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297|回复: 4

竹林寺(散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2-5 10: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竹林寺
                   吴小妮
      《说嵩》山记载:“曾有蜀地的僧人法藏,在嵩岳岩下见竹林寺。中岳寺庙有三个占地九百六十亩的,即中岳庙、少林寺和竹林寺”。嵩山禅风习习、法雨绵绵,古往今来不知孕育出来多少僧尼居士、丛林经典。竹林寺也绽放着耐人寻味的传说和神话异彩。
     然而中岳庙和少林寺自第一缕香火至今,一直闻名遐迩,人际如潮。而竹林寺却是只闻其声不见其寺。不知何年何月销声匿迹在历史的烟波里,没有任何踪迹,除了散落在时空和民间的故事和神话传说外,没有留下任何遗存,甚至只砖片瓦都没有留下,成了一个千古谜题。
   而有些在时间的长河中折戟沉沙历史却是依靠传说和故事被“自将磨洗认前朝”的。给人们研究和挖掘提供了不朽的价值。特别是流传已久的“天上竹林寺,地下少林寺”更为竹林寺的神秘平添了浓重的色彩。竹林寺怎么会在天上?佛法不离世间觉,以普度众生为己任的佛学道场,缘何有天庭一说?
     北魏是个非常神奇的朝代,拓跋石带着他那智慧而又彪悍的鲜卑民族,从长白山旋风一般来到了中原大地,奇迹般把佛教繁荣推向了前所未有的局面。而后又像一道璀璨的五彩长虹,消失在苍茫的大地。竹林寺也正是在这个千载难逢的繁荣机遇中拔地而起。 竹林寺依山而建,掩映在四季茂盛的竹林中,故而得名竹林寺。竹林寺终日有百鸟婉转鸣唱其中,寺外的朝晨和暮夕流岚飘飘荡漾,檀香袅袅,梵语声声,木鱼阵阵,是一块参禅修行的世外佳境。竹林寺的主持是位很受人们尊敬和爱戴的高僧,寺里的香火钱大都布施给了生活困难和有病疾的山民。他常给僧众说:“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不能养成好逸恶劳的习惯。僧众在完成了佛事活动后,主持就每天带领弟子在山前山后开垦土地,春种秋收,农禅并重。还时常独自到深山老林采集草药,加上主持是很多乡医的大善知识,广结佛缘,时间长了,他掌握了一些草药的药性和用途,经常为嵩山的百姓治疗疾病。
   一天主持带领僧众都到山上抢收玉米去了,寺里只有两三个小沙弥在寺里负责添灯燃香之事,天下着淅淅秋雨,一个乞讨的老人饥寒交迫昏倒在山门外。两个人看到后吃力的把他抬到大殿上,老人不但浑身瘫软无力,还发烧哮喘,几乎是奄奄一息。两个人手忙脚乱一时不知怎样安抚。情急之下一个小沙弥指着贡桌上师父供佛的像山芋一样的东西说:“可以供佛,人也可以吃啊”。另一个一听有道理就拿起一只大的给老人吃。说也神奇,老人吃后不久,体力渐渐恢复,哮喘也平复了,目光有呆滞变得有神而灵活。站起来就给佛菩萨顶礼叩拜。他一边说是佛的慈悲加持一边感激竹林寺的小和尚出手相救。从此这种像山芋一样东西成为竹林寺独特的供果。那是寺里的和尚还不知道这种可以治愈病人的供果是何首乌。
   何首乌是生长在嵩山里得天独厚的良药,服用有强身健体,疏通筋络预防疾病的功效。据说这种药以长在高山之巅人迹罕至地方的药味最甘药性最佳。因为山势险峻、沟壑纵横十分的危险,所以主持总是一个人每天做完佛事后就带上小锄头背着布袋攀岩爬壁去采草药。有时在山中采药一去就是三五个日出日落。渴了就饮山溪,饥了就吃挖出的新鲜何首乌。主持不但没有任何唠疾还练就了一身好身板,在山谷行走脚下呼呼生风,攀援绝壁如履平地。九九重阳节前一天主持把峻极峰上采到的何首乌和其它草药一起用大锅小煎了起来,还叮嘱小和尚看好火势,只能用小火煎不能用大火炖。准备重阳节那一天分给到寺烧香的香客吃。一来可曾强体魄而来也是寺院的一点心意。
   谁知刚到午夜,住在积翠峰的一个老友的家人急匆匆来寺院找他,说他的老友突然昏厥不省,特请大师前去诊疗。主持丝毫没有犹豫披衣而起,背起药箱三步并作两步向病人家赶去,煮何首乌一事忘得一干二净,也没有顾上交代弟子该怎么服用?用量多少?。秋天的早晨明净而寒冷,刚起来上殿的僧众都被一种沁人心脾的清香而驻脚允嗅,当都知道是师父煮的药膳时,都十分高兴,纷纷拿起自己的钵淘起来喝,因味道甘甜、芳香回味无穷,所以个个喝的酣畅。就连煮的整块何首乌也被捞出来你一块我一块吃的口中香气四溢。突然一个小沙弥从禅房出来说:“师父是今天分给香客的”。大家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看看大锅里还有一半药汤,捞捞锅里没剩下一根药膳,不知师父回来如何回禀?在添加水煮吧怕师父察觉了责骂,不添水吧没得到师父允许就把药汤喝去了一大半?这是,站在钟鼓楼上的和尚突然看到师父从山道急匆匆向寺院赶回,忙出主意说:“咱们快把剩下的药汤倒在寺院墙根下,师傅问起就说整个寺院都喝!师父生气也不能骂寺院啊?!”这主意一出僧众马上动手,把剩余的汤汁沿着寺院墙根倒掉了。当师父刚踏进门槛,一串串洞天彻地的迅雷,炸响在寺院,伴有一道异常炫目的闪电。霎那间全寺除了寺院大门之外无影无踪。
   传说是竹林寺是因为喝了几支千年何首乌而整体升天,有的传说是竹林寺的僧众利乐有情升上了西方琉璃世界。还有人还说竹林寺是鲜卑人最喜爱的寺院,是和鲜卑人一起到了水光天影里啦!
   嵩山的人们一直都相信竹林寺是登了天界,要不那么宏伟壮丽的寺院怎么会一下子无影无踪了?他们完成了一条成佛之路。这就是“天上竹林寺,地下少林寺”的来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5 13:08: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5 21:23: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5 22:46:2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赐好文!长了不少见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6 18:02: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站点统计|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郑州论坛

GMT+8, 2025-4-20 08:24 , Processed in 0.04023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