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楼主: 小蚊子

正信的佛教 持续更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7-3 13:35: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四、长寿的因和缘



寿命的长短跟财富、地位、常识、美丑等无关。可是跟‘慈悲心’却大有关系,俗话说,‘仁者寿’。这话一点也不错。宅心仁厚,宽于待人一定有好报。今生长寿的人,一定是过去世或今世对人类和动物慈爱的结果,今生短命的人,必然是前世或今生杀害动物的结果。



今生慈悲行善而短命的人,乃是因为他前世所造的恶业先结果,而今生的善业刚种下不久,还没有结果的缘故。行善而遭到恶报,应赶紧忏悔过去的恶业,而不可怨天尤人,说是行善没好报。



我们需要了解‘心地’的原理。当我们垦地播种花的种子时,为什么杂草会先长出来呢?因为地里面先前就有杂草的种子,否则杂草怎么会那么快长出来呢?(关于吉凶祸福的根源,请参阅拙著〈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第四章)



下面我就扼要地把长寿的因缘说明一下:



长寿的因——仁爱心,慈悲或救护所有动物,放生、宣扬放生戒杀的原理,施舍饮食(请人吃素或以小米喂鸟)。



长寿的缘——心平气和,不动怒,生活有规律,调节饮食(不暴饮暴食),足够的营养,不过度劳累等。



夭折的原因——杀害动物,虐待动物等。



夭折的缘——时常动怒,暴饮暴食,过度疲倦结交恶友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3 13:38:01 | 显示全部楼层
五、‘仁者寿’的铁证



(一)小沙弥救蚁延年



《譬喻经》上记载:从前有五个人在离城不远的森林里修行,其中一位老师父证得了六神通,他的弟子是一个八岁的沙弥。那老师父因为有宿命通,知道小沙弥的寿命只剩下七天了。他心里这么地想:‘如果小沙弥在这里死了,他的父母一定认为我照顾不周,才发生意外,心中就会怨恨我的’。



因此,老师父就告诉小沙弥:‘你的双亲很想念你,你可以回去探望父母,过了八天以后再来。’小沙弥很高兴地顶礼,辞别了老师父。小沙弥走到半路,天上开始下大雨了。他看到雨水快要流进一个蚂蚁窝时,他急忙用土把雨水堵住,使雨水没有淹到蚂蚁窝里去。



小沙弥回家后,一切都很好,没有发生任何事故。到了第八天的清晨,他又回到师父那里,老师父看到小沙弥能够平安回来感到奇怪。他就入定观察原因,才知道小沙弥因为救了蚂蚁而延长寿命了。老师父又说:‘你做了大功德,你自己不知道吗?’小沙弥说:‘我七天都在家里,那里做什么功德?’老师父又说:‘你的寿命本来只能活到昨天,因为你救了那么多蚂蚁,所以寿命可以延长寿命到八十多岁。’



小沙弥听了师父的这番话,对于‘善有善报’的原理更加相信,当然心中也很欢喜。于是他就努力用功修行,从不懈怠,后来也证得了六神通的圣果。(摘自《譬喻经》第七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3 13:39:05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刘璟放生长命



刘璟是明朝人,他的父亲是一位赫赫有名的‘大司寇’。刘璟年幼时体弱多病,他原有的五个哥哥都先后夭折了。因此,刘大司寇对于这个最小的儿子的安危十分关切,他请了许多算命先生来看相。很不幸的是大家都说刘璟很难活到十九岁。



恰巧四川有位叫周士涟的著名相士来到京城,刘大司寇就请周相士到家里来给刘璟算命,周相士看了刘璟的相貌和八字以后,说:‘你在十九岁那一年应有一个很难渡过的危厄;不过请你不要绝望,努力忏悔业障。广积阴德,可能扭转恶运。’



十七岁的刘璟听了周相士这一番话,他就决心革除众恶,广行善事。而且以《功过格》和《太上感应篇》作为行为的准则。每天逐条检点反省。起了一个善念,就在东边的墙壁上划一个红圈圈。尤其对于戒杀和放生,特别力行,不敢稍怠。这样行了三年,竟然平安地度过了十九岁的难关。



有一天,他从船要渡过长江,看到渔翁抓到一只大乌龟。刘璟看到了产生慈悯之心,就把它买来放生。那只乌龟好像很有灵性,一直跟在刘璟的船后送他,跟了五六里,还依依不舍。当天夜里,刘璟住在旅舍,梦见一位穿黑衣又短又胖的道人,对他说:‘公子广行众善,三年从不懈怠。现在你已延寿增禄了。但是你有身体向来薄弱,难免要受寒。但是有小术相授于你,依照奉行,可保平安无病。’说完了,马上就教刘璟调息的要领。



刘璟醒来,知道是神龟报恩,就依照梦中所学的方法用功,果然健康情况一天比一天进步了。后来他请周士涟相士再来京城,以感谢昔日教诲的恩情。当天晚上他和周相士同床睡觉,周士涟半夜醒来,发觉刘璟鼻子的呼吸非常微细。第二天早晨起床后,周相士就向刘大司寇道贺:‘这几年来,您公子的骨相改变太多了,我昨天跟他一齐睡。知道他已学会了乌龟的呼吸方法,这不但对健康有益,而且能使福寿绵长,这真是他行善的福报啊!’



