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518|回复: 3

科技创新的典型,共产党员的榜样(报告文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3-25 09:13: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大话嵩山 于 2013-3-25 15:52 编辑

     科技创新的典型,共产党员的榜样
    ——优秀共产党员登电集团铝合金公司总经理杨明生的先进事迹
●王坚耸
    说起登电集团铝合金公司总经理兼总工程师杨明生同志大家可能很陌生,但熟悉他的人都会不约而同地翘起大拇指称赞他是个“发明家”、“企业功臣”,更是个好党员、好领导。因为他维系和见证着我们这个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年产值达10个亿的企业发展历程,他先后完成企业科技攻关和创新项目220多项,其中获国家专利成果13项,他和乌克兰专家联合开发的电热法生产铝合金项目,被称为世界第二,亚洲第一。
    一、初出茅庐,牛刀小试
    登电集团铝合金有限公司,原名是铝硅钛合金厂,筹建于1996年12月,是登电集团为实现“煤变电、电变铝、废渣变水泥、铝变型材”战略而筹建的一个现代化大型企业。当年刚从天津师范大学物理系毕业不久的杨明生,怀着对电力事业的憧憬来到铝硅钛合金厂生产技术科,当了一名技术员。建厂之初,除了基建工程外,就是项目的论证审批,设备的购进,工艺技术的掌握。而当时生产铝合金对登电集团来说还是一件高不可攀、极其神秘的事情。有着物理电工本科文凭的杨总,在学校只是学过一点基础理论知识,对铝合金的生产技术掌握还几乎是一片空白。聪明好学的杨总为了弄懂铝合金的生产原理,先后购买了《铝电解生产》、《物理化学》、《电冶金》等专业书籍认真研读。对比较高深的理论,厂里聘请专家来做技术指导时,他就虚心地求教,他还到山东、北京、天津、郑州等大专院校向教授们咨询。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一段时间苦读和学习,杨明生基本琢磨透了铝合金生产工艺、设备安装等方面的技术。他先后根据生产的需要向厂领导提出了输电线路短距离保护技术、变电站断路器基础、室内跳线角度、电压吸收、三相平衡无功补偿法等80多项建议,这些建议在建厂时均被采用,并为厂节约资金800多万元。杨明生一举成为全厂的技术骨干。求才若渴的集团公司领导发现杨总是个人才,对他进行了重点培养。他从进厂时的技术员、到厂长助理、副厂长,2002年6月成立铝合金公司时,杨明生被任命为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主要负责工程技术。这期间他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二、科技攻关、废寝忘食
    在杨明生的笔记中曾这样写道:“共产党--是一个极其普通的名词,我加入共产党,做了共产党员,我是如何地引以为荣啊!从此,我的一切,直至我的生命都交给党去了”。
    走上领导岗位的杨明生,并没有感到轻松和自豪,而是觉得肩上的担子更重,责任更大了。要知道,一个企业的生存在于市场竞争,市场竞争的核心在于产品质量的竞争,产品淘汰了,企业就垮台了。而杨明生肩负的正是项目开发建设、产品技术等重要任务,他的责任直接关系着企业的生死存亡。他说,当领导是董事会和公司职工对他的信任,如果他所负责的工作出现了失误,那将上对不起董事会,下更对不起公司800多名干部职工。杨明生面对企业的发展辗转细虑,彻夜难眠,他再一次将自己埋在了书海里,他用“钻进去总可以会的”精神,认真研究大量的铝合金生产的新工艺、新技术,尤其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上寻求科技发展新途径。
    2000年,铝合金公司争取到了电解法生产铝硅钛合金项目,这是国家星火计划和国家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项目。这个项目进入工业化生产,在设计安装、技术工艺应用、设备选用等方面还是空白,一切都需要杨明生从零做起。在绘制图纸、工程施工、生产工艺和原料设备选购等每个环节他都亲自进行探索和实验。在生产工艺方面,他经过了上百次实验后,仍然发现合金氧化物浓度问题无法解决。按规定浓度是13%,而他实验出来的产品只有2%到10%。因为浓度低了生产成本就高,浓度高了生产成本就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曾连续熬了五个通夜,他查资料、翻图纸、选原料、试设备,反反复复,始终查不出问题。难道是失败了吗?不服输的杨总就背着图纸和实验品进北京到上海找专家会诊,最后实验品通过化验后,令几位国家级专家拍手叫好。原来中国生产的合金氧化物浓度,因为与国外的原材料有差别,浓度达到9%,产品强度和硬度均超过了国外的产品质量,而杨明生实验出来的产品已超越了国标,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一位专家给他开玩笑说:“你是想让你的产品降到无成本呀”。
    这下令杨明生才恍然大悟,心中的石头终于落地。通过杨明生历时两年多的刻苦攻关,在2002年6月这个年产新型铸造铝合金4万吨的项目终于建成投产。2003年通过国家发改委验收,被评为“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
    杨明生经常说:“人生的路上经常会面临各种挑战,作为党员干部,只有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提高履职能力,才不会被时代淘汰。”电解法生产线投产后,为实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转”的经营战略,杨明生又谋划着用电热法生产铝硅合金,即矿热炉生产法。这种生产方式,曾是我们建厂之初的一种梦想。过去他只听专家说过,书本上读过,目前世界上只有乌克兰生产。可想而知,要把这种技术引入到我们的公司谈何容易。为使梦想成真,他与集团公司的领导一同出国到乌克兰,通过走访,才了解到电热法是乌克兰国家禁止外流项目,只能是扫兴而归。
