意。是因为她从另一个角度看自己,从而看到一种生的曙光。感受到自由自在的力度。在很多时候,我们所有的苦难与烦恼都是自己依靠过去生活中所得到「经验」做出的错误判断,这时,我们不妨跳出来,换个角度看自己,你就不会为战场失败、商场失手、情场失意而颓唐;也不会为名利加身、赞誉四起而得意忘形。换个角度看待自己,是一种突破、一种解脱、一种超越、一种高层次的淡泊宁静,从而获得自由自在的乐趣。转一个角度看世界,世界无限宽大;换一种立场待人事,人事无不轻安。愿你天天是好日!

  当人生的理想和追求不能实现时,不妨换个角度来看待人生。换个角度,便会产生另一种哲学,另一种处事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21 00:44:04 | 显示全部楼层
握住自己快乐的钥匙

  一个成熟的人应该掌握自己快乐的钥匙,他不期待别人使他快乐,反而能将快乐与幸福带给别人。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把「快乐的钥匙」,但我们却常在不知不觉中把它交给别人掌管!

  一位女士抱怨道:「我活得很不快乐,因为先生常出差不在家。」她把快乐的钥匙放在先生手里。一位妈妈说:「我的孩子不听话,叫我很生气!」她把快乐的钥匙交在孩子手中。男人可能说:「上司不赏识我,所以我情绪低落。」这把钥匙又被塞在老板手里。婆婆说:「我的媳妇不孝顺,我真命苦!」年轻人从文具店走出来说:「老板服务态度恶劣,真把我气炸了!」

  这些人都做了相同的决定─就是让别人来控制他的心情!

  当我们容许别人掌控我们的情绪时,我们便觉得自己是个受害者,对现况无能为力,抱怨与愤怒成为我们唯一的选择。我们开始怪罪他人,并且传达一个讯息:「我这样痛苦,都是你造成的,你要为我的痛苦负责!」此时我们就把这一项重大的责任,托付给周围的人──即要求他们使我快乐。我们似乎承认自己无法掌控自己,只能可怜地任人摆布。这样的人使别人不喜欢接近,甚至望而生畏。

  一个成熟的人能够掌握住自己快乐的钥匙,他不必期待别人使他快乐,反而能将快乐与幸福带给别人。他情绪稳定,能为自己负责,和他在一起是种享受,而不是压力。

  修行人教我们要:作自己的主人,不要被环境、物欲左右;圣经教我们要「常常喜乐,凡事包容,凡事感恩。」你的钥匙在哪里?在别人手中吗?快去把它拿回来吧!

  快乐的源泉来自自己,而非他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21 00:44:49 | 显示全部楼层
失意时要懂得心宽

  人生偶有失意,在所难免,一向得意容易让人忘形;为失败哀怨,对现实不满也是无用之举,一切当以心宽化解之。

  俗话说:「不如意事常八九。」如此人生岂不让人伤心透了?否。有句话你是知道的,叫「好事多磨」。我们应该有这个信念:失意是一种磨炼的过程,心即使在冰冻三尺之下也不会凉的。有瑞雪兆丰年之说,雪愈大,年愈丰。

  「比海更宽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大的是人的心灵。」生活不论如何磨人,如何将你压缩在一个四方的小盒子里,但思维的空间是不受限制的,心灵的视野没有藩篱,无比宽广,任你驰骋。来去自如,生命的迷人之处就在这里!

  站得高,你就看得远。红橙黄绿青蓝紫,七彩人生,各色不同;酸甜苦辣咸,五种味道,各有所好;喜怒哀乐悲恐惊,七种情感,品之不尽。没有一帆风顺的人生。如果一生无挫折,未免太单调、太无趣、太乏味。没有失败的尴尬和忍辱哪来成功的喜悦?也许你就是忍受不了人情的冷暖和失败的打击,抱头哀叹,早已说过「不如意事常八九」,你自己还会遇到,那就当它是横亘于面前的一块石头吧。摆正它,蹬上去!也许视野会更开阔、心胸会更豁达呢!

