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411|回复: 0

嵩山大法王寺的传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0-15 07:50: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法王寺创建于建于东汉明帝永平14年(公元71年),是我国最早的寺院之一,比洛阳白马寺晚三年,比少林寺早四百二十四年,距今已1900多年。大法王寺,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建造最早的寺院,是汉明帝专为印度高僧摄摩腾和竺法兰译经传教而敕建的,成为中国第一所菩提道场,兴盛于唐宋时期。 在1963年被河南省政府公布为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国内外开放的宗教活动场所,寺内现有房四十余间,全部面积约为五千平方米。寺内保留的文物有不少古塔、古树及石刻。

 嵩山大法王寺典故传说

  位于河南登封嵩山之太室山南麓,嵩岳寺之东北的嵩山大法王寺。相传建于汉明帝永平十四年(71)。魏明帝青龙年间改为护国寺。西晋时于寺前增建法华寺。隋初造舍利塔,改名舍利寺。唐太宗贞观年间,敕命补修佛像,赐予庄园,改为功德寺。玄宗开元年间,改称御容寺。代宗大历年间,重修殿堂楼阁,改名文殊师利广德法王寺。至五代时废坏,而分为五院,仍沿袭护国、法华、舍利、功德、御容等旧称。北宋初,合称五院。仁宗庆历年间增置殿宇、僧寮,重造佛像,改称“嵩山大法王寺”。今存毗卢殿、大雄殿及方形十五层塼塔等。寺据嵩山之胜,为天下名刹之一。

  法王寺塔

  1.舍利塔:在寺后山坡上,是隋文帝仁泰的E方形舍利塔,高十五层,约四十五米,周长二十八米,壁厚两米多,全用黄泥砌砖而成,仅外壁涂刷一层石灰……….整个塔身雄伟壮观.

   2.唐塔:隋塔东边的山坡上有唐代起砌砖塔利一包,令全国各州造金利塔安置舍利相吻合。至于法王寺塔与法王寺一号塔的建造年代的说法不一,因无塔铭,但据有关部门专家推测,隋朝始建,到唐朝初期建成的可能较大,因隋仁寿二年始建,到仁寿四年太子广就篡位,由于政局不稳时隔14年就入唐朝,工程浩大,拖十几年是有可能的。

  释迦牟尼佛舍利及佛牙舍利

  公元前534年5月月圆日夜半,佛陀在拘尸那枷城附近的优姿伐擅那林双菩提树下,时年80岁.当时选用火葬,因佛陀把火葬列为褚葬法之首,其俗延续至今。佛托茶毗,阿难等弟子以灰烬中得到佛陀舍利但二种说法都不是准确计量。至于当时拣练拾出何种舍利。从流传至今尚可瞻仰的舍利及佛教典箱的记载中可知。大致可分为二种:一钟是未烧尽的遗骨残片,如牙齿、指骨、锁骨`头顶骨及头发等。另一种是记述的如五色珠光莹的舍利子和白色珠状舍利子,且存世较多,分布亦广。

  释迦牟尼佛的舍利不但在今日至尊至重,在佛陀时代也极为宝贵。当时各国为了争夺佛舍利,曾陈兵城下,象、马、车、车、步等总兵严阵以待,扬言不惜身命,当以力取。为避免战争,一位名叫香姓的婆罗们从中调解,建议均分舍利,此被前来争舍利的八国国王接受,于是舍利被分为八分,各自请回建塔供奉。这次事件佛教称为在以后的历史长河中,佛舍利因各种因缘,逐渐流散到世界各地。

  佛陀进行了四十五年的旅游化生涯,最后来到拘尸那一条河边的沙罗林,在两棵婆罗树的中间,安置绳床,枕着右手,第子阿难等候着,半夜逝世,又嘱咐弟子们,不要为他逝世了就失去了导师,应当以法为师,努力进取,不要放弃,佛逝世后,遗体被火化,所有舍利(灵骨)为摩揭陀国和释迦族等八国按奉在菩提伽耶的一份,到公元前3世纪,曾被阿育王取出,分成许多份送到各地,也曾带来佛身舍利、佛牙、佛骨等。

  释迦牟尼佛圆寂不久,就发生了畔卢择迦王大肆杀戮释迦族,积尸如山,流血成池。《大西唐域记》。此外,公元前185年,古印度中部异迦王朝利砂密多罗王婆罗门为国师,施行全面和残酷打击佛教的政策,当时催毁了佛塔800余座,尽杀僧尼,史称《中印度法难》。此法难迫使一些僧尼佛塔枪出佛舍利逃往各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站点统计|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郑州论坛

GMT+8, 2025-4-21 07:00 , Processed in 0.03116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