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449|回复: 6

豫剧五大名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9-12 09:49: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豫剧是河南地方戏曲剧种之一,主要流行于河南全省以及陕西、甘肃、山西、河北、山东、江苏、安徽、湖北等省的部分地区。因其早期演员用本嗓演唱,起腔与收腔时用假声翻高尾音带“讴”,又叫“河南讴”。又曾名“河南梆子”、“河南高调”、“靠山吼”等,建国后才统一改为今称。

豫剧的音乐属于梆子声腔系统,是板腔体式。豫剧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各地语音和民间音乐等因素的影响,在音乐上形成了带有区域性的不同风格的艺术流派。即以开封为中心的“祥符调”;以商丘为中心的“豫东调”;以洛阳为中心的“豫西调”(又称“西府调”);形成于豫南沙河一带的“沙河调”。其中“祥府调”、“沙河调”,从唱腔的板式结构、调式、旋律、节奏、句法组成和语音等方面看,都和“豫东调”比较近似,故统称“豫东调”。因此今豫剧唱腔韵,一般分为“豫东调”与“豫西调”。因此今天豫剧唱腔音乐,一般分为“豫东调”与“豫西调”各自具有显著特色流派。

“豫东调”唱腔主音为“5”,以中州音韵和商丘、开封的语音为基础,在传统演唱中多用假嗓(二本腔),声音高细,花腔较多,具有激昂、豪放、明朗、花俏的特点,“豫西调”唱腔主音为“1”,以中州音韵和洛阳语音为基础,在传统演唱中多用真嗓(大本腔),声大腔圆,寒韵(哭腔)较多,具粗犷、浑厚、悲壮、深沉的特点。这两大腔系在豫剧早期发展过程中,是“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30年代开始有了交流。建国后,清除“门户之见”,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融会贯通。以上是过去按其流布的不同地区,有豫东调、享福调、沙河调、豫西调的传统分类;另外也有按其唱腔音乐在演唱音区的不同,而将前面三类统归豫东调,俗称“上五音”。与这些相对应的是演唱的音区较低的豫西调,俗称“下五音”。

豫剧多种地域流派的大融合、大革新,形成了各种不同的以个人名字命名的流派。当前河南豫剧界,以艺术家个名字为标志的的豫剧流派主要有常(香玉)派、陈(素真)派、崔(兰田)派、马(金凤)派、阎(立品)派等并称"豫剧五大名旦",代表五大风格流派。豫剧五大名旦常香玉(中)、陈素真(右二)、崔兰田(左二)、马金凤(右一)、阎立品(左一)在河南省第一届豫剧流派调演大会上。(周淑丽供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12 09:57:15 | 显示全部楼层
唉 老艺术家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12 09:58: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12 10:43:16 | 显示全部楼层

   先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14 13:36: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15 09:17: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为豫剧奋斗了一辈子 值得敬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16 12:46:49 | 显示全部楼层
值得一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站点统计|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郑州论坛

GMT+8, 2025-4-21 07:03 , Processed in 0.03312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