  人很善良,常常把宽容给了陌路,把温柔给了爱人,却忘了给自己留一点。有一句话很有用,叫「没什么」。对别人总要说许多「没什么」,或出于礼貌,或出于善良,或出于故作潇洒,或出于无可奈何;或是真不在意,或是别有用心。不管出于什么,谁让生活有那么多不尽人意之处?如果你要劝解自己,也要学着这么说。缺少阳光的日子很忧郁,你要学会说「没什么」,失去朋友的生活很寂寞,你要学会说「没什么」。自己已经很累了,需要一种真诚的谅解,说句「没什么」,对你自己,对自己疲惫的心灵。这么说着,并不是让你放纵所有的过错,只是渴求自拔;也不是决意忘怀所有的遗憾,只是拒绝沉溺。自己劝慰自己才管用。

  人有同情心,见别人伤心——除了敌人和仇家——自己也不会快乐,总要上前劝一劝。劝告是出于善心,言语也很有哲理,然而听的人未必都能听得进去,听进去了也未必照此行事,因为剧痛使人麻木。有位女作家说:「我不劝任何人任何事。解铃还需系铃人,自己心上的疙瘩只有自己亲自动手方可解开,朋友的话,善良人的话都只是催化剂。自己才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总之,失意在所难免,权且把心放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21 00:45:28 | 显示全部楼层
挫折时要怪自己没有选择好

  遇到挫折,无论怎样怪别人,最终都是徒劳无益的。那么我们也只能是怪自己没有选择好,因为任何时候只怪自己,始终是最明智、正确的生活态度。

  小时候,每当我们不小心摔倒后,第一个念头就是找找看是什么东西绊了脚,我们总是怪别人乱放东西,实在找不到什么还可以怪路不平。尽管那样做对于疼痛的减轻并没有直接效果,但能找到一个可以责怪的对象多少算是一种安慰,可以证明自己没有责任。

  长大后每当我们遇到挫折时,也总是不自觉找出许多客观原因来开脱自己,实在找不到原因时就说自己的命不好。我们并不认为这样开脱自己其实是一种绝对的幼稚,因为我们总在想方设法地一次又一次欺骗自己。

  有一个早几年就下海开公司的朋友近来走了「霉运」,原本蒸蒸日上的业务突然间屡屡失败,公司里多年来一直忠心耿耿跟随他左右的两个业务副总管离开了他,甚至“跳槽”到他竞争对手的公司去了。

  在内外交困之中,这个朋友并没有认真、及时反省自己,反而一味地责怪过去的战友背叛了自己,因此沉湎于愤怒和伤心之中,不再相信别人,动不动就发脾气,结果是恶性循环,整个公司上下人心涣散,陷入了更大的困境。

  其实公司经营上出现了问题,作为公司老总的他,理所当然首先就不可能推卸自己的失误,即使是别人背叛也首先是他用人不当,如果老是怪东怪西,把所有的过错归咎于他人,那么必将面对更大的危险。所幸的是这位朋友在家人的提醒下终于醒悟过来,开始承认自己过去各方面的失误之处,并客观总结因为自己的固执已经带来的失败和教训。

  怨天尤人其实是一种懦弱,更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还掩盖了自己不能面对的现实,还留下了将来可能重蹈覆辙的隐患。而不客观地责怪他人还会衍生出新的矛盾。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强者并不是一个一帆风顺的幸运儿,必然要经历各种痛苦和挑战,而战胜一切困难的人首先必须战胜自己,战胜自己的前提就是反省自身,只怪自己。

  只怪自己是一种解脱。因为我们不肯认错无非是顾及自己的面子,不肯承认自己的失败,事实上这个世界上从来就没有常胜将军,所有自我的包袱和面子在勇敢地承认自己的失误之时就已经悄然放下了,他会因此变得轻松,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善于总结自己的人就会把失败的教训变成自己的财富。

