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437|回复: 7

屌丝的由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5-13 13: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年来中国大陆互联网上最耐人寻味的现象,除了左右之争、“公知”与“五毛”对战之外,便是网络亚文化标志周期性的兴起。从“蚁族”到“草泥马”大战“河 蟹”,再到“伤不起”的“咆哮体”,来自草根阶层的创意概念一波波涌现,每次都在喧嚣几个月后慢慢归于沉寂,或者被下一轮热点取代。如今正方兴未艾的,是 原本粗俗却广受追捧的“屌丝”。


所谓“屌丝”是“苦B青年”的代称,据称最初来自于百度贴吧中的“李毅吧”,是针对中国球员李毅的粉丝的讽刺,但是后者不以为耻,反而安之若素,并将这一称呼发扬光大,最终演变成为一场全民恶搞。


无 数白领文员、媒体记者、甚至中产阶级都纷纷以“屌丝”来自我定位,争相“比惨”。德国情景喜剧《炸弹妞》(Knaller Frauen)被引入中国后,改名为《屌丝女士》,大受追捧。甚至拥有千万粉丝的韩寒,也在博文中戏称自己是“纯正的上海郊区农村屌丝,无权无势,白手起 家”。


事实上,这个“屌”字粗俗不堪,以至于被Google的安全搜索功能屏蔽,而更加熟谙中国国情的百度,则不但提 供了它的贴吧作为孵化器,还大大方方地为它开放了百度百科的相关词条。而大众媒体在报道这一文化现象时,多数遮遮掩掩、欲说还休,甚至在版面上尴尬地以 “吊丝”代替。


然而,参与者们最为热衷的,正是“屌”这个平时被视为禁忌的粗俗字眼,在大众狂欢中被捧为明星的戏谑式 的快感。这种快感,和“草泥马”的故事如出一辙。从某种意义上说,“草泥马”和“屌丝”正是网络亚文化对正统文化的反抗,是对“假正经”和“伪崇高”的呛 声。一个巧合是,“屌丝”狂欢的兴起,几乎是和“限娱令”“限广令”酝酿与出台同步进行的。


在现实中,“屌丝”是一个 自怨自怜的群体,按照其中一员自己总结的,他们是“赤贫人群的一部分,农民工,城市小手工业者,产业工人,不满现状的企业雇员,流氓无产者,困厄的三本 狗,专科狗。总的来说属于社会的中下层”。他们通常是“农村家庭或城市底层小市民家庭出身,有的十二载寒窗考上大学,攻读理科专业,等真正工作后却发现没 有获得理想的效果,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他们渴望爱情,但在物欲横流的城市生活中可望而不可得。他们对未来不敢抱太多期待,房子车子对他们来说只是遥远 的梦想。总而言之,他们的尴尬处境是“身份卑微、生活平庸、未来渺茫、感情空虚”。


正如“草泥马”的天敌是“河蟹”, “屌丝”也有自己的故事语境,他们的假想敌是“高富帅”(男)和“白富美”(女)。相应地,他们自嘲是“矮穷丑”,甚至“矮穷丑黑胖”,他们心仪的对象是 “女神”,但“女神”永远只对“高富帅”感兴趣,对他们只用“呵呵”来敷衍,他们的尴尬,往往是想给“女神”当“备胎”(潜在的青睐对象)而不可得。


“屌 丝”们一边用近乎自贱的方式来自我保护,以免受到社会更具有毁灭性的伤害,另一方面,他们又用同样的物质眼光去衡量自己周围的世界。“屌丝”最为人诟病的 一点是他们对待女性的态度:一种刻薄的功利心。在他们眼中,女性不外乎可以分成“土肥圆”,“黑木耳”,“白富美”三种类型。这种以外表甚至性作为主要衡 量标准的心态,反映出“屌丝”们被物欲社会边缘化的同时,也在用同样的报复性的物质心态来打量社会,甚至并不在乎用贬损的语言来展示自己的攻击性。


“屌 丝”是一种复杂的矛盾共同体,有观察者把它称之为“自我作贱的自尊”。一方面,他们接受自己作为小人物的现实,对泛滥的世俗成功学嗤之以鼻,从根本上拒绝 并消解成功学镀金般的虚妄,并动辄以“跪了”、“求别说”来主动示弱;另一方面,他们又正是通过主动的退避三舍,来拒绝主流意识形态的灌输,拒绝配合“政 治正确”的引导,来保留残存的一点尊严。腾讯的“屌丝”专题冠名为“庶民的文化胜利”大概言过其实了,但说他们是“庶民的文化抵抗”或许没错,虽然在他们 看来,这种抵抗非用粗鄙方式进行不可。


如果说“草泥马”是一种政治抗议,“屌丝”就是一种社会叙事。这种悲情故事的背 后,隐藏着社会流动性进一步降低的风险。“屌丝”并不甘心居于社会末游,但在目前的“差序格局”下,他们找不到可以把握住的上升通道,只能在自怨自艾中舔 舐伤口。他们并不指望自己能够从“矮穷丑”变成“高富帅”,后者不过是“富二代”和“官二代”的漫画形象。这种界限几乎是不可跨越的。社会板结的前景展现 出一种宿命般的力量,让他们无可逃避。


“屌丝”并没有完全丧失生命冲动,否则也不会用社会共鸣的方式,掀起这样一场声势浩大的狂欢。只不过在多数时间里,他们把冲动压抑在内心,表现上显得若无其事甚至自甘堕落,用这种方式来消极对抗。


虽然他们自嘲主要营生是“搬砖”,但真正在搬砖、在受压榨的社会群体是没有网络话语权的。“屌丝”的自嘲与躁动,在网络上呼啸而来,显示出他们仍然在等待着某种变化。这种变化或许不会因“屌丝”而起,但他们注定届时将从半真半假的沉睡中醒来,去扮演活跃角色。


社会学者于建嵘曾经警告,底层知识青年将改变中国。从“蚁族”“蜗居”到“屌丝”,底层知识青年的形象正在慢慢浮现,愈发清晰。他们从早前的打拼愿景,逐步退守到暗淡无光的灰色世界。


但“人往高处走”是一种本性,更何况是在社会转型关头。他们对社会的怨恨恐怕会长久地埋在内心,并将在几十年时间中慢慢发酵,酝酿出一个难以预料的后果。正如当年毛泽东在北大图书馆拿着八块大洋,怨恨傅斯年、罗家伦不肯倾听他的南方土话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13 14:41:04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也开始追求时尚类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13 15:06:23 | 显示全部楼层
咋不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13 16:23:28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个字怎么念呀?我都不知道呢?你用拼音拼出来好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13 19:38: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13 22:15:02 | 显示全部楼层
姐姐真有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13 23:32:59 | 显示全部楼层
diaosi哪是必须的  要不都快成孤寡老人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8 14:30:36 | 显示全部楼层
整点图片还看不到 这是为什么呢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站点统计|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郑州论坛

GMT+8, 2025-4-22 03:09 , Processed in 0.08818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