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753|回复: 1

禅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16 00:26: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袁小力 于 2011-7-16 01:33 编辑

事来时不惑,事去时不留。这种心态就叫禅心,也叫残心。就是说一个人在不好的境遇中要学会坦然的面对,寻求最佳的解决方法;即是无法令你接受亦无力解决的事情也会因时间的流失而成为过去,放下才能走好以后的路,放下才能开创新的生活。

    长风拂秋月,止水共高洁。八风静如如,何容业萦结。这首诗是东晋宫尼妙音所作,她遁入空门后,精研佛法,有着相当的精神境界与追求,其人美丽、冷颜,写得一手好文章,她说: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佛门离不开皇门。因此,她与当时皇帝的关系处的非常好。

    八风指:利、衰、毁、誉、称、讥、苦、乐、人生有顺境,也有逆境,有人称赞你,也有人诋毁你,每人都有苦有乐,超出三界看三界,跳出人生看人生,保持一种定力,摒弃名利之心: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长风拂秋月,止水共高洁。如水之心,清明似镜,能包容一切,也能从容的应对一切,更能从容地超越一切!

    晴时爱晴,雨时爱雨,来时不惑,去时不留。

    势不可使尽,势若使尽,祸一定来;

    福不可受尽,福若受尽,缘分必断;

    规矩不可行尽,规矩若行尽,会予人麻烦;

    好话不可说尽,好话说尽,则流于平淡。

    佛说: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朵出污泥而不染的莲花,莲花离开淤泥无法生存,但人取其花之清香,弃于泥!就象每个人都不可能十全十美,当我们面对一个人正面时,我们不妨学习,认为没有价值的东西就要懂得识别摒弃。

    包括每一种学说或宗教也一样,认为对的不妨摄取,不好的懂得舍弃。

    道教不是有全真与正一两大教派么,一个主张禁欲,一个以性养生;同样,佛教一样,禅宗主张完全禁欲,而其它教派也主张在欲行禅;基督教门派则更多,因地域或文化习俗的关系而各有不同,但总的纲领皆以圣经为准,圣经又讲字句叫人死,精意叫人活,所以又以耶稣临世现身说法为准!

    高山顶上不长莲,莲花之所以芬芳洁净,就因为她生长在污泥浊水之中,却又能出污泥而不染,正所谓踏遍青山无净土,其实净土只在追求者的心灵之中,方寸灵台即是。因此莲花象征着我们的生命,人人希望自己的莲花绽放清香的花,结出纯净的果,那就要脚踏实地——不违世法,不弃人生。因为现实人生,虽然充满了人情冷暖,善恶是非,尘繁世务,但它毕竟是这庄严生命不可缺的一部分,即现实又亲切,善恶冷暖,苦辣酸甜,是是非非,好好坏坏,真真假假,恩恩怨怨都一一展现在我们面前,要想逃避是不可能的,正如生老病死,人人都要经历,纵使道祖老子,佛祖释迦,亦然逃不过这一关!达摩据说九年面壁终身未娶死后7日复活,耶稣独身一生33岁做了十字架上的代罪羔羊,因无辜受死于死后三天复活(圣经记载),我辈凡夫俗子伦落红尘,只有从容面对生命的真实,于红尘中看破红尘,生死中看破生死,把握菩提之道,习修先人经典,开辟现实之道,悲智双运,证人生之正果!



    莲花被宗教称做通灵圣物,它冲破重重的污泥浊水,绽放出美丽的花朵!象征着人类在艰难坎坷的人生旅途中摈弃不幸的杂质谱写出生命动人的篇章!

    许多人在痛苦与不幸面前都会发出这样的疑问,我是谁谁是我,为什么有我的存在,我来自何方又去向哪里?甚至埋怨父母即不能给我幸福为什么要我存在!



    人世间之所以有我们的存在,首先是有了父母,从时间的缘起来说,这是个基本的因,而双亲之上又各有双亲,有祖父、祖母、父母、四人的存在,才有了我们在世而生的因缘,四双亲复有双亲,即我生于世即由二而四、四而八、八而十六、十六而三十二。。。。。。过去所有人的生命的积累,才会有我的在世而生,过去所有生命的重复,才有了我的生命,未来所有的生命也同我现在的生命有关,从悠久的过去到无限未来的时间流程就是无量寿!而那一直无限的广袤空间就叫无量光,即人们常说的阿弥托福!

    我在世上生存,实质上是一个巨大的生命世界的生生相续,生生流转,由此人的生命本身就蕴含着过去、现在、未来!怎么能只看现在的中间而忽视两头呢?

    即是我们生存的空间也不仅是四面八方,而是十方,即: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无边无际广阔深邃完全是一个立体流动的广袤空间,叫做展开遍十方,入时观自在,长在短中,大在小中,我们若能与宇宙万物打成一片,也即道家老子所言: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与宇宙万物和平共处为原则,与天地日月融为一体,让我心成为宇宙,将宇宙化为我心,生活将更充实更贴切更自在更有意义,不会象浮萍一样飘泊无主无所归依!

    莲生于污泥浊水,却能化腐朽为神奇,转烦恼为菩提,莲花开花结果生生不息,正象征着我们的生命永不间歇!

    生于尘世,既无从逃避,就让我们在这烦恼的尘世保留一颗无染的心灵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16 13:31:34 | 显示全部楼层
佛的语录,只知道听,未闻途说。  无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站点统计|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郑州论坛

GMT+8, 2025-4-22 14:39 , Processed in 0.03387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