  只怪自己是一种力量,而习惯于责怪他人的人迟早招致怨恨,一个勇于律己的人无疑是高尚的,他会因此有包容整个世界的力量,让所有人钦佩其不凡的风度并乐于交往。只怪自己是一种境界。其实就算别人真有可以谴责之处,过分地责怪也是于事无补的,生气更不能解决任何问题,而从自身检讨才是一条惟一可行的道路,根本就不存在什么问题。在这个世界上最难以战胜的敌人其实就是自己,如果一个人已经到了只剩下自己这一个对手时,实际上他已经是天下无敌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21 00:46:07 | 显示全部楼层
隐藏过错――错、错、错

  有一对年轻的夫妇,结婚了一个月之后,妻子想要回娘家看看,就邀丈夫和她一起回家去了。妻子对丈夫说「我们这一次回家,无论是对父母,或对亲朋好友,都要有礼貌,不要鲁莽或有失礼的地方,好吗?」丈夫就对妻子说「你放心吧!我一定不会让你丢脸,也不会让岳父母失望。」到了娘家后,妻子就和父母聊起近况来了,丈夫就东看看、西看看,这里走走,那里逛逛的。

  不知不觉地,丈夫走到米房来了,看到了成堆的白米,想到自己也有点饿了,就顺手抓了一把白米,往嘴里塞,塞满了一口的白米,恰巧这个时候,妻子也走进房来了,丈夫一时白米也咽不下去,吐也吐不出来。

  妻子看到他痛苦的样子,就问他「你怎么了?哪里不舒服?」丈夫根本就说不出话来,妻子看他不说话,更是疑惑,就走近看看他,才发现丈夫脸腮部都凸起来了。妻子立刻带着丈夫去见她父亲说「爸爸!您看!您的女婿不知为什么,两腮都肿起来了,可能口腔有毛病,您赶快请医生来为他看病吧!」妻子一直紧随着丈夫身边,所以,丈夫一点逃避的机会都没有,他心里暗暗叫苦:该怎么办呢?

  不久,医生来了,医生看了一下凸起的脸腮就说「这是无名肿瘤,要赶快开刀,否则会有生命危险!」于是,就为丈夫开刀了,结果,取出来的却只是一把白米。才知道原来是偷吃白米而造成的,这样害得四个人都很尴尬。

  对岳父来说,该是骂女婿?还是不骂?对妻子来说,丈夫可是真丢脸!对丈夫来说,偷吃白米,结果白挨一刀,害得大家白忙一场。对医生来说,他更是窘极了,他诊断是无名肿瘤,开完刀拿出来的却是把白米。所以,大家都不敢说话,结果不欢而散。

  人若是有一点点的功劳,或小小的长处,都喜欢向人炫耀,惟恐别人不知道。但是,若有一点点的过错,或有一点点的缺点,都深怕别人知道,巴不得隐藏起来。古人说「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如果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的过错,除非不去做,因为纸包不住火,隐瞒只是一时的,迟早都有人会知道。光明磊落才是正人君子的作为。喜欢隐瞒过错的人,最后都不被人所尊敬!

  人并不是圣贤,偶尔都会犯一些错误,但是如果坦白说出来,表示有悔过的心才能消灭罪过,在错误中学习成长,才会让自己愈来愈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21 00:47:04 | 显示全部楼层
敢于不如人

  敢于不如人,其实就是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这是一种期待成长的勇气,每个人都有长有短,真正看清这一点,你才能最后胜于人。

  常常觉得自己在很多地方不如人。

  在家务上,不如勤劳能干的主妇;在工作上,不如善于察言观色的同事;在处理人际关系上,甚至不如十二岁的女儿;在新知识的运用与掌握上,不及年轻人的迅速灵敏;碰到复杂事物,又缺乏长辈的精明练达、长袖善舞;最糟的是遇到紧急情况缺乏应变能力,反应迟钝,甚至明明稳操胜券的事情,却偏偏输得干干净净。

