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397|回复: 5

登封“曲河窑”的探索与发现之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2-26 20:58: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千年老妖 于 2013-2-26 21:03 编辑

1962年,北京故宫博物院考古专家冯先铭先生带领考察团来曲河村发掘调查时,在村民的配合下,查看了村北台地堆积的三四米厚的瓷器残片和多处露地瓷窑遗址,通过挖掘发现的器物种类有瓶、壶、罐、碗、盘、灯、杯、枕及动物玩具等。其釉色多白釉绿彩、白釉褐彩、白釉底黑花、黑釉、白釉珍珠底、酱色釉及三彩釉等,共采集标本计473件,其中珍珠地刻划花、剔花有110件,器形有瓶、罐、洗和碗,瓶类所占比例居于首,枕类次之.
1978年秋,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安金槐、李金华等考古专家对曲河窑遗址进行了进一步调查。在曲河村西、北、东直至宣化镇的钟家楼、前庄(神前窑)(对禹州的“神垕窑”而言)、朱洞、岳窑以及徐庄的马裕川等地发现窑址多处;在箕山脚下的苇元沟村,发现有大量的残瓷破片堆积层和残窑渣场物,在南北宽约5公里,东西长7公里范围内唐、宋、金、元时期的古窑址遍布境内,这些都佐证着古镇历史上陶瓷生产的繁荣与辉煌。

                    曲河窑遗址

             曲河窑遗址(古窑炉)
     2003年以来的近几年间,嵩山古陶瓷研究学会通过对登封曲河窑的进一步挖掘和大量窑具、陶瓷标本及完整瓷器的发现,以登封曲河窑遗址为中心的古窑址遍布登封全境约30多平方公里内的告成镇、白坪乡、宣化镇、大冶镇、徐庄镇、君召乡等数十个古窑址,尤以白坪乡的程窑、东西白坪、砂锅窑、煤窑沟以及宣化镇的前庄、朱洞、磨脐、玉翠等地最为集中,在2006年11月召开的“嵩山古陶瓷论证会”上,国内陶瓷界知名专家学者二十余人经过实地考察论证,一致认为,在隋末唐初,曲河就开始了陶瓷的烧造期,其成形品相器物为五彩缤纷的黑瓷、白瓷、花瓷、青花瓷、白加绿彩等,造型上雍容浑厚、端庄大方,已突破了磁州窑的传统局限,迈向陶瓷烧制的成熟。

宋代更为登封曲河窑的兴盛时期,它引领宣化前庄窑、白坪窑、大冶窑、徐庄李家窑、君召坡窑等,其原材料加工、造型设计、拉坯、制模成型、素烧、釉烧等工艺在中原地区的影响之大,已成为人们心中陶瓷烧造的圣地,在长期陶与瓷的生产实践中,逐渐形成了独特风格,体现了地方特点、民族风格和时代特色。近几年间,笔者曾多次与嵩山古陶瓷研究会的同仁们及陶瓷爱好者到各窑址考察,从采集到的数千片瓷片及残瓷器物中发现,宋代登封曲河窑器物题材广泛、形式多样、寓意丰富,白瓷、青白瓷、钧瓷、汝瓷等,尤以白底黑花瓷、珍珠地的烧造技艺与美术揉和融化在一起,将陶瓷器物提到了一个崭新的艺术境界,开创了陶瓷艺术的新纪元,完全迎合了宋代社会经济繁荣富足的物质条件、开放自由的文化背景、安定尚文的社会环境。其艺术特色体现了当时曲线流畅、淡雅沉静的特征。其装饰手法则以绘画、白描为主,线条中峰、侧峰兼备,精巧细腻,生动传神

曲河窑之所以能够成为宋代“磁州窑系”中中原地区的“瓷都”,不是官窑胜似官窑的典范,而决非偶然,其根本原因在于其瓷器产品有着浓郁的民间生活气息,并迎合着宫廷、豪绅及社会各方面观赏的精神需求。瓷器产品无论在造型或装饰上都着眼于实用、高档、美观、经济和收藏的价值,产品除满足人们日常必须的盘、碗、杯、壶、瓶、餐用具外,其枕、洗、橄榄瓶、纹瓶、执壶为上层人士观赏之物。器型用十分简练的笔调刻划出人们生活中喜闻乐见的画面和名人字画,尤以历史上曾久负盛名的宋代登封窑——白釉珍珠地瓷器,以自身独特的文化和艺术魅力改变并影响世界,被誉为嵩山文化的象征。它生产的主要品种均以白釉为地,有白釉绿彩、白釉刻花、白釉珍珠地划花、白釉剔花和白地黑花等,以珍珠地划花最具特色。主要器型有碗、瓶、罐、壶、灯、枕,以瓶最为突出,次为枕。双虎纹瓶,就是在珍珠地衬托下,突出双虎纹饰,是登封窑的代表作,其题材达20多种分四大类,有植物花卉、飞禽走兽、人物和几何图案等。在艺术构图上多为写实,审美理念十足。据冯先铭先生《中国陶瓷》<河南登封窑>一文中讲,登封窑珍珠地是宋代极具特色的历史名瓷,作为磁州窑系的代表之作,其独特的烧造和装饰工艺堪称一绝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馆的“双虎纹瓶”最具其代表性。该瓶高31.9厘米、口径7.17厘米、足径9.5厘米,瓶侈口圆唇、颈短细,整个瓶略如橄榄平底,俗称“橄榄瓶”,据故宫博物院蔡毅、刘伟研究员讲,宋代登封曲河窑的“双虎橄榄瓶”制作规整、线条匀称优美,瓶胎体为灰褐色,台上施白色化妆土,瓶身刻划双虎搏斗为主题纹饰,划刻两只凶猛的老虎在草丛中搏斗,一虎站立张牙舞爪,一虎作欲扑姿态,前肢相攀、张嘴翘尾,两虎神态修长,刻划有力,威武雄健,极为生动,并以柱石和丛草作陪衬,近底处刻十六莲瓣纹一周,纹饰以空白处填以宛如珍珠状的小圆圈作地,均匀细密,外罩透明釉,整个纹饰呈黄褐色,是我国中原民间瓷窑中的一种特殊产品,传世品极为稀少。
   历史上登封曲河窑的产品不少都成了国内外珍稀的产品,流传国外现存日光山美术馆的执壶和美国堪萨斯州博物馆的珍珠地人物
橄榄瓶等就是有力的佐证。

些都是对登封曲河窑的极高定位和国内外的影响和传播,为丰富中国陶瓷史的内容,增添了新的的篇章。
由于登封曲河窑器物采用了绘、划、剔、刻、点等不同手法,其线条流利、明快、自由奔放,表现出了民间艺术所共有的豪放朴实和细腻华贵的风格,表明了器物的用途或表述了当时人民的内心活动,而且为我们今天研究古代民间文学、书法艺术、绘画艺术也留下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28 14:33: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2-28 20: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扬子地板 发表于 2013-2-27 12:45

登封窑也是登封的国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2-28 20: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想念你的嗳 发表于 2013-2-28 14:33

想念有时间去园艺场看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7 15:26:1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东西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9 07: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点火 发表于 2013-3-7 15:26
好东西啊

呵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站点统计|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郑州论坛

GMT+8, 2025-4-21 06:51 , Processed in 0.03243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