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442|回复: 5

中岳庙《五岳真形图》源起帛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9-17 18:26: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岳庙《五岳真形图》源起帛和
帛和又名护,字仲理、益州巴郡(今重庆市嘉陵江北岸)人,一说辽东人。其师董奉为三国吴国孙权时人,以行气、服术法授帛和。后入林虑山(一名隆虑山)又到五终山炼丹修道,最后慕名到邙山翠云峰老子炼丹处修道。并在翠云峰辞世,其墓在翠云峰东北。墓碑上写着"真人帛君之表"。墓碑立于晋惠帝永宁二年(公元302年)。北魏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对此曾作过考察,并记录在他的《水经注》中。[1]帛和到洛阳(翠云峰所在地)后,“博洽众事、洽炼术数”的洛中道士,向帛和咨询了各种疑难问题,“帛和即寻声论释,皆无疑碍”,于是,帛和获得了“远识人”的雅号,但洛阳人始终不知道帛和的真实年令,帛和本人也从未透露过他的岁数,“道不言寿”似乎成了人们对道士的一种讳莫如深的认识。己届高龄的帛和,还炼就一身轻功,洛阳人正在向他请教时,眨眼之间,却不见了他的踪影,当时,人们都呼他为“神人”。
帛和在洛阳修道时,曾得到《三皇天文》和《五岳真形图》等道教道教秘籍,至今登封中岳庙还保存有《五岳真形图》刻石,为道教珍贵的文物资料。
帛和发展了老子学说,在洛阳创立了“帛家道”。“帛家道”后来传到了江南。
帛家道是早期道教派别之一,流行于魏晋。并于东晋时向上层社会发展,南北朝时尚流行于江浙一带,对上清派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该派尊帛和为祖师,世人以其祖师姓氏名其派。帛家道它后来逐渐衰绝,或同天师道及上清派逐步融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18 12:29: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18 12:58: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18 16:27:32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18 16:27: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6 08:51:44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洛阳嵩山创立了“帛家道”。“帛家道”后来传到了江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站点统计|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郑州论坛

GMT+8, 2025-4-20 20:15 , Processed in 0.03131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