  某人曾洋洋自得地对我说:你不用和我吵,你根本吵不过我,你吵你准输。想想也是的。口讷,碰到情急的事情,往往张口结舌,而且失却判断,根本忘记事情的核心点及对方理输的着急,莫名其妙地被对方的声势所压倒,真是窝囊。

  调子放得最低最低,心态修练得最静最静,经历了几番风雨几轮挫折,渐渐地,我也想明白了,一个人不可能处处胜于人,有得必有失,样样齐全了,你也许会遭到更大的、意料不到的天灾人祸。就像小病小灾缠绵一生的人,往往安享天年,而无病无痛、大红大紫的人常常遽祸忽至,遂不及防。命运往往是无常的,做什么都要留有余地。其实,从另一种角度来说,敢于不如人,也是某种程度上的自信。只有敢于不如人,才能胜于人。天外有天,楼外有楼,一个人怎能时时处处胜过所有的人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与优势,也都有自己的缺点与短处,扬长避短才算机智,拿自己最不擅长的柔弱之处去硬碰别人修炼得最拿手的看家本领,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人会有各种潜能与优越,但你不可能在所有地方都有机会发挥出来,你只能在一个地方用足你的力气,在你没有用力气的地方,在你无暇顾及的地方,你必然不如那些在这地方用足力气的人。你的精力有限,机遇也有限,因此,你能如人的地方肯定很少很少,而不如人的地方绝对很多很多。只有对这一点看明白了,你才有从容的心态,也才能真正地如人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21 00:48:05 | 显示全部楼层
「风格」多面观

  人生为人处世之风格琳琅满目、变化多端,而您是否见过如下所指的这些「风格」呢?

  因循守旧、固步自封之人,具有牢不可破的「封格」,他沉迷于自我,而又固执己见,任汝千呼万唤,闷在瓮中说不出来就不出来。具此「封格」之人,总因心胸狭窄、目光短浅,乃至连自己都容纳不下自己,而终归走入绝境。这种自我封闭的狭隘人生,实在是要不得啊。

  与此相反,丰富的文化内涵,与深厚的人格修养,是谓之囊括大千之「丰格」,此种丰格纳容万物而格局远大,内心世界丰富多彩。由于见多识广,故所思所念都放眼于广阔宏伟的家、国、天下。

  较「封格」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是歇斯底里的「疯格」。欠乏修养的妇女「疯格」一发,则当庭叫骂,人们形容那场景就如同河东狮吼一般,霎那间海啸山鸣,令人不寒而栗,夫婿公婆内心充满了凄凉与感伤。女子以温厚为美,应具有人见人爱的内德与修养,所谓兰心慧质、秀外慧中是也。千万不可暴悍成性,成为凶巴巴的女人,而使父母伤心、公婆寒心。

  伟岸峻峭的高山,广博深厚,令人向往。登上高峰后,眼前一片辽远开阔,使人心旷神怡。而攀山越岭的「峰格」,其内在的精神在于「志向要远大,脚步要踏实」,能够坚定志愿,而又步履稳健务实,不惮繁巨且不畏艰难,才得以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刀刃过于锋利则易摧折,具此「锋格」之人,语词尖酸刻薄,存心阴险多端,行事则像利刃般处处伤人,这不但会使自己走入孤绝无助的境地,也是天地造化的大忌。但如果能将此锋之磨砺,练就一番刻苦耐劳的勤勉、敬业的精神,正如同「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则能成就一番顶天立地之伟丈夫事业。凡此种种,无论我们身处何种「格」局,善恶变化总在一念之间。一念良善,则光明烛照,能洞彻照亮千年之幽谷。反之,恶念一起,则陷入孤绝之地而不知底极。有志者当时时检点自心之「风格」,莫使「封」「疯」之类的恶习,如「锋」刃般,戕害了我们自心的本性本善与至德至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站点统计|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郑州论坛

GMT+8, 2025-4-22 06:05 , Processed in 0.053756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