    时间到了2003年,通过多方了解得到消息,乌克兰电热法项目已经解禁。为了全面掌握这项技术,当年,杨明生陆续和乌克兰国家冶金科学院、郑州大学、东北大学等合作,进行了矿热炉生产铝硅合金高纯硅等项目的研究和开发。在和乌克兰的合作中,最大的障碍是语言的沟通。2004年杨明生带头在公司学习俄语。他对自己的要求是,不管每天再忙,也要抽出40分钟去学习俄语。为了掌握更多的词汇,职工们经常见他在去食堂吃饭的路上还念念有词。一次他回到家中,爱人给他送水,发现他嘴中胡言乱语,认为他病了,赶紧用手摸了摸他的头并不烫,顺手在耳朵上拧了一下,杨明生才醒悟过来。当爱人明白情况后,心疼地直掉眼泪。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如今杨明生能比较熟练的用俄语同外方专家对话和技术交流。
    经过3年的科技攻关,电热法生产铝硅合金项目终于获得成功。2006年元月正式投产,年产铝硅合金2万吨。这个项目变废为宝有效利用了煤矸石等作燃料生产优质铝合金,可以和铝硅钛项目形成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并先后被评为国家独联体引智专项、河南省技术成果转化优质工程,获得国家财政补贴资金1800万元,被称为成为世界第二,亚洲第一的高新技术综合利用项目。
    三、认真负责,一丝不苟
    杨明生说:“人生的路上经常会面临各种选择,作为党员干部,只有把党的事业视为自己终身追求的目标,始终坚定理想信念,人生的路才会越走越宽。”铝合金公司所有的产品开发和生产,无不凝聚着杨总的心血和汗水。十几年来杨总积累的学习笔记就有一米多高;为完善的技术资料,为节约资金,他曾同其他几名同志一道,硬是手抄了近二千多页合金实验总结及技术资料。
    杨明生在项目建设中,大到设计变更、方案讨论,小到施工现场质量监督、管路铺设,他都坚持与技术人员共同讨论、审定。电解线启动试产的时候,任现场指挥长的杨明生,吃住在生产车间,为保证及时处理现场技术问题,常常不分白天黑夜深入试产一线检查指导。从开工到投产7个月磨破了6双翻毛劳保皮鞋。他在车间连续工作过近50个小时,当专家和技术人员确认试产已达到设计产量水平时,高兴的他一蹦多高,然后像散一下子骨架一样,坐在椅子上再也站不起来了。几年的期盼和辛劳终于成为现实,激动的他禁不住泪流满面!这是职工们才发现30多岁的杨总已是两鬓斑白了。
    职工们清楚地记得,在一次电热合金线试产中,杨明生终于招架不住,病倒在指挥一线。去医院他又放心不下,职工就把他架到办公室沙发上让医生输液。可刚刚挂上吊针,现场打来电话说矿热炉刺火严重,电极插不下去,他不顾医生劝阻,拔下针头就赶往车间。经过与外方专家协商确定,他亲自指挥技术人员加快捣料,缓降负荷,又连续奋战了3个小时,使炉况恢复了正常。
    关心同志,无微不至
     在杨明生的笔记中有这样一句话:“共产党员的价值在于奉献,无论是在事业上,还是在工作中,只要你不断地学习创新,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办事公道正派,以身作则,在群众中说话才有力度,干什么工作群众才会支持,在群众中才能赢得良好的口碑。”
    他在工作中坚持做到责任不推,困难不让,功劳不贪,荣誉不占。从担任公司总工程师到任总经理,先后主持申报的12项国家专利和3项河南省科技成果中,他数次将前几名完成人的名次让给一线技术人员;在国家和省市政府先后给予的20多项奖励中,车间技术骨干和一线工人占到90%以上。
    职工张道林是南阳人,1998年到公司上班。他说他一生都忘不了杨明生。那是2006年9月的一天,他在车间干活,因电线断落不小心被电弧光烧伤了脸和眼角膜。他双目失明,疼痛难忍,工友们将他送到医院。由于他是外地人,在登封举目无亲,在医院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杨明生,谁知杨明生已及时赶到医院,他对杨明生说:“我的眼睛……”说着就泣不成声了,张道林想如果他的眼要是永远失去光明,上有老,下有小,可咋过呀。在郑州医院杨明生帮助他找来专家,为了缓解张道林急躁的心理,杨总还专门给他买了个收音机,并派张道林的朋友到医院护理,在杨总的无微不至的关怀和专家们的精心治疗下,张道林的眼不到20天就完全复明出院了。这件事,如今让张道林提起还感动地泪流满面,他说:“遇到这样的好领导,我就是在公司里干死也心甘啊!”
    2008年8月,杨明生众望所归接任了总经理职务。杨明生说:“只要企业效益不断增加,创新的技术形成新的生产力,减少能源消耗,创造出更多的社会价值,提高员工收入,再苦再在累,再难再险,那怕是鞠躬尽瘁,在我心中只有一个字‘值’!”
    十几年来他呕心沥血、百折不挠、历尽艰辛,怀着对党的事业的无限忠诚,为登电集团铝合金公司的生存和建设奉献出了自己的一切,圆了整个亚洲无电热法生产铝硅合金项目的梦。创造了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模范地实践科学发展观。他那干事创业、自强不息、契而不舍、顽强拼搏的精神倍受人们的敬仰,为共产党人树立了榜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25 15: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演讲得请你写稿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25 20:07: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嵩山土驴 于 2013-3-26 21:00 编辑

榜样的力量崇高而强大,遇事迎难而上值得肯定与嘉奖!如果国人都能如此,则国家必将兴旺发达!此等良贴,顶,多多益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26 14:55: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站点统计|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郑州论坛

GMT+8, 2025-4-20 10:51 , Processed in 0.02718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