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1260|回复: 10

行书鼻祖——颍川刘德升简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2-28 15:35: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大话嵩山 于 2014-5-26 15:44 编辑

刘德升简介
  刘德升,字君嗣,颍川阳翟(今禹州市)人,东汉最著名的书法家,因创造了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行书”书体,被后世称为“行书鼻祖”。? 德升生活在汉桓帝刘志和汉灵帝刘宏时期,即公元147年至188年间。他生而喜欢书法,一生钻研书法,在各种书体上均有建树。比如,有一种书体叫璎珞篆,是小篆的十一种书写方法之一,在汉末非常流行,据史籍记载也是他的创造。宋人朱长文在他著的《墨池编》里说:“璎珞篆者,后汉刘德升所作,因夜观星宿而为此法,特存古之梗概,以见规踪。体类‘蝌蚪’而不真①,势同‘廻鸾’而宏远,天假其法,非学力之功。虽诸家法悉殊,而此书谓之首出,后汉儒士并皆致学。”?
    汉字的演进经过了漫长的历史时期。从上古的象形字,到后来的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每一变体都反映了社会生活节拍的加快,反映了社会的进步。许多优秀书法家的出现,正是他们顺应时代潮流,大胆改革创新的表现。比如隶书,就是由篆书简化演变而成的一种字体。晋代的卫恒在他的《四体书势》里说:“秦既用篆,奏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职位低微的官吏)佐书,曰隶字”。早期隶书,在字形结构上保留篆书形迹较多,后来在使用过程中逐步加工发展,成为笔势、结构与小篆完全不同的两种字体,打破了六书的传统,奠定了楷书的基础,标志着汉字演进史上的又一个进步。到唐代已为典籍、表奏、公私文书所通用。?
     刘德升创造行书字的价值和意义也在于此。社会愈发展,事务愈复杂,交往愈频繁,文字的使用率也愈高,人们的时间也愈加紧迫,时时、事事、处处都写正楷字,确实有诸多不便。因此,德升创造的行书体,务求简易,笔划从略,写起来离方遁圆,浓纤间出,如行云流水,非常快捷。并且不象楷书那么拘谨呆板,也不象草书那么狂放难认。字体妍美,风流婉约,一经问世就受到普遍欢迎。
  唐代张怀瓘在他的《书断》中将其列为“妙品”,并且说他“独步当时”。?
  刘德升的行书对后世影响很大,许多大书法家都学习他的行书。三国时期有两大书法家钟繇(今长葛人)和胡昭(今禹州市人),都是因为学习刘德升的行书而著名。
  晋卫恒说:胡昭与钟繇并师于刘德升,俱善行书,而各有特点,胡肥钟瘦,尺牍之迹,动见楷模。宋《宣和书谱》直称:’钟繇、胡昭行书同出刘德升之门,然胡昭用笔肥重,不若钟之瘦劲。”晋代“书圣”王羲之及其子王献之都是精研刘德升的行书至于精湛娴熟而达到了较高的境界,将行书推到了更加完美的艺术高度。《十体书断》说,晋世以来,工书者多以行书著名,而王羲之、王献之则将刘德升草创之行书“并造其极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28 15:59: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28 17: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28 22:01: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1 14:47: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30 17:41:14 | 显示全部楼层
刘德升,字君嗣,颍川阳翟(今禹州市)人,东汉最著名的书法家,因创造了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行书”书体,被后世称为“行书鼻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31 07:12: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2 21:38: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4 20:42: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4 16:02: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站点统计|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郑州论坛

GMT+8, 2025-4-30 03:45 , Processed in 0.04177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