后来刘璟活到九十八岁,子孙都很贤明,果然符合了周士涟的预言。(摘自《命运在您手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3 13:4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六、从幼年培养慈悲心



慈悲心是各种善行的根本。慈悲大致可分为两方面,第一种是救贫苦,第二种是戒杀放生。第一种是对人,第二种是对动物。



救济贫苦的善举容易被社会大众所接受,可是戒杀放生就难了,这主要是一般人不明白其中的意义,而我们又很少加以宣扬。



一个人如要长寿,不但要救济贫困的人,而且要慈心爱护所有的动物。譬如说:看见小孩无知地捕杀蝴蝶、蜜蜂、金龟子、小鸟等小动物,或者用线缚住小动物在虐待玩弄时,应加以劝告或禁止。因为这种行为不但损伤生命,而且会增长杀的习气;长大以后,容易成为一个没有仁爱心的人。唐朝有大诗人杜甫曾写诗描述这种玩弄动物的儿戏,并且感叹地说:



干戈兵革斗未止,凤凰麒鳞安在哉?

吾徒胡为纵此乐,暴殄天物圣所哀!



因为这样,我们教训子女,要从小培养他们的仁爱心,看到所有的动物遇到困境,例如:飞蛾赴灯,小虫被捕,鸟雀受伤,蚂蚁被踏,鱼虾被网,走兽被逐…..都应本慈悲的智慧,尽心尽力加以方便救护。



除此之外,还不可随便把热水浇在地上,因为地上和地底下住著无数的小动物,这么做,不但会伤害到他们的性命,同时也会使我们遭到短命的恶报。



同理可知:沸汤、肥皂水、石灰水、浓盐水、消毒水、水泥、化学药物都不可随便乱扔或倒在有虫的地方,以免减损我们的福寿。佛陀教诫我们:空瓶子、空罐子、空缸、空盆子都应该覆在地面上而不可仰著放,因为仰放著,下过雨后就会积水,水积久了就会生小虫子。我们要用罐子时,一不小心把水倒掉,小虫就会干死,这也是杀害生命。挖房子基地或筑水沟时,不应使水泥地和水沟下雨后积水才好。因为积水那部分,积了一两天,就会有蚊虫在水中产卵,长出小的幼虫。到了晴天,就会把小虫晒死。同样的道理,也不可用沟内(有虫)的泥水,浇花或浇菜。



要把仁爱心充分发挥,就必须要‘放生’和‘施食’。‘放生’就是上菜市场时看见有鱼、鸟或其他动物被关、被绑或要杀时,尽力解救它,使它恢复自由。‘施食’有两种:



第一种施食是喂小鸟、小鱼或其他野生动物。例如,每天洒一些小米在院子或房子外面,让小鸟吃,以免小鸟肚子饿去觅食小虫。这样做,非但养活了小鸟,无形中又减少了杀生的机会,这也是有积阴德啊!



第二种施食是施饿鬼或孤魂野鬼。这种施食需要念咒语,才能产生好的效果。因为有些饿鬼的喉咙张开,胃口变好,也可以使食物变得很多很多,或食物变得美味。《禅门日诵》,《佛门日课》或一般《早晚课诵》都记载这些咒语。例如,‘破地狱真言’,‘普召请真言’,‘解冤结真言’,‘灭定业真言’,‘灭业障真言’ ,‘开咽喉真言’,‘变食真言’、‘甘露水真言’等。



《优婆塞戒经》上告诉我们:每餐用饭前,应先供养十方三世诸佛菩萨。(跟圣贤结缘;来生则容易亲近他们;接受他们的教化。)供养完毕时,应以专用的小汤匙盛七粒米饭或一寸的面,拿到外面去供养鬼神。并且诵念下列的咒语:



1、‘法力不思议,慈悲无障碍,七粒遍十方,普施周沙界。’‘唵 度利益莎诃’三遍或七遍。



2、‘大鹏金翅鸟,旷野鬼神众,罗刹鬼子母,甘露悉充满。’‘唵 穆帝莎诃’三遍或七遍,并弹指三下。



3、‘汝等鬼神众,我今施汝供,此食遍十方,一切鬼神共。’‘唵 穆力陵莎诃’三遍或七遍。



4、‘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诸君俗进一步了解施食的咒语和典故,请参阅《大般涅般经》、《救面然饿鬼陀罗尼经》和《毗奈耶杂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3 13:41: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七、举步常看虫蚁



‘举步常看虫蚁’这句话出自文昌帝君的《阴骘文》。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普遍爱护所有的动物,而不可以为虫蚁的形体小而就轻视他们,甚至还加以践踏。这种平等的慈悲心是可贵的!



一般人的一举一动很容易造罪,单就走路这一项来说,我们一辈子走路误伤的小虫,不知有多少千万!



佛陀告诉我们:每日清晨还没下床时,应先默念数声佛号,然后念祝愿的诗偈:



‘从朝寅旦直至暮,一切众生自回护。

若于足下丧身形,愿汝即时生净土。’



接著念:



‘唵 逸帝律尼莎诃’三遍或七遍。



‘若举于足,当愿众生,出生死海,具众善法。’



‘唵 地利日(音支)利莎诃’三遍或七遍。



上边这个咒语,任何人都可以读诵,纵使是愚笨的人,也不难背记这咒语。当小孩五、六岁时,我们就应该把这护生的诗偈和咒语教他,使他早日背诵,养成习惯。从年幼时就好好培养孩子的仁爱心,长大再不断把这仁爱心发扬充实,对孩子的人格帮助一定很大。假如人人这么做,将来一定可成为一个大同的世界。



在日常生活当中,也应处处顾及小动物的危安,时常检点自己的行为会不会伤害到小虫蚁的性命。譬如说:吃饼和吃饭要有‘艺术’,不可弄得满地都是饼干屑、饭粒和菜渣。吃完饭和点心,应马上把地扫干净。以免掉在地上的那些饼干屑、饭粒、菜渣引来蚂蚁和小虫、被人走路不小心踏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3 13:42:41 | 显示全部楼层
八、施食得七种福报



《施食获五福报经》上说:布施饮食的人,今生或来世可以得到五种福报‘寿、安、色、力、辩。’



第一是是寿命会延长。因为人类和动物都靠著饮食来维持生命,施舍食物等于间接在延长众生的生命,所以施者会得长寿的果报。



第二是身心得到平安。因为人类和动物缺乏饮食时,身心都会烦燥、紧张、痛苦和不安。有了饮食,身心就会安宁和愉快。所以布施饮食的人,一定会得到身心安宁的果报。



第三是获得较美好的身材和容貌。因为人类和动物缺乏了饮食,身心就会枯瘦,容貌就会憔悴,所以布施饮食的人,一定会得到美好的容貌和身材。



第四是身体较有力气。因为人和动物缺乏饮食时,就会四肢无力。布施饮食等于间接供给别人充分的气力,所以施者今生或来世一定会得到孔武有力的果报。



第五是得到较优秀的辩才。因为人类和动物都需要有充分的饮食做后盾,肚子饥饿,口里又干燥,虽有唇舌,也很难发挥说话和鸣叫的功能。布施饮食等于间接在帮助别人的口才。所以施舍饮食的人,今生或来世一定会得到较好的辩才。《参见续法大法师所著佛说四十二章经疏钞第五卷》。



除此之外,施舍饮食,还可以得到富贵的果报。因为用恭敬诚恳,没有傲慢的心布施饮食,今生或来世可以感到出生尊贵的果报。而且因为食物是一种有经济价值的东西,或用钱财买来的。布施饮食等于就在施舍财物。施舍财物的人,今生或来世一定可以致富。所以布施饮食也可以得到较多的财富。



布施饮食的福报很多,以上七种只是略举大要而已。所以〈专那经〉上说:施舍饮食和汤药给众生,可以得到无尽的功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3 13:43:52 | 显示全部楼层
九、请客的智慧



请人用餐和施舍食物给其他动物吃,的确可以得到上面七种果报。但是有两个先决条件,就是请客不能杀害动物,而且所用的金钱和食物,来源要正当。



因为以不干净的手法,例如,杀生、偷盗、邪淫、欺骗、卖酒等赚来的钱,都是肮脏钱,用不清净的财钱来施舍求福,效果不但欠佳,而且会有副作用。



再者,杀鸡鸭鱼肉来请客,自己不但不会长寿,反而会短命。所以这是得不偿失的,得到了一点点,却损失了很多,这怎么划得来啊!明末高僧莲池大师劝我们过寿辰、生孩子、祭祖先、订、结婚、宴客、祈祷(求福消灾)、做生日凡事都不可以杀生。佛陀也说,万一不得不吃肉时,应把它当作吃自己的亲生子女的肉那样不忍心。(详见入楞伽经的遮食肉品)



下面我们举几个例子,来说明请客的智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3 13:44: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萧震护生益寿



浙江省温州府有位丞官名字叫做萧震,年轻时梦见神人暗示说,他的寿命只能活到十八岁。后来他的父亲奉派到四川去做总帅。萧震本来不想随行,他的父亲却强迫他,他只好勉强一齐去四川。



到了四川,主帅设宴款待将士,酒过三巡时,照例要进一道名菜叫‘玉箸羹’。这道菜的做法是先以烈火烧红铁筷子,然后刺入母牛的乳房内,乳汁流出就凝结在铁筷子上,再加以调味,做成菜肴。



萧震偶然走到厨房,看见许多乳牛被绑著,他觉得很奇怪。询问以后,明白其中真相,大为惊讶。心里想:‘人类只为满足一时的口腹之欲,竟然不惜乳牛无辜惨遭这样的酷刑。’于是急忙去禀告父亲,向主帅请求了一面‘禁食牌’,并且下令永远禁止食用这一道菜肴,以免乳牛再遭刺伤的惨害。



不久,萧震又梦见神人对他说:‘你的心地仁慈,做了一件大功德,不但免受夭的之苦,而且可以福寿百年。‘后来,萧震果然活到了九十多岁,无病安详而终。(莲池大师《戒杀放生文图说》,吕富枝居士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3 13:44:48 | 显示全部楼层
(二)许太夫人寿筵良范



江苏省昆山县翰林公徐赐余的母亲许太夫人,严持斋戒,好行善事,而且每天拜佛诵经,从不间断。



明朝崇祯丁酉年冬天,是许太夫人六十岁的寿诞。这一天她还是照常拜佛修福,设素食的宴席供养众僧。并且将亲友赠送的寿礼,用来刻印《妙法莲华经》以答谢亲友的祝贺。宴席一律用素肴,而且将所刻的经书,每人各赠一部,明白道理的人,无不羡赞叹她老人家这次寿筵的殊胜和圆满。



后来许太夫人不但活了很大的岁数,而且子孙满堂,个个都在社会上有很好的成就和地位。(莲池大师《戒杀放生文图说》,吕富枝居士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3 13:45:15 | 显示全部楼层
十、静坐得法可以延年



陈咸学习禅定的功效—



陈咸是五代十国时的陈隋人,他的祖先本来是颖川人,因为晋朝时要躲避五胡乱华祸难,而来到荆州华容这地方。



他曾经当过‘中军参将’的官职,四十岁一年,他遇到了八仙之一的张果老。张果老对他说:‘看到你的相,我相信你的寿命快要结束了,再过一个月你必死无疑。’



陈咸听了张果老的话以后,心里十分害怕,于是马上就去请问他的弟弟—智者大师。智者大师俗姓陈,十八岁就出家修道,当时已是一位得道的高僧。



智者大师对他的哥哥陈咸说:‘你照我的话去修行,就可以免掉今年的灾殃。’于是智者大师就把一种名叫‘天台止观’的佛家静坐方法教给陈咸。智者大师对陈咸所说的静坐方法就记载在《小止观》这一本书里,现在各地的佛经流通处都可以请购到的。



由于生死是一件大事情,陈咸就很切实地遵照智者大师所教的方法做了。第二年,陈咸又遇到仙人张果老,张果老很惊讶地说:‘你怎么还能活到现在呢?难道你吃了长生不老的仙药不成?’陈咸回答说:‘不是的,我的弟弟智者大师教我修禅定的功夫,所以到了今天还能够依旧活得很好。’



张果老听了陈咸的话,很感叹地说:‘佛法很不可思议,能够使人起死回生,真稀奇!’



再经过了数年以后,有一天,陈咸忽然梦见了天上的宫殿,并且看见那天上的宫殿写著:‘这是陈咸的宫殿,他十五年后才生到这里来。’十五年后,陈咸果然预先知道死的日期;临终以前,他先跟亲朋好友辞别,然后端身盘坐,安详地逝世了。



其实,延寿和升天不过只是佛家神定的一点皮毛利益罢了,并不是究竟的目标。其目标在于了生脱死,成就无上的智慧,并圆满度化一切众生。(见修习止观坐禅法要讲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站点统计|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郑州论坛

GMT+8, 2025-4-22 15:05 , Processed in 